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降水的分布特征

(2)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状况,分析等温线数值的变率或者变化幅度。
(3)根据等温线的数值大小及差值,分析等温线的定量分布状态及递变规律。
(4)根据等温线的弯曲及闭合,分析影响等温线弯曲和闭合的因素,并判断闭合中心等温线的大小。具体如下表所示:


1. 等温线弯曲方向判别可用如下口诀:
“一陆南”,谐音记忆为“一路难”,即1月份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此外,还有“七陆北”“一海北”“七海南”等口诀。此方法主要运用于海陆分布引起的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判断。
2. 读等降水量线的关键点
(1)读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2)读等降水量线的疏密:等降水量线密集处,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反之,等降水量线稀疏处,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3)读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说明降水量受海陆因素影响明显;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脉)影响大。山脉迎风坡,降水量大;山脉背风坡,降水量小。
(4)读等降水量线的闭合状态: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规律。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且降水少,再结合地理位置看,说明地形地势起作用,或者深居内陆。
(5)读等降水量线的弯曲:其依据是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
(6)读城市等降水量线数值变化趋势: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故降水多(“雨岛效应”)。

A. 土地资源
B. 水资源
C. 生物资源
D. 太阳能资源
(2)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公路交通枢纽
D. 港口
(3)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 位置适中
B. 资源丰富
C. 气候宜人
D. 经济中心
考点扫描:本题考查了板块运动、自然资源、区域地理特征及区域定位能力。
答题解析:
(1)据图中海陆轮廓及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半岛位于太平洋西北岸,因此受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影响。而太平洋板块除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为生长边界外,与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多为消亡边界,消亡边界是受挤压力的影响而形成的。
(2)由上题可知,该岛火山活动频繁,说明其地热能资源丰富,而且地热能是一种稳定的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都属于来自外部的能量,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大。
(3)7月份,虽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但该半岛并不在北极圈内,因而不可能有极昼现象。企鹅分布于南极洲及附近地区,该地不可能出现。台风是活动于中低纬度地区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影响不到该地,该地主要受温带气旋影响,所以答案为A。该岛火山活动频繁,说明有岩浆活动,该岛所处纬度位置较高,山地海拔高度大,因此冰川广泛存在。
参考答案: (1)D (2)A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