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长沙中考总分700变为630!2028每所初中都获得【四大名校】指标生!

2028年开始,每所初中会分配四大名校、五小名校指标生,比如长郡双语原来的四大指标生来自长郡中学,而未来将四大名校(长郡、雅礼、一中、师大附中)都会分配指标生给双语。

3月24日上午,长沙2025年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召开,另还有通气会。@李白楼语堂 作为与会者,为大家做重点解读。

图片

涉及内容很多,为了引起大家兴趣,先列几个核心:

其一:生物和地理,从本届初二开始改为等第制,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被请出了中考”(计算方式变化)。那,化学和历史未来会改吗?

其二:四大名校(含新校区),确定都有指标生名额分配给各初中,但是2025年名额多少,新老校区有什么区别?

其三:2028年开始,每所初中会分配四大名校、五小名校指标生,比如长郡双语原来的四大指标生来自长郡中学,而未来将四大名校(长郡、雅礼、一中、师大附中)都会分配指标生给双语。

01

生物地理,改为了等第制

这背后藏着的什么重大意图?

生物和地理,被请出了“考试科目”,改为“考查科目”,从本届初二开始,不涉及本届初三。

图片

有些媒体说生物、地理被踢出了中考,不准确。准确说法是,考试变考查,不以分数来呈现,而改为等第制。过去计算分数的时候,一分一操场,学生在初二生地会考前拼命卷,现在不必这么卷了。

比如,得分率80%及以上就A等,得分率70-79%就B等,只要B等以上就符合四大名校的招生录取要求了。请看官方的下图:

图片

这种科目,过基本素养关即可,没必要死记硬背去获得高分。AI时代,记忆性的东西没那么要紧,创造性的内容才更为重要。

这代表着大方向,我们国家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更加注重创造力。

02

长沙隐藏的大招,很多人没看懂

信息科技,站到了生物、地理相同阵列

信息科技,首次进入考查,和生物、地理一个待遇。这是湖南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图片

生物和地理是降待遇,信息科技是升待遇。这个升得好,虽然还没有和浙江部分城市一样直接冲进“考试科目”,但指挥棒效应会逐渐产生。(注:浙江部分城市中考有信息科目)

图片

AI时代,一方面需要让更多人掌握如何使用AI工具,另外也需要培养更多高端的信息学领域人才。湖南重视信息科技,从2025开始,顺应了时代需求。

03

体育从40分变为50分

每一个家长都鼓掌欢迎

体育考试,2026年开始,从原40分改为50分。(今年这届中考生不涉及)

图片

健康是根本,没有健康,一切无从谈起。现在的学生身体素质整体下滑,比如江苏某高中校长接受采访,提到高中生普遍身高比较高,但近视率和肥胖率也很高。全国很多地方都在提高中考体育分值,目标一样,就是让学生重视身体锻炼。

平时多注重锻炼,大部分孩子体育可以得高分乃至满分。体育中考的目的,不是为了加大区分度,而是要发挥指挥棒作用,引导大家注重体育锻炼。

04

2028年开始每个初中都有四大名校的指标生

2028年开始,长沙每所初中获得四大五小每所高中指标生,填两个志愿。

图片

这一段解读,@本本说 比较到位,引用如下:

自2028年起,长沙市城区将长沙市第一中学(含新校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含新校区)、长郡中学(含新校区)、雅礼中学(含新校区)、明德中学、周南中学、长沙市实验中学、南雅中学、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指标生计划,采用“均衡分配”的方式,均衡分配到城区每一所初中学校,实现“校校有指标,生生有机会”;其他优质普通高中的指标生计划,采用“统筹调配”的方式,结合实际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给每所初中学校统筹调配3-5所。每位符合条件的考生最多可填报2所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志愿,让考生有更多机会升入心仪的优质高中学校。

例如,改革前,A初中学校第一类指标生计划只分配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4所中的一所,假设为长郡中学40个指标生计划;第二类指标生计划分配明德中学、周南中学、长沙市实验中学、南雅中学、麓山国际实验学校5所中的一所,假设为周南中学60个指标生计划;第三类指标生计划只分配其他11所优质普通高中中的一所。考生填报指标生志愿时,只能选择三类优质普通高中学校中的1所填报。

为了便于理解,改革后,假设在毕业生人数和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数量不变的前提下,A初中学校第一类指标生计划数还是40个,但采用“均衡分配”的方式,调整为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每校各10个指标生计划;

同理,第二类也采用“均衡分配”的方式,调整为明德中学、周南中学、长沙市实验中学、南雅中学、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等5所学校各12个指标生计划;第三类则采用“统筹调配”的方式,由原来分配11所优质普通高中学校中的一所,调整为统筹分配3-5所。

图片

▲今天拍摄于长郡双语校内

这个政策与我们买房关系很大。比如你通过买房子进师大梅溪湖,高中目标是师大附中,但未来拼指标生的时候,可能去了长郡。未来,集团体系色彩,就不会有那么强烈了。

05

重磅暗示:长沙还会新建很多优质高中

它们中一部分会有指标生

图片

还会培育一批新优质高中,请注意这个“新”。官微没有点名谁是“新”的?我分析,来自两类型:

第一种是现有优质高中,比如梅溪湖某某、市府板块某某,未来可能也会分配指标生。

第二种是筹划建设的新优质高中,我给大家透露,长沙正计划新建设19所新高中(含四大名校新校区等),还有大家所不知道的麓山国际、长郡双语高中部也将建设新校区。新建设优质高中很多,它们中会有一些有指标生。

记住结论,优质高中会越来越多,而且会有指标生,目的是增强教育均衡化,从底层减轻家长和学生的焦虑。

图片

▲上述只是新建高中的一部分

06

中考少数民族加分,2026年全面取消

自媒体大咖@张冶 老师举例,我们的孩子都在长沙,甚至同一个办公室,平时大家情况差不多,谁也不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已经没什么少数民族差别了,但中考少数民族加分,有失公平。

这个加分从今年开始变为3分,明年全部取消,非常好。另外有一条类似的细节,你应该重点关注,只是本文没写。对此,本文给大拇指点赞:

图片

07

四大名校撬动四大重点片区

买房人,相信@李白楼语堂的预判

终于讲到楼市相关的重点内容了,那就是录取批次的变化。

大家关心的四大名校新校区(今年开学三个),2025年都列入了第一批次招生。

WX20250324-105512@2x.png

第一批次,这个很重要,说明了新校区的定位。

对此,过往大家是有争议的,比如有些人认为新校区就是普通挂牌学校,没那么牛掰。

那么到此为止,大家应该相信四大名校新校区非常不简单。它们高于师大梅溪湖、雅洋等学校的定位,将是响当当的“四大名校(新校区)”,一校两址、一套班子。虽然招生代码不同、分数线或有区别,但是前10强的地位跑不了

来源:李白楼语堂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