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考实行双考双筛制,分两次考,难度是增加还是减少?

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表示,不唯分不是不要分,而是别把分数作为唯一标准。建议高考实行双考双筛制,第一次是资格线、水平线考试,题目简单些,不给学生过多压力;第二次可以通过划定分数线,学生有侧重、有专业地选择性考试。

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表示,不唯分不是不要分,而是别把分数作为唯一标准。建议高考实行双考双筛制,第一次是资格线、水平线考试,题目简单些,不给学生过多压力;第二次可以通过划定分数线,学生有侧重、有专业地选择性考试。

此提议迅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讨论:

小编认为,这一提议将一次高考分为两次,看似考试难度降低,但也意味着从前准备一次考试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有可能需要加倍,家长同学们担心的莫过于变相增加了学业负担

现在上高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考大学。

现在考大学难吗?

对相当多高中生来说,现在考大学已经不是什么难事。自1999年开启大学扩招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从1998年的,上升到了2018年的(2018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万人,根据报名人数计算,2018年全国高考总体录取率达到,再创新高)。大学生,已经不再稀有。

但如果你走进任何一所普通高中,就会发现学生们“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原因就在于,上大学没那么难了,但是上个好本科还比较难,上重点本科更是难上加难!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实实在在的数据!我们来看看:

地区高考人数(万)本一批次录取人数(万)一本上线率
北京5.902.1436.3%
天津5.602.0135.9%
上海5.001.4829.5%
江苏33.909.1927.1%
陕西32.597.8324.0%
黑龙江20.404.4922.0%
福建20.784.2420.4%
宁夏7.171.4319.9%
山东60.1011.8019.6%
辽宁24.404.7219.3%
河北55.9610.6919.1%
安徽51.309.6718.8%
重庆26.404.9518.7%
湖北38.406.5117.0%
甘肃26.684.4716.7%
浙江32.005.3216.6%
内蒙古19.903.2916.6%
青海5.500.8816.1%
湖南49.907.6715.4%
四川65.009.5714.7%
云南32.004.3413.6%
广东76.009.7812.9%
吉林16.272.0712.7%
山西30.203.8212.7%
河南103.0012.9212.5%
江西42.105.0412.0%
贵州45.875.4611.9%
广西46.004.6510.1%
以上就是今年各省的一本录取率,个别省份没有查到。

全国一本批次的平均录取率是18%,换言之,每年会有740万左右考生与一本无缘!

有人因为发挥失常跌到二本,有人因为超常发挥考上一本,但当分数线和成绩公布的那一刻,没人会听你解释。

当然,高考的boss是985大学,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顺利通关一本,那么打败boss有多难,不妨来看看今年各地985大学的录取率——

省份理科985录取率
文科985录取率
河南2.50%0.35%
贵州2.51%0.44%
湖南2.67%0.81%
广西2.67%0.54%
四川3.01%0.54%
安徽3.27%1.36%
江西3.33%0.56%
广东3.38%1.05%
河北3.39%0.48%
甘肃3.48%0.60%
山西3.88%0.60%
山东4.23%0.69%
湖北4.43%0.83%
宁夏5.17%1.23%
重庆5.46%0.95%
黑龙江5.63%0.86%
青海5.95%1.61%
海南6.55%0.98%
福建6.73%0.98%
江苏7.42%1.44%
辽宁7.96%1.32%
浙江9.24%
陕西9.40%3.82%
天津13.85%2.95%
北京15.73%6.35%
虽然各地录取率存在差异,但不管在哪儿,能考上985大学,才是高考的赢家!

对于这些考上985的人生赢家来说,有谁知道,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

有谁知道白天没有时间、没有地点发泄,晚上躲在被窝里的他们蒙着头默默的啜泣?

有谁知道他们在付出了很多努力后,不进反退的挫败感是多么刺痛他们的心?

有谁知道他们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依旧会受到老师的批评?

有谁知道,他们所失去的,他们所承受的?

