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杜甫 成都 诗”系列讲座迎来第十四讲,阿来以“杜甫与高适”为题,以两人游于梁宋、在四川的往来等诸多诗歌材料为主,详细解读了杜甫与高适之间的深厚情谊。
杜甫高适李白共游梁宋
年轻的杜甫还是“小跟班”
高适与杜甫认识很早。天宝三载(公元742年),杜甫时年30岁,李白刚从宫中放还回归江湖,高适还未中进士。彼时,三个诗人相遇于梁(今河南开封),四处访古,游梁园,登吹台,怀念汉朝时梁孝王和身边文士枚乘与司马相如等饮酒欢会,成就文学史上一段佳话。
阿来引杜甫诗《遣怀》来讲述这一段经历:“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其时杜甫30岁,刚从河南老家到长安求取功名不久,李白和高适都比杜甫大10岁左右。“虽然高适还没中进士,李白已经从宫中离开,但是他们的名声和威望在那时都比杜甫大。”阿来讲到,在杜甫回忆这段经历的诗歌中,也有些对李白和高适的崇敬之情。
讲座现场
三人访古游玩,李白和高适都写了诗,杜甫却没写。“可能杜甫在想,你们两位大哥能带我一起玩就不错了,你们的诗写得好,我这个‘小跟班’就不班门弄斧了。”阿来开玩笑说。
杜甫高适西南交往密切
但二人情谊已不似从前
杜甫与高适的交往密切,更集中在高适于西南任职的时期。公元759年,杜甫初到成都,彼时高适已经在彭州担任一州长官。高适听说杜甫来了,立刻写诗一首给杜甫,就是《赠杜二拾遗》。其中末两句最有意思,云:“草玄今已毕,此处复何言。”意思是汉代四川大儒扬雄早已写好了《法言》《太玄》这些巨著,现在你老兄又该写点什么呢?高适以诗调侃,杜甫当即回赠一首诗《酬高使君相赠》,末两句同样回复:“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是说扬雄的巨著我不敢奢望,但我写点东西或许还能和司马相如一比。
阿来讲到此处,讲座现场笑声不断。“杜甫此时已经47岁,人到中年,已经有诗名,也不再是曾经的‘小跟班’了,所以他很有底气,说要跟司马相如一比。”阿来解释道,从杜甫刚来成都两人就即刻诗歌唱和调笑来看,二人的情谊可谓深厚。
而在随后的岁月里,杜甫与高适似乎有些疏远。杜甫在草堂前几年的日子是很难过的,很多时候,他需要靠朋友救济。高适是他多年前就认识的好友,又官居要职,杜甫自然有所求。
阿来以杜甫两次写简给高适,以及与高适身边之人的唱和诗为材料,解读了这一时期两人关系的疏离。杜甫曾两次写诗向高适请求帮助,其中《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中有一句“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可以说是非常直接向高适求助,但对方均未回复。
这或许是因为杜甫初来成都,高适给予了非常多的帮助。“但日子久了,高适也有一大家人要养活,谁都受不了。”阿来解释:“杜甫是伟大的诗人,但是他依然有当时历史条件下阶层的局限性,主要就表现在他不会开荒、不会种地,无法自己获得粮食。”
及至高适调任蜀州(今崇州),杜甫不再直接写诗给高适,但从他与高适身边人的交往唱和来看,二人依然保持着联系。在《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中,他说:“多病独愁常阒寂,故人相见未从容。”阿来认为,这个故人,说的正是高适。杜甫一边感叹自身的病痛困苦,一边也为曾经的好友不能再从容相见而遗憾。
在《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中,高适到成都“出差”回到蜀州,杜甫以此诗写出了当地的父老乡亲迎接高适的场景,或许也道出了两人在这个时期关系疏离的另一原因,那就是职位的差距。
阿来提到,这并不意味着两人就无来往。杜甫邀请王抡饮酒,并请王抡一同将高适带来,高适真的来了。三人在草堂畅饮,杜甫也留下了《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的诗篇。
杜甫十年后回诗高适
成为人日唱和的佳话
公元761年,高适来成都任职,杜甫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正是这一年的正月初七人日,高适想念在草堂的故友,因此写下《人日寄杜二拾遗》一诗,全诗真挚感人,读之动容: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堪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此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阿来解读道,“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一句,似乎也在向杜甫解释为何这些年情谊有些疏远,因为他身居要职,操心和忧虑的都是国家大事。“杜甫有杜甫自己的难处,主要是生活上不容易。高适也有高适的难处,他需要操心的政务真的太多。”阿来说道。而全诗最后两句尤为感人,是说虽然我已经老了,但好歹还能领两千石的俸禄,而我面对你还是非常愧疚,因为你什么都没有。
然而杜甫并没有回复高适此诗。765年,高适病故。770年,杜甫也病逝在一条小船上。而正是在杜甫病逝的前几个月,在这条小船上,他收拾曾经的信件,无意中翻到了高适这封人日寄来的诗歌,他老泪纵横,为何当初没有回信给高适呢?而且一忘就忘记了10年,再回首时,故人已逝。杜甫追忆两人情谊,含泪写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这是一封迟到十年的回信,但从中却能看出,杜甫高适的情谊虽然有疏离,但依然情真意切,令后人感动。
清代诗人、大书法家何绍基在成都任职期间,于正月初七人日游草堂,留下著名的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说的也正是高适与杜甫这相望十年的人日酬唱。此后,人日游草堂更是兴盛起来,直到今日未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