高中地理精讲系列:山地的形成(思维导图)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其中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作者:博易地理

一、思维导图(博易地理原创)

二、考点详谈

2.1褶皱山

褶皱的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在形态上面主要分为背斜和向斜。

首先要知道如何判别背斜和向斜:

不应单纯的从形态上来判断,而应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方面进行研究。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为向斜。

然后要区别背斜和向斜侵蚀前和侵蚀后的地貌

2.2断块山

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 ,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断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有不同的形态:

2.3 地质构造的影响

(1) 找矿:①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如上图所示。②利用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煤、铁矿等沉积矿往往保留在向斜部位的地下。

(2) 找水: ①“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如上图所示。②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如上图所示。

(3)工程建设:①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②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变为水道。开凿隧道宜选择在背斜部位,该结构不仅结实坚固和不容易塌陷,而且无积水。

2.4 火山

①形成:岩浆沿着地壳的裂缝或管道喷出而形成。

②组成:包括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如果火山口积水也会形成火山湖。

2.5板块运动
(1)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

板块构造学说是现代最引人注目的全球性构造理论。它是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等学说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学说。

(2) 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

①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其中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② 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构造学说的影响(两种边界)

2.6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时,可重点突出以下两方面:(1)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技术要求、工程量、造价等;(2)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影响——居民点运营效率、少占耕地等。

三、易错防范

(1)“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背斜和向斜都是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褶皱的两个形态表现。

背斜一般向上拱,成山。但是后期顶部收到张力,易于侵蚀,反而形成谷地。

而向斜在侵蚀前一般向下凹,成谷。但是在后期槽部收到挤压,坚硬不易侵蚀,形成山地

(2)断层和节理的区别

断裂的规模和破裂程度可分为:节理和断层基本类型。

节理:指岩石破裂后无显著位移的裂隙。在空间上表现为面状。山丘上常见的破裂石块、石缝、“一线天”等都与节理构造有关。

断层:指岩层或岩体沿断裂面发生较大位移的构造。

所以节理和断层的区别在于,岩石断裂之后是否出现位移。

四、知识拓展

(1)世界火山的分布

目前全球有 2000多座死火山,500 余座活火山。火山沿构造板块的边界呈带状分布,大致可分为四个主要火山带。

① 环太平洋火山带(如上图):62%以上的活火山分布于此,有 “ 火环 ” 之称。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北美的科迪勒拉山脉→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台湾→新加坡→印尼→新西兰岛→南极洲 ;

② 地中海火山带:横亘亚欧大陆南部,西起伊比利亚

半岛,东至喜马拉雅山以东与环太平洋火山带汇合。

③ 东非火山带:沿东非大裂谷分布。

④ 大西洋海底隆起火山带:北起:格陵兰岛→冰岛→亚速尔群岛→圣赫勒拿岛。

(2)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17508个岛屿组成,跨越了两个州(亚洲和大洋洲),人口也位居世界第四。

由于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火山数量多达500多个,活火山177个。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