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针对双语幼儿园、国际双语高中及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双语教师,以“双语教师胜任力模型”为核心,对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进行测评。
人民教育出版社汉语编辑室编审赵晓非作为标准的执笔人之一,详细解读了《国际教育双语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标准》(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国际教育双语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评价标准》(以下简称《评价标准》)。


在理念上,由于该项双语教师考试是中国的考试,则必然有着中国的特色,即根植中华文化。因此中华文化在理念考试中的权重最高,占35%。
在双语教师考试项目的介绍中,赵晓非还提到,目前考试主要是聚焦于普通教育,未来还会延伸到高等教育和学前教育等各个学段;在考试项目的命题思路上,虽然考试的四个模块是环环相扣,融合在一起的,但考察的侧重点各不一样:对专业理念的理解程度,专业知识对不对,专业能力怎么做(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考察需要区分开来),专业实践是看考生做得如何;在考试项目的题型构成中,分为选择题、辨析题、论述题和分析题,有针对性地从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三个角度选择考察重点;从各题型的功能来看,单项选择题考察基础知识和应用,辨析题考察应用和思辨能力,论述题和分析题考察综合素质能力。
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考察是同一种考试模式(选择题 问答题),而专业实践的考试需要两部分内容:一、过程性评价,提供材料包,写教学观摩与反思和双语教学设计教案与学案;二、终结性评价,开展10分钟的说课和知识点微课。从试测结果来看,专业知识的及格率最低,仅为38.46%,专业理念的为43.29%,专业能力的为82.55%,专业实践的为61.25%。可能是考生对国外的教学法和教学理念的知识比较陌生。通过分析试测反馈统计调查结果,61%的考生认为专业知识的试卷设计难度偏难。由此可见,相比专业能力,教师在国际教育专业知识积淀方面还比较薄弱,更注重教学实践中传授学科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