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知识水平 答题技巧
那么要如何在高考卷面上
戳中阅卷老师的心呢?
由我们的助教老师
为你解答!


每次高考阅卷,都会在开始阅卷之前和阅卷完毕之后召开培训会议,开始之前的会议是梳理近年来作文题目的出题规律、考察重点,以便于各位阅卷老师明确赋分标准;完毕之后的会议是对当年语文考卷上所有题目的解读,分析出题方向,给出下一年复习重点。负责培训作文的老师是大学教授,作文题题长,对历年高考题都有极其深刻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在培训的过程中力求让各位参与培训的阅卷教师放下自己的小标准,统一到官方设定的大标准上来,确保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公正公平的!其他题目的分析和解读是省内最好高中的最优秀语文教师以及省内的语文学科教研员,对题目的分析解读独到深刻,对教学有很精准的指导意义。
阅卷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试评阶段,听完培训看完样卷,各位教师就可以进入这一阶段,这一阶段批阅和正式批阅形式是一样的,但是分数给定无效,就是让阅卷人了解标准并掌握标准,能针对不同文本,准确给出对应分数。标准掌握了,然后才会进入到正式评分阶段,整个试评阶段通常要历时一天时间,每位教师试评200份左右试卷。
正式评阅开始之后,一份作文会随机分给两个人批,两人给定的分数在一定范围内则取平均分,生成有效分数;如果两人给定的分数超过某一数值,则会被系统自动识别出来进入三评,甚至四评、五评,所以说高考是相对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这是真的,技术上力求公平,情感态度上同样力求公平,每一位老师被告知的第一条规则就是用良心批卷,敢于打高分也要敢于打低分,不辜负孩子们十二载寒窗!
不得不承认,每个省的阅卷特点和标准各不相同,但是一定小异大同!虽然全国多套卷,考察的作文题目内容和形式千差万别,但是他们都循序着这样一些核心原则:
所以,无论你是哪个省的考生,无论我是以哪个省的阅卷标准为基准,请相信我,这篇分享,都对你有用!
强化审题
看到这里,很多同学会觉得我在老生常谈,都知道审题很重要,因为审不清题很可能会偏题甚至跑题,这是写作文的大忌!可是你知道怎样正确审题吗?你知道怎样的作文是偏题文,怎样的作文算跑题吗?
1. 不要轻视题目中的任何一句话。现在我们看到的作文题,绝大多数都是材料作文,我们常常习惯看完材料就动笔,殊不知,材料后面似乎每个题目都会有的常规要求也都在暗示着考察的要求。比如今年全国乙卷作文材料后面的“选准角度”,意味着材料给出了多个角度,可是有的是准确的,有的是不准确的,这就要求我们从整体把握材料,选择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表现材料的角度,力求准确、深刻又有创意。再比如“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句子也在悄悄给你设置陷阱,它突出了写作任务要求的情境性,如果不结合自身发展来谈思考,肯定是要有失分的。
2. 立意最重要。高分作文各有各的卓越之处,但是一定有一个共性特点:立意准确!文采再华美,结构再清晰,内容再深刻,只要立意不准确,一定成不了一类文!立意准确,找准关键词是关键,可是关键词不等于观点,找到关键词不等于确定了立意。几年来,每一次作文培训都会强调一个词:“链条”!有时是因果链条,有时是逻辑链条,今年参加全国乙卷的作文阅卷,强调的是逻辑链条。也就是关键词“理想”和“要素”之间产生逻辑关联,如“实现理想需要**要素”或者“具备**要素才能实现理想”,这是准确的立意,只写其中一个关键词,不在逻辑链条之内的被定义为“基本符合题意”基本就是三类文切入了,而关键词都找错了的,偏题,关键词不在材料之中的,跑题!
3. 审题不仅能审出观点,还能审出结构以及内容。以今年全国乙卷为例,材料中提到了实现理想的诸多要素: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甚至有更直接的说明:加强修养、端正思想、确定正确目标、付诸行动。这不是已经把分论点都给你准备好了吗?内容和结构都是现成的!
所以,一些玄而又玄的题记、后记、情景表现,文白掺杂的论述语言,幼稚啰嗦的家长里短都不提倡!!!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记得的高分(50分以上)作文题目吧

挥洒青春豪情,共谱时代华章
增修养,成梦想
国之所需,心之所向
端思、定义、再远航
义立身,达理想
喻人为育人,吾辈当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