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网 努力学习网

初三物理期末重点知识点:电力、焦耳定律

初三物理期末重点知识点:电力 第十八章电力 16.电功率: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电的符号是W公式:W=UIt 电流做功的过程,其实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电的单位:焦耳(J)。电的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 107.电度表:1kw﹒h=×106J 108.电力的定义: P=W/t 电功率计算公式: P=UI,P=U2/R,P=I2R 19.额定功率: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功率: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10.测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1)原则: P=UI??测量小灯泡的电压u和电流I,用公式P=UI计算电功率。 (2)电路图与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相同。 (3)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得到。 11.电功率和欧姆定律的推导公式: 不,举个例子。 1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二次幂、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等式:q = I 2rt 单位:q:焦耳j;I:安培A;r:欧姆ω;t:第二秒钟 纯电阻电路只包含纯电阻元件,电W = UIT = Q,U = IR ∴ Q = I 2RT。注意:这个关系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电流通过纯电阻电路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产生热量。电力也叫电热。 带电机的电路不是纯电阻电路。电功率W=UIt。 电流通过电机工作,电机将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 电机线圈有电阻R,电流通过它产生的热量不等于UIt,只是UIt的一部分。原因是对于不纯电阻U≠IR和U>IR 前三册物理重点知识点 [焦耳定律] 规则1:焦耳定律的实验介绍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每个烧瓶中放置一根电阻丝。A瓶中电阻丝的电阻大于b瓶中电阻丝的电阻,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玻璃管中煤油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升得越高。通过观察玻璃管中煤油的上升,我们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1.接通电路一段时间,比较两个瓶子里的煤油哪个升得高。实验的结果是瓶子A里的煤油升得很高。这说明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2.当两个玻璃管中的液柱下降到原来的高度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两根玻璃管中的电阻丝串联在一起,流过的电流相同,但两根电阻丝的阻值不同。这是研究在相同的电流和通电时间下,热与电阻的关系。增加电流,并重复上述实验。通电时间与上一次相同。在两个实验中,比较A瓶(或B瓶)中的煤油哪个时间升得更高。结果:第二个实验,瓶子里的煤油升得很高。这说明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3.实验表明,通电时间越长,瓶中煤油上升越高,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规则2:焦耳定律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并于1840年第一个准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二次幂、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定律叫做焦耳定律。 规则3:焦耳定律公式 乔尔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Q=I2Rt。 公式中电流I的单位应该是安培,电阻R的单位应该是欧姆,通电时间T的单位应该是秒,这样热量Q的单位就是焦耳。

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