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书读得再多,若都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也达不到阅读的目的和效果。因此,一般老师都会建议孩子在读书时记读书笔记。但是小学生的读书笔记到底是怎么个做法?是划重点还是抄书?
首先,明确目的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做好读书笔记的目的有三个:让书物有所值;加深记忆与理解;为己所用。

摘录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自己需要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书名、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

剪贴式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做剪贴式笔记时要按不同的内容分类。可以准备几个用来贴剪报的本子,或者将一个本子分成几个部分,把语文知识、历史知识、自然常识等内容分别贴上去。
② 每一条剪贴的内容要注明出处、时间,即剪自哪一种杂志或报纸,哪一年哪一期等。
③ 短小的剪贴笔记也可以作为读书卡片的内容。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心得式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这种写法伴随着孩子成长,不仅在小学,甚至在几年的高考命题中,也选用了这样的方式和写法。

这六种方法中,以摘录式和心得式最为常见,摘录式重在积累与习惯养成,心得式则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两者结合,相辅相成。学生的读书笔记不仅可以做得漂亮,而且还很实用。

首先要做到看书时记下生字。例如好的词语、成语,不懂的及时查字典,做好注音注释。书中有些词语,可以找一下它的近义词、反义词,这样可以举一反三,有助于帮助孩子快速积累词汇量,认识大量生字生词,还可以养成自己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其次在阅读时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想积累优美的词句素材以便于以后作文写作?那就将书中优美的句子摘录下来,精彩的段落也可以抄一下,感受文章优美的同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词语的运用。

又或是想要锻炼自己,模仿书中的内容,拓宽写作思路?回忆一下书中讲了哪些故事、哪些风景,这些可以让孩子描述,然后让孩子模仿着讲一段生活中看到的或经历过的,讲完以后再写一写,光看不练也是没用的。
找准目标,找对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亲自动手去做,不管是摘抄还是仿写,一定要拿出笔来写。

分享一个小故事:
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记忆力惊人,甚至有外国学者形容他的记忆是“照相机式”的记忆。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自恃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连课堂上听讲都不做笔记,更不屑于课外读书做笔记。后来在备课、写文章的实践中,他逐渐认识到读书单凭记忆是不行的,于是有了读书必做笔记的习惯。

钱钟书先生尚且如此,对于记忆力一般的我们来说,做读书笔记难道不是更加必要吗?
其实,不管孩子阅读出于何目的,只要找到正确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他的阅读就是有效果的,今日写下的每一个字,看过的每一本书,都是对自己内涵的积累与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