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茶经》全文的背诵方法分享和学习方法探究

《茶经》,唐陆羽著,全书共分十章,字数七千。全世界第一本茶叶专著,成书出版于公元780年,至今1238年。作者陆羽被后世称为茶文化始祖。

《茶经》,唐陆羽著,全书共分十章,字数七千。全世界第一本茶叶专著,成书出版于公元780年,至今1238年。作者陆羽被后世称为茶文化始祖。当前,茶叶产业提速大发展,茶文化的普及如火如荼进行。产业发展,教育为先。越来越多的茶文化爱好者和茶叶行业从业者开始学习茶文化专业知识。只有学好了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传播茶文化,促进茶产业的发展。笔者在十多年的专业教学活动中,深感茶文化知识体系的庞杂与深奥。

不管是初学者,还是从事行业多年的老手,在学习茶叶专业知识过程中,更多的是碎片化的吸收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不能成为体系,在实践应用中,还会出现诸多矛盾之处,而自身又不能对其进行辩证思考,最终以盲引盲,不能突破瓶颈,继续提升。鉴于此,茶馆内参邀我稿时,我以茶经为例,以笔者多年教学心得为体会总结,成文于此,以期与国内外茶文化爱好者和茶行业从业者共勉之。

一、为什么要系统学习并且背诵茶经

1,背诵茶经是茶学体系构建的基础

茶经是茶叶奠基之作,含盖内容广泛,分类体系清晰,学习茶文化从宏观到微观,而茶经体系则更好地给我们厘清了茶学体系的纲要,且在纲要里给我们指明了具体内容和学习方法。虽然其中有部分内容在经历1238年以后,在今天看来不合时宜,但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依然可以从中辩证思考和体验,提出新的观点和思想,以此来鉴别当下纷繁复杂的茶学书籍中的真假和水平高低。只有从体系上掌握,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整个茶学体系,而不是学习十年或更久,只是注重其枝叶,从而使自己一直是人云亦云的茶小白。

2,背诵茶经是茶学门槛,也是茶学专业土壤的培育

当下更多的茶文化爱好者和茶叶行业从业者,更多的是半路出家。所谓半路出家,即是因为转行、喜欢、爱好茶行业,从而以学习心态来学习茶文化的人。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中专院校茶叶专业的学生,但是因为其在校期间更多的是在修炼学分的轻松氛围中渡过,所以其专业功底相对来说仅比半路选手专业,特别是茶文化的水平本身也不高。所以整体来讲,当前更多的茶文化爱好者和茶叶行业从业者,在学习过程中,其思维体系或者说大脑中,茶文化的基础构建地基是零散的,是没有土壤的。没有土壤就不能生根发芽,即使种上再多的茶文化专业知识的种子,只能是一个广播,不能够形成自我的专业见解。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习者必须要下死功夫,构建茶学体系的专业土壤,而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茶学专业土壤就是茶经全文的背诵和理解。

3,背诵茶经是一学习态度,也是基本功夫

正如前文所说,虽然茶经原文历经千年,在今天有些内容不合时宜,但对茶经的背诵和理解是一个专业学习的门槛。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功夫茶,工夫茶,此处工夫,是下工夫,而不是练习舞蹈的花式表演功夫。

二、茶经的背诵学习方法探究

1,先要把十章题目理解背诵

茶经十章题目本身就有其逻辑性。茶经从作者陆羽初次考察到旅居江南遍访名山名茶,从初稿江南文化雅士尽相抄诵到遍览古书修订成于茶经第七章之茶之事,到公元780年官方正式出版,前后经历约三十年。此中艰苦之做学问,唯有陆羽亲身之经历。所以茶经全文十章全以作者之对学茶研茶之理解深刻为逻辑。若以故事为例:三五诸位茶友,在一起品茶论茶。先以茶之起源为论(茶之源),描述茶之特性生长功用,再谈到采制茶叶所需之工具(茶之具),简而述之,当及说到茶之制造方法(茶之造),茶以造毕,当以谈到煮茶器具之准备(茶之器),繁简妥当,及当煮饮之法(茶之煮),一至三沸酌于碗中,茶之为饮当发于神农氏(茶之饮),边饮茶边聊与茶之相关故事(茶之事),茶事久远,可乐可叹,忽一人问道:此茶出自何处?此中了解者,当以产地描述之,并论及产地茶之优劣(茶之出),众然听罢,唯觉知识增长,身心愉悦,叹曰:茶之为妙饮,可惜煮器之繁,奈何?简以省略因地制宜(茶之略),何来忧叹。此中有作画者,发奇妙思,将茶经之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等原文以画作于室间,仰可视,俯可察,目击而存,则茶经之始终备焉。

2,茶经十章的背诵顺序和学习方法分解(核心要点)

茶之源:起源开头,强记之,不得偷懒。大概用时一个小时。

茶之图:只有一段话,背了茶之源,再背茶之图,以十章题目逻辑理解为序,瞬间掌握两章,百分之二十,信心指数大增。用时十分钟。

茶之出:就八个地方,先以原文八个地方排序,不需理解,也不用背诵译解,先将八个地方按序排列,然后再以地图辅助。用时二十分钟。

茶之具:本章看似复杂,实则简单,以定位列表法装框记忆。十六个茶具,先记住茶具的名字,在记住以后再去理解其作用与形状。最快用时十五分钟。定位列表法装框记忆,如果读者不清楚,可以关注本参百家号,后台提问解答。

茶之器:同茶之具。共合计二十八个煮茶器具。方法同样以定位列表法装框记忆。用时二十分钟。

以上五章,除茶之源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快以两个小时掌握背诵茶之图之出之具出器。

茶之略:有了茶之具和茶之器的基础,茶之略的背诵就更显得简单,最快用时十分钟。

茶之事:茶经全文中文字最多,但是其实最容易记。核心记忆主要以前面人物名称背诵为主。三皇神农氏到徐英公处。合计43人。后面的内容全是对这43人这茶事茶情的故事描述。所以茶之事,以核心记忆43人为主,然后以故事带入。

茶之饮:理解记忆为主

茶之造:此处第三章,本来可以放在前面记忆,但是为了加强最后一张共茶之煮的信心指数,故放在此处。若能坚持到此,前面八章的经验和方法,在背诵第三章时,就应该得心应手了。

茶之煮:第五章放在最后,是因为煮的过程相对复杂。但是背诵的方法,以笔者为例,分小段突破,一段一段突破,然后再把逻辑顺序连通即可。在背诵这一章时,还有一个小方法,就是把有些内容当成诗歌来背诵,非常美妙。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

以上五章,没有时间说明,是因为各人所异。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