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通识教育最重要还是读书,读基本的、读经典的书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读书,是引导学生接触人类文化经典。不要搞知识 “拼盘”,要读一些相对公认的基本的书,而且要通读。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读书,是引导学生接触人类文化经典。不要搞知识 “拼盘”,要读一些相对公认的基本的书,而且要通读。

阅读经典需要沉得下心来,需要“磨性子”,这也是“养性”,是涵养的过程。有一份超越,有一份尊崇,尽可能调动自己的感觉与灵性去接近,去理解,就能深入堂奥,高雅的兴趣就会慢慢培养出来。

——温儒敏

读些基本的书,读经典

温儒敏

(摘自《温儒敏谈读书》,商务印书馆)

何为通识教育?

这里我顺便说说如今大学普遍实行的通识教育。所谓通识教育,应当包含这么几层含义:

这是面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

又是相对专业教育而言,属于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与专业教育可以互相补充;

还有,这是全人教育或博雅教育,通过接触人类文化的精粹,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获取通识,培养有教养、有能力、有责任的公民,最好是那种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

这样来定位的通识教育,就不只是课程的调整补充,更不是来些拼盘点缀,而是实行一种更利于培养健全人格和博雅精神的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读书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读书,是引导学生接触人类文化经典。不要搞知识 “拼盘”,要读一些相对公认的基本的书,而且要通读。

在短短三四年宝贵的大学时光,与其浮光掠影读许多 “节选” 或概论,东张西望上各种 “好听” 的讲座,还真不如通读一二十种经典。各种“概论”或者“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也有用,就是提供基本的知识背景和书目,但这不能取代原典的通读。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阅读经典,要的就是那种了解、思考、涵养的过程,这是“养性”也就是精神成长的必须途径。

我主张各个大学减少一点“拼盘” 的通识课,不应满足于开设那些有轰动效应、能吸引听众的讲座,而应当多开设中外经典通读课程。比如一学期就让学生通读四五种经典。老师适当引导,不多讲,主要让学生自己读。每学期都安排一些,在一定范围内规定学生选修。这不难做到。

如果学校没有安排这方面的课,同学们可以自己来安排,给自己设计一份书单,比如,三四年时间,通读二三十种基本的书,也就是中外古今的经典,首先考虑是公认的那些经典,也适当考虑自己知识结构的需要。还应当读点伟人的传记和文学作品。

在现今平面化、 粗鄙化的空气中,这些传奇人物的事迹会让人感受到何谓英雄气概、何谓献身精神。二三十种书量不算大,大学几年能坚持读下来,就很不错了,一定大有获益。

无论是网络阅读,还是纸质书阅读,首先都要重视安排经典阅读。经典是经过历史筛选沉淀下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年轻时多读一些经典,可以为精神成长打底子。

或许,现在的青年人接触经典会有隔膜,包括语言形式上的隔膜,这是很自然的。阅读经典需要沉得下心来,需要“磨性子”,这也是“养性”,是涵养的过程。有一份超越,有一份尊崇,尽可能调动自己的感觉与灵性去接近,去理解,就能深入堂奥,高雅的兴趣就会慢慢培养出来。

每人都有一份自己的书单

读书总不能抓到什么是什么。这一点特别要注意,网上阅读一般容易无计划,跟潮流。如果要“充电”,就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还要注重经典性,多选适合“悦读”又启迪心智的作品,而不能采取网上阅读的那种姿态,只跟随潮流或者完全由着性子来读。

建议每人都有一份自己的书单,设定在几年内,应当读哪些书。要有计划,有整体考虑,让读书有些系统。书单要考虑时间的安排,有可行性,一般来说,可以包括三部分,是可以套在一起、彼此交错的三个圆圈。

最外围的,是通识的部分。这些书应当是最基本的,凡是上过大学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应当读过的。主要是中外文化经典。阅读的目的,是接触中外文化经典,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最外围的这个大的阅读圈,量不一定很多,比如大学三四年能通读十来种中外经典,就很不错了。

第二部分,是与自己从事的专业或者职业相关的部分。比如,学物理的,可以给自己安排读点化学、数学、生物以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书,还有就是与物理学有关的邻近学科领域的书,也可以读点类似科技史、科技哲学以及教育类等领域的书。学文科的,也要读点理科的书。这样做的目的是打基础,拓展专业视野,触类旁通,活跃思维。

第三部分,实际上就是核心部分。这一部分的书目主要围绕自己的专业,或者自己特别感兴趣,希望有所研究、有所发展的那些专业。应当有比较明确的指向。倒过来看,最核心的那个部分,是专业和职业需要,当然最好不完全是现炒现卖的书,要有自己培养保持兴趣的课题或者领域。

此外可以有一些消遣性的、娱乐的,但不应当是主体,也不必计划太强,随意读一点,调节一下就可以了。

阅读经典的获益当然有深有浅,但可能会有这么几个层面:

第一是知识了解的层面。比如在读柏拉图的《理想国》 时,不大懂,可以先找相关的西方哲学史或希腊哲学的常识性的书来参考。读得粗一些不要紧,先知道大概。然后读完《理想国》,就应当对西方文化某些本源性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

第二是启蒙思索的层面。在阅读中最好多一些“为什么”,甚至有些质疑,大胆思索某些问题。也可以结合某些相关的研究论著,进行初步的探究。比如读詹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很自然会引起对当下互联网时代某些新的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感知层面。要在理性与感性交融的阅读中,适当超越出来,思考经典的智慧与意义,思考自身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思考应该如何承担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责任,等等。这不是一般的知识掌握就能解决的,必须沉浸在经典营造的精神世界中,通过自身感受、体验去达到,这也就是人文教育的特点吧。当然,三个层面可能互相叠合,不一定硬是分拆开来。

阅读的三种方法

阅读方法也有多种。我比较主张读三遍。

第一遍粗读,可以结合相关的“概要”读物,对经典文本有大致印象即可,这一遍读得要快,可以是浏览。

第二遍比较细致地通读,基本掌握经典的精神脉络,能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用自己的语言(其实是通过自己的思考)简要概说全书的精髓。

第三遍带着问题读,有重点地读,如果是文学作品,更是要浸润式阅读。

当然,每个人读书习惯不同,完全可以各有各的读法。读完二三十本基本的书,还可能顺藤摸瓜,有兴趣地选择某一方面做更深度的阅读,那么,有“点”有“面”,有了对中外文化和文明的了解与感悟,就有些“底气”了。在瞬息万变、充满机会和诱惑的信息时代,读经典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口味,可以“养性”,也可以养成良性的生活方式,是为一生打底子的事情。

(摘自《温儒敏谈读书》,商务印书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