高考降低难度可以减负?

错!结果恰恰相反

一些考生和家长们呼吁降低高考难度,这样的心情小编绝对理解!人都喜欢待在舒适区,家长也心疼自己的娃。但现在的高考是不是真的很难?高考变容易、人人考高分,学生的负担是不是就能减轻呢?

其实,高考维持一定的难度甚至越来越难,是有道理的。因为——

有人认为,降低高考难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缓解应试压力。其实不然!因为从根本上讲,考试的难度和学业负担没有直接关系,更多的和个人期望值有关。

近年来,多个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越来越多,高分考生数量也不断创下纪录。有人说,现在上清华北大,已经不是看考了多少分,而是看不被扣掉多少分。越简单的考试,越有人想考高分;越想考好大学,期望值就越高,学业负担就越重。

像高考这种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如果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下降,考生拼的已不是资质和能力,而是对试题的熟悉程度和应试技巧。如果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拼命刷题取得较高的分数,这不仅不利于选拔人才,学生的应试压力还会越大!因为低难度的考试,必然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反复刷题巩固自己的应试技巧,提高自己的分数,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学业负担。

高考降低难度更加公平?

错!违背选才目标

表面上看,高考难度的降低,对大部分学生可能是公平的。因为,无论能力高低、付出多少,大家都考了一个不错的分数,可以让更多孩子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

但是,在这“公平”的背后,我们应当看到另一种不公平——对具有更大学习潜力的优秀学生来说不公平!他们的学习潜力与后劲、特长与优势,难以通过低区分度的高考体现出来,以至于“泯然众人矣”。这无疑是对优秀人才的漠视与打压,更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充分培养。

另外,就高考的核心功能而言,一是立德树人、二是为国选才。一流大学需要录取的是优秀人才,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更需要招收对本专业拥有探索激情、具有一定天赋的优秀学生。如此,才能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国家的人才竞争力。

事实上,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不仅要确保机会均等(对全体考生而言),更要保证选拔公平(对优秀考生而言)。而机会均等与选拔公平并不矛盾,因为,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校,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层次的学校继续深造才是更广义的公平,才能顺应人才培养的潜在规律。

低区分度的考试让“擅长刷分”的学生进入到优质学校学习,对于某些考试型学生来说未必是好事,极有可能给这些学生带来潜在的压力,造成精神与心理上的负担。

高考降低难度让寒门子弟更容易出头?

错!那将造成更大不公

不管各方承不承认,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是客观存在的。降低高考难度,受益最大的肯定是较富裕阶层!

因为高考区分度降低了,一流大学肯定要增加别的选拔方式。无论是获得保送资格、自主招生、文艺体育特长生,中产阶层以上家庭的孩子,由于拥有较强的金钱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和中下层家庭的子女竞争时,具有绝对的、碾压式的优势。

如果降低高考的难度,受益最大的肯定是这些中产以上家庭的孩子。但对整个社会而言,则绝对是一场灾难!

因为具有天赋和潜质的寒门子弟会发现:再努力学习也没有用,大家考试的成绩最终都差不多。于是,重视教育、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尊重知识、吃苦耐劳、不反智的传统文化将迅速瓦解,而阶层固化将一发不可收拾。毕竟通过考试而非通过推荐选拔人才,是人类社会经过惨痛教训摸索出来的、促进社会流动的最优制度设计。

所以说,高考适当提高难度、增加区分度,才是对寒门子弟最大的保护!

关于高考要不要增加难度

他们有话说

蔡某,985大学在读研究生:

现在的高考,区分度太小,一分几百人。你们说这几百人都是一个水平?所以要么增加总分,要么细化单道题的得分。不这样,中国庞大的考生很难有效区分开来。

另外,考试还有一层,筛选怎么样的人。简单了,高分往往是细心的人;难了,高分往往是聪明的人。虽然两者不是对立关系,但也不是相等的关系。所以难度也取决于国家是需要怎么样的人才,需要的是怎么样的人才比例。

最后,就个人来说,现在的大学好考。用心学,不偷懒,普通人都能上大学。另外,高中数学都学不懂了,大学其实你上了也没用。(别喷我,实话!)

