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网 努力学习网

一边读国际高中,一边准备高考,一边读体制内,一边准备出国...行不行?

中考没考好,去了国际学校还想高考怎么办? 我能不能一边读国际高中,一边准备高考? 或者我能不能一边读体制内,一边准备出国? ....... ....... 一模结束,中考&国际高中到了第一个分叉点,这也是成了许多家长问的比较多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本质——是把升学规划从初中拖到高中,很多家长没有想好未来是让小朋友继续在国内读书还是出国,希望能在高中继续保留“双轨”选择。 择校君先回答这个问题:理论上可以,但基本做不到。
No.1
 择校研习社
上海“21所”,既能出国 又能高考——这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部分出处来自业内媒体对“21所”的不到位的宣传。有些家长可能对上海的“21所”国际学校还很陌生,先让择校君带大家了解一下。
“21所”是什么? 这21所国际化高中,是由上海市教委认证的国际课程试点学校,走的是双轨路线:享有上海普通高中学籍,不仅可以参加统一会考和高考,还能接受学校的IB、AP、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际课程,有丰富的留学选择方向!
附:2021年上海市高中国际课程班和中外合作办学学校招生计划,供大家参考。
图片
No.2
 择校研习社
如果我就读“21所” 不适应国际课程还能高考吗?
上海“21所”无论是公办国际班还是民办国际学校都保留高中学籍,从理论上来说都是可以参加高考的,但实际上无论从校方还是学生的角度都是很难实现的。
1
//  校方因素
如果学生报考的公办国际班,通常需要学生的中考分数通过学校的自招线,才有资格入学公办国际班,这个分数往往也会比统招入学的分数线要低。 既然同样能高考,学校为什么又要给大家留这扇后门呢?因为这扇后门本身就不存在。 校方要保证升学率——在中国,这是一条隐形的规则,学校会以保证体制内的升学成绩为优先,并不鼓励原本学习国际课程的学生重新参加高考。 有家长说,那我可以让小朋友一边学国际课程,一边在外面学习体制内学业,在保证同步学校成绩的情况下能获得学校的许可吗? 图片
2
//  学生因素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同时学习国际课程和国内高考课程是一项很大挑战。 以A-Level课程举例,A-Level课程被公认为IB/AP/A-Level三大课程中难度最低的国际课程体系。 学生在高一至高三阶段要学习多门IG课程和A-Level课程,同步还要学习雅思课程,如果要申请英国TOP 10的大学,还要参加多项国际竞赛。特别是到了高三上学期,学生将面临申请季,甚至可能在那段时间忙到通宵,是很难有时间去兼顾体制内课程的。 时间和精力不够用,这是同时挑战这两类课程最大的问题。 图片
No.3
 择校研习社
那我能在体制内学校中 同时准备出国留学?
申请英美大学通常需要三样:GPA(校内成绩)、标化成绩(语言成绩,申请美国需要SAT/ACT成绩)、背景项目(活动、竞赛、科研等项目)。 有家长就会问,是不是我可以让小朋友一边学习体制内课程,一边准备标化、背景项目,在高考之余同步准备出国。 这非常考验两点:一是学生的升学规划,需要有非常资深的老师为学生同时规划两条升学路径,做好时间和项目上的规划;二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及时间管理能力,同时学习两类国际课程。 但这里有一个悖论。如果学生有能力同时学习两类课程,那是不是意味学生只学体制内课程或者国际课程,有更好的升学出路? 所以,高中双轨的路线其实不适合大多数学生。 那真有学生这么做吗?有,但比例非常低。 图片 有学生能成功的吗?少,从每年藤校及等校的录取榜单来看,出身体制内学生是凤毛菱角,而且这类学生基本出身于“四校八大”一类的学校。 其实,高中双轨——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很多家长在犹豫,有想要同申国内外名校,也有怕孩子学不好国际课程的。 前者容易“贪多嚼不烂”,毕竟孩子的时间只有那么多,后者更多是一个勇气和信心的问题。 无论孩子上学还是入社会,总是会遇到很多难题,需要他一边经历,一边克服的,学业上也没有理想的一马平川,家长更应该的是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来源:择校研习社

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