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经典词作赏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的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被公推为其首屈一指的代表作。全词自始至终都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今天复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如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的大意是:江山千古依旧,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割据江东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无论是当年繁华的歌舞楼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都随着历史的无情风雨吹打而流逝。眼前,夕阳照着杂乱的草木,还有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南朝宋武帝刘裕曾住过的地方。遥想当年,刘裕率兵北伐,武器坚利,装备精良,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势好像猛虎一样,长驱直入,万里奔袭,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而到了刘裕的儿子南朝宋文帝执政的时候,好大喜功,轻率鲁莽地于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再度封狼居胥山。结果只落得徒然向北望着追兵,仓皇失措。四十三年过去了,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都是抗击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祭祀的鼓声!谁还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资料记载,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辛弃疾六十六岁那年。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重新得到启用,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

AI配图魔改

辛弃疾的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被公推为其首屈一指的代表作。全词自始至终都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整首词佳句叠出,“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气势磅礴,荡气回肠,高度赞扬了那些气势恢宏雄图霸业的英雄们,进而也展现了他自己想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透露出拳拳的爱国之情,同时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再进一步来看,这首词的一大特色就是用典较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能比拟的。单就这首词来说,词中的典故虽多,仔细推敲,每个典故都用的十分贴切,均能恰如其分地达到借古喻今、借古讽今的目的,譬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精准地表达了其始终不忘为国建功的梦想和追求,从而真正体现了辛弃疾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