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专题:韩愈《马说》思维导图+知识梳理+夯实基础练习+对比阅读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其间,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擢用,“而志不得通”。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马说

文 |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教材注释】

①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题目是后人加的。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②[伯乐]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

③[祗(zhǐ)]只,仅。

④[奴隶人]奴仆。

⑤[骈(pián)死]成批地死去。

⑥[槽枥(lì)]马槽。

⑦[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而著称,指人们并不知道。

 

马之千里者,一食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教材注释】

①[一食]吃一次。

②[或]有时。

③[石(shí)]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④[食(sì)]同“饲”,喂。下文“而食”“食之”中的“食”读音和意思与此相同。

⑤[外见(xiàn)]表现在外面。见,同“现”。

⑥[且]犹,尚且。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教材注释】

①[策之]用马鞭赶它。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③[不以其道]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材,才能、才干。

⑤[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⑥[临]面对。

⑦[其真无马邪]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示诘问,岂,难道。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昌黎先生集》,《师说》等。

2.文学常识

,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特点主要是“以小见大”:形式上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核心是议。

3.背景资料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其间,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擢用,“而志不得通”。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韩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底层知识分子的不公,于是结合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下了这篇文章。

4.解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马说”就是“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点明议论的对象。本文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

 

【课文诵读节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重温课文】

【重点字词小结】

㈠字音字形

(zhǐ);⑵(lì);⑶死(pián);

⑷外(xiàn);⑸槽枥(cáo lì);⑹马者(sì)

 【文章主旨】

文章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的愿望,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思维导图】

【写作特色】

1.托物寓意

⑴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遭遇;

⑵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既激起人们的不平,也表达了当时有才能之人的悲愤。

⑶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来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更具有辛竦嘲讽的效果。

2.结构精巧,脉络清晰

⑴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⑵接着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

⑶然后自然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进行强烈的谴责和辛辣的嘲讽。

⑷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

 

【重点问题解析】

1.(课后题)熟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并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亦即人才常有,而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伯乐却不常有。这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

2.这篇短文仅100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

①直称。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

②暗称。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

③代称。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这些句子中的“其”“是”“之”等代词,都是指称千里马的,表意简洁含蓄。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什么深层含义?

这是全文的主旨句,提出论点,表明作者的见解,强调了伯乐能识马,千里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就会被埋没,从而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同时这句话也交代了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4.描绘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描绘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5.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6.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是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7.文章第②段结尾句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反问句式,揭示了“食马者”的愚妄浅薄,传达出作者的委屈和愤激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的不满。

8.最后两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的反诘,同时为下句蓄势;“其真不知马也”收束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9.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有什么深层含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本文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人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作者以千里马为喻,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深刻揭露,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这种托物寓意的写法,使文章不仅生动活泼,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