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网 努力学习网

思维导图: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生理、心理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顺序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 ②阶段性: 不同年龄阶段 乳儿期(0-1) 婴儿期(1-3) 幼儿期(3-6、7) 童年期(6、7-11、12) 少年期(11、12-14、15) 青年期(14、15-25) 成年期(25-65) 老年期(65 ) 不同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 不同的发展任务 ③不平衡性 同一机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 ④互补性 某方面受损其他方面超常发展得到补偿 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 ⑤个别差异性 群体:男女 性别差异 生理机能、社会地位、角色等 个别 发展水平 心理特征表现方式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①遗传素质 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及年龄特征 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原因之一 具有可塑性 ②环境 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机遇、条件、对象) 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性变成现实 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发展进程和速度 对人的影响有自发的和自觉的、积极的和消极的 环境的给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 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反映 ③学校教育 主导作用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具有高度的组织性,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效果较好 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的各种因素,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发展,能抓住儿童教育的最佳时期 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教育影响的特殊性 学校教育作出社会规范 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有效发挥的条件 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自身状况 家庭环境因素 社会发展状况   ④个体主观性 创造性为其最高层次表现 主观能动性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①内发论 基本观点 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 顺序性使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遗传起决定作用 代表人物 孟子 董仲舒—“性三品说”:圣人、中民、斗筲(先天、命定) 弗洛伊德:性本能(基本自然本能 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威尔逊:“基因复制“决定人行为的本质力量 格赛尔【美】:”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实验;成熟因素决定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种系发展决定(复演说) 高尔登:遗传决定论的“鼻祖”;优生学   ②外铄论(塑造说) 基本观点:依靠外在力量;环境刺激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教育 代表人物 荀子:“性本恶”、“化性而起伪” 墨子:人的发展犹如白布放进染缸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爱尔维修:教育万能论   ③二因素论 基本观点:遗传和环境都有影响 代表人物:施太伦【德】《早期儿童心理学》—合并原则 吴伟士【美】:相乘说

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