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国家从立法的高度对家庭教育进行规范,足以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呈现低龄化倾向,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熊孩子背后总有熊家长”,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当是未成年人出现不良行为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家庭教育很容易陷入学校化、知识化误区,一些家长不停“鸡娃”,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取得好成绩,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滑向缺位和过度两个极端,都属于家庭教育观念不健全,未成年人保护不到位的表现。家庭教育促进法注重对家庭教育内涵的阐释。在三次审读修改中,家庭教育目的从“健康成长”,细化为“道德品质、知识技能、文化修养、生活习惯”,进而强调“立德树人”。不难看出,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家庭教育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家长不单要负起教育责任,而且不能局限于学业,更要塑造未成年子女性格品行,关注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除了阐明观念,立法还将为家庭教育提供具体指引。针对教育焦虑现象,草案要求厘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界限,明确家长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就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行为,草案明确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承担管教职责;在家庭氛围层面,家长应尊重未成年子女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草案聚焦矛盾较为突出的问题,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方式方法。
在未成年人保护层面,草案与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衔接,要求对罪错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有利于督促家长负起家庭教育责任。此外,立法规范了国家和社会层面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协助作用,例如地方政府对于留守及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提供帮扶、妇联在家庭教育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等,保障未成年人权益。
立法将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引,促进家庭教育走向完善,但纾解教育焦虑、解决全部家庭教育问题不可能只靠一部法律。实现未成年人全面发展,需要家长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落实家庭教育责任,也需要持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积极开放的成长环境,推动家庭教育观念转变。
【作者】 王梓佩 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考状元的家庭教育基本都有这3个特征,你家占了几个?
曾国藩:积钱不如教子,好的家庭教育才是留给孩子的贵重资产
7种家庭最容易培养出优秀孩子,跟有钱没钱无关
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父母说话语气决定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家庭教育:孩子的心理压力家长知多少?
艾瑞咨询研究报告:《儿童成长与家庭教育现状》
“双减”政策对家庭教育影响——政策态度分析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