杨某,省级示范性高中物理教师: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记得有一年理科命题失误,数学理综英语都特简单,几个理科实验班的学生觉得一本线大概会在620到630,因为题太容易了。然而最后一本线是570,清华的提档线倒是被我们学校抬到了700。

我们学校拿理数练文科生,鬼知道他们拿什么练理科生。所以学习差不多的只要不紧张都会觉得题简单。但是不知道为啥有的学校(我说他们掩耳盗铃也不过分),平时给学生简单题,都得高分,培养自信,到高考全傻了。这样的学校我还见过不少。

高考的难度说实话并不是说什么难于上青天,但是这是个选拔性考试,也就是说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选不上的,所以高考也必须具备一定的难度。

姜某,省教研机构研究人员、曾参与高考命题:

高考难易题的比例通常是“2:6:2”,20%的容易题,60%的中等题,20%的难题。

这个比例今后不会有变化,而所谓的难度上升,是指60%的中等题适度向“难题”靠拢。而为了提高考试的区分度,20%的难题中,部分题目有可能比以往提高难度。

不努力的人

高考再简单也是“废柴”!

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渣学校意味着渣教学,渣教学意味着渣学历,渣学历意味着渣就业...就算以后考了研究生,也可能因为你的第一学历不过关而被拒之门外。

如果高考真的变简单了,你以为就真能轻轻松松上名牌大学?

小编问了好多名校的大学生,他们从来没有抱怨高中苦、高考难,都是通过不懈努力,一路晋级打怪,每次模拟考试名次都往前刷,最后都是从几十名刷到前几名。

他们都说,动力就是不甘心。

是啊,支撑我们上进的,往往不是什么所谓的正能量,而是屈辱和不服。

小编想说的是:不努力的人,高考再简单,也一样是废柴。

作为过来人,小编想说句残酷的话,在一定程度上,高考是最公平的改变你命运的方式了。以后所有的人生关卡,拼的就不仅仅是你自身的努力,还有你爹妈的努力,你家族的资源,以及你的脸。

三十年前,一文不名的农民工去往热土深圳,只要敢拼、够猛、耐操,遍地都是黄金和流淌着的奶和蜜。

三十年后,来自西部农村的新一代低学历青年,只能委身在富士康的流水线上,成为螺丝钉的一颗,或者拿着日结的工资,有一顿没一顿的变身成社会最底层的“三和大神”。

再往后十年二十年,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也一定不难想象吧。

你看看昨天的美国、日本、香港,再看看今天的深圳、北京、上海、广州。

大概率上,阶层壁垒会更加耸立,资源更加板结,年轻人翻身逆袭的一道道窄门,也会慢慢的、无情的闭紧。

北上广深如此,一个又一个二线城市也必然如此,只是顺序未必一致罢了。

所以你现在想逃避的、不敢承受的痛苦,若干年后,会乘十乘百地让你的孩子去承受。

有人喜欢岁月静好,安逸舒适,喜欢老婆孩子热炕头。有人喜欢奔赴无人区,去看世界边缘,撞得头破血流乐此不疲。

这本来是人和人的性格不同、气质各异,并无高下之分。

但飞翔的鸟儿是那些勇敢爬上岸的总鳍鱼的后代,每一个人类的基因里,携带着勇敢下树,选择双脚走路的猿人的DNA。

世界的奖励并不均匀,它总是无情的打击那些迎难而上的人,然后在故事最后,为绝地逢生的勇士们,献上最最丰厚的犒赏。

而知难而退的岁月静好派,会一点点咀嚼着状态良好的鸦片,直到有一天如梦方醒,绝望面对几千年之变局。

世间再无桃花源,你逃避的一切,终有一天会以某种方式,变本加厉施加回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