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开学双减政策落地,中低产家庭要如何应对破局?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教育部对辅导机构进行了规范,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辅导班在周末和节假日上课,规定学生做作业的时间,不准家长批改作业,课后服务“5+2”全覆盖,学生的作业在学校里完成等。

季开学,教育部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和落地,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双减”政策,何为双减:

“双减”是指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辅导负担。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教育部对辅导机构进行了规范,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辅导班在周末和节假日上课,规定学生做作业的时间,不准家长批改作业,课后服务“5 2”全覆盖,学生的作业在学校里完成等。几日后,更是颁布文件,全面监测教培机构的收费标准,政府予以监督。

国家重拳出击,不拖泥带水,后续更是多套组合拳出击,拳拳到肉。可以说在教培界,扔了一颗原子弹。

那么国家重拳出击,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到了不得不的局面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就业压力

据有关报道,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较上年增加35万,同比增加4.00%,抛开疫情影响不说,2019年大学生就业率就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但同时又有好多公司工厂遇到了用工荒,产业技术工人和工厂高级技师供不应求,也就是说国家培养的人才与国家需求的人才不匹配。

国家出台双减政策,也意在说明教育的目的不是用来分层的,而是用来分流的:让有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的孩子,成为高科技研发人才;让有特殊天赋和技能的孩子,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人才。

二,人口压力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从八零年代的计划生育,到二零年代的二胎开放,到今年鼓励三胎,虽然状况有所缓解,但是老龄化危机依旧存在。

那么为什么国家鼓励生育,相当家庭为什么依旧不敢生呢?其中首要原因则是经济负担重。据有关数据表明,夫妻不愿生二胎的原因中,“经济负担重”的占75.1%,而对子女的教育支出的比例就占家庭经费的20%,所以国家出台政策,也是对三胎开放的一个响应,降低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支出,减轻中低产家庭负担。

三、近年来教育界的乱象以及校外育培机构资本属性的凸显。

课外教培机构本来是为了校内课堂查漏补缺,但是近年有些教培机构扭曲了托管的目的,更甚至有些不负责任的老师,重点、难题在课堂不讲,而放在自己开设的课外辅班中讲解,参加辅导班的学生,才是老师们的嫡传弟子,不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同学,则学不到精髓,再加上一些优秀教师的流失,无形中剥夺了寒门学子受教育的权利,贫困家庭更难有出头之日。

近年来校外育培机构层出不穷,而且资本越滚过越多,吸金能力不容小觑,一些境外势力更是虎视眈眈,教育是国家之根本,如果根本不握在自己手中,就等于失去了未来的发言权。

四、应届大学生心理问题集中爆发。

仍是老生常谈,“鸡娃”式育儿和应试教育,产生太多的高学历犯罪,比如前段时间的“吴谢宇弑母案”,“马加爵案”、“复旦投毒案”等归根究底,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败,同时也告诉我们,光有成绩是不够的,光把孩子托举到大学,也是不够的,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意义。

文件颁布后,高产家庭风平浪静,中低产家庭中的父母焦急万分,很多家长不同程度的焦虑、内卷,那么作为中低产家庭的我们(至于你是否属于中低产,自行百度哈),面对“双减”政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首先了解“双减”本质”。

人民教育出版社有文章指出,“双减”不减责任,“双减”不减质量,“双减”不减成长,完美诠释了“双减”的本质。

“双减”把教育的主阵地拉回了学校,家长的手中多了更多的主动权,从而也多了更多的责任;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真正优秀的父母,不在于为孩子报了多少个兴趣班班,而在于是否真正参与了孩子的成长,是否真正与孩子建立了健康的亲子关系。

不要幻想将孩子推向学校,自己万事大吉,家庭教育才是孩子这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

二,因材施教,培养孩子特长,即让孩子拥有核心竞争力。

“双减”减去了作业的总量,降低了考试难度,但中高考依然存在,在普遍性的教育模式中,差距依然会有,所以保证孩子的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

举个例子,著名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老师的女儿,从小学开始就数学不好,150分的题,就能得15分,当时李玫瑾老师也是想尽各种办法,但是收效甚微,最后发现女儿喜欢音乐,于是着重培养,凭借特长的加持,考入了985名校,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音乐教师。

这个例子,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孩子有一项核心竞争力或者一技之长,各行各业,依旧可以做的风生水起。

三,培养孩子内在自驱力和自学能力。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指出,帮助儿童及早确认自己职业,或者说是人生的意义,可以帮助儿童形成一种内在自驱力这种内驱力可以让儿童自己自觉去做某些事情,比如学习,比如社交等。

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一个让人终身受用的技能。一个自己愿意去钻研学习的学生,和一个需要别人填鸭式帮助学习的学生,哪个更容易学到精髓,毋庸置疑。

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和内驱力,父母除了以身作则,提供自己应有的助力和资源外,方法也很重要。好的学习方法,有时确实让学习事半功倍。有些好的学习方法,你可以知道而不去选择,而不能因为不知道而不去选择。

在这里我就不过多赘述了,推荐父母去读一下耶鲁学霸李柘远的《学习高手》,或者让孩子们自己去读一读。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方法最实用的一本书,也是学霸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言传身教,培养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孩子。

李嘉诚在一次汕头大学毕业季演讲中讲到:“不论你的孩子有多优秀,只要他不孝敬父母,你照样晚景凄凉。”成绩只是一个符号,不能代表什么,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其目的并非是培养高学历的人才,而是为了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以前为了拼成绩,没有时间带孩子做的事情,现在可以提上日程,比如带孩子回家孝敬父母,体验生活,帮助他人,父母的言传身教,胜过百万名师。

结语

双减不减质量,双减不减陪伴,双减不减责任,了解双减本质,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国家的各行各业需要的仍然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减负减不掉孩子成长中的责任,因为成长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的一场修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