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世面到通识教育,听起来都是富人的东西,其实与钱关系不大!

传统教育形式非常注意那些世俗意义上的硬实力,比如孩子学了这些能力以后,学习更好了、专注力更强了,甚至考试成绩更好了、进入更好的学校了…...

但往往忽视那些体验生命敏锐度、提升幸福感的感知力。

我们普通人家怎么可以带着孩子见世面啊?
我当时还特地追问了,见世面为什么那么重要啊?
有个妈妈的回答我好喜欢,她说,见世面是帮助孩子开眼界,见过“更大”的世界,“更多”的可能性的孩子,未来在人群里都会有不一样的气质。
随即而来的问题就是,见世面必须要很多钱嘛?我们普通人家怎么办?

每次聊到这个话题,我都会想到我的一个远房亲戚的真实故事。
三年前,她利用暑假把15岁的女儿送来参加波士顿夏令营,夏令营结束后就顺道来纽约玩,然后我们就吃了一顿饭。
很自然的,我第一个问题就是问,“觉得夏令营怎样?波士顿和纽约这两个城市感觉如何?”
小女孩也很直接,和我说,“夏令营不灵的,条件非常差,什么设施都不如我们学校。纽约时代广场傻死了,还不如上海南京路呢,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纽约好”。
她妈妈一个劲在旁边和我说,“快点让阿姨教育教育她,我为了这次美国之行花了小十万呢。本来想带她出来开眼界,长见识,没想到一圈下来,她却嫌东嫌西”。
分享这些并不是要和这个小女孩辩解什么,这的确是从她眼里看到的东西。
分享这个就是想说,当我们觉得花钱就能开眼界时,我们需要提醒自己,这两者也许并不是必要充分条件,也有可能就是我亲戚孩子的结果。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个疑问,一样大家都是去了那里参观,为什么他可以看到那么多东西,思考那么多问题,我却没有呢?
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有认真思考过,因为我真的不希望小D成为“睁眼瞎”。
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差异就在于,“看过”却未曾“看到”;记住了“概念”却无法内化成自己的“方法”;死记硬背了“知识”却无法主动思考。
1
感知力
传统教育形式非常注意那些世俗意义上的硬实力,比如孩子学了这些能力以后,学习更好了、专注力更强了,甚至考试成绩更好了、进入更好的学校了…...
但往往忽视那些体验生命敏锐度、提升幸福感的感知力。
拥有感知力的人,并不会把每一天当成必然,而是愿意更加细腻、带着好奇地体验生活,来对抗“视而不见”的力量。
 

感知力听起来挺玄乎,但落实到育儿,其实最关键的就是父母从小就能和孩子一起慢下来生活。
不要赶,把日子过成就是为了“划掉清单、完成任务”地生活。
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一起用心去品味每一口食物的味道;交流的时候就是交流,看着彼此眼睛,认真听用心说;玩耍的时候就是玩耍,花时间观察细节,发现小乐趣。
这些小时候的日常体验,慢慢就会提高孩子的感知力。
他们对于自己每天习以为常的日子都会觉得感兴趣,那么以后每当她接触一个新体验时,她就会有更强的感知能力去发现其中的不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拥有感知力的人不仅仅可以更好地打开眼界,更能懂得感恩,具有更高的幸福感。
2
“常识”能力
和大家说一个我的故事。
8年前,我第一次去卢浮宫,是和我的前老板。去之前,我还特地熬夜补课了一番,但真的站在了那些伟大艺术品面前,我仍然觉得很遥远。
我的老板倒是很放松,和我聊看了的感受,还能随意地把艺术品和我们生活的小故事、自己的感悟联系起来。
那天结束时,我就问他,为啥看起来同样都是来这边开眼界的,你吸收的要比我多很多啊?
他当时哈哈大笑说,估计我就是那种,啥都知道一点,都有点常识,但啥都不精的人吧。
后来有了小D,进修了早期儿童教育后,我接触到了通识教育,一下子就想到了我前老板这个故事。
想要孩子可以开眼界,我们需要从小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进行通识教育。

尽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从高校开始的,但对我来说,通识教育更是一种思维模式,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说最简单的就是全面发展一个人在社会高质量生存的基本能力。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即使你是理科生,
你也需要文学素养,因为我们需要阅读;
你也需要懂一点审美艺术,因为我们需要去看电影、看展览;
你也需要懂一点经济学,因为我们需要理财规划,或者至少不被骗;
你也需要了解一些宇宙科学,因为我们至少需要知道自己生活在哪里,万事万物如何运作,等等。
这些是现在在这个社会高质量生活的基础,也是以后接触新事物,去见世面时,可以触类旁通的基础。
那么对于育儿意味着什么呢?
父母别只盯着能被考核的,比如里程碑是否达到,幼小衔接的考题是否会做,也要看看,自己家孩子的基本常识有没有。
选择书籍、玩具,带孩子去哪里玩、看什么东西时,别只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考虑的都是“这是我会的,这是有用的”,也想想,怎么带着孩子一起拉伸舒适区。
归根到底,通识教育给予了我们常识,这些常识可以让我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思考力
最后一点,要真正能打开眼界,就需要有主动思考的能力。
一提到这个,大部分的第一反应就是,多读书多学习。于是,很多人一遇到难题,遇到新的体验,第一反应也是,“能不能推荐几本书,我需要再学习学习”。
这粗看没错,但也成了很多人不思考的借口了。
真正的开眼界并不是从无到有的灌输,说实话,每个人的认知带宽都是有局限的,我们只能吸收到我们能消化的内容。
因此,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养成多问已掌握的,多通过“已知”来解决问题,查漏补缺,这就是“做中学”。

比如,当孩子说,“不懂/不知道/不会“的时候,不要立马就想着教他们,给他们买书。
可以问问看,你已经知道的是什么?根据已经知道的,你有什么假设?我们马上可以行动起来的第一步是什么?
最有效的学习途径就是: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后,投入到实践活动中,然后发现了问题进行调研学习。
这样,孩子就能得到极大的满足,他们发现自己的“已知”是有用且重要,那么在接下来的调研中,他们就会更加动力十足。
这也是PBL的理论基础,想了解PBL实践方法,可以戳这篇旧文回顾?空杯子还是聚宝盆,孩子的天赋开发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今天这篇又是“不讨好”的文章,也许大家更愿意看到的是,我和大家分享,多买一些书,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接触人等等。
这些都重要,但是没有上面这三条的思维模式做前提,很有可能,我们只是翻了这些书,只是到了这些地方,只是看到这些人。
现实有时很残酷,当我们以为别人家只是有钱而已时,我们看不到的是对方的见识和思维模式。
记得前几年年跑马拉松时,我非常努力地训练了一年,最终完赛成绩是4小时45分钟,而这个成绩对于我挪威的邻居来说却是“我今年没训练,也不想跑太快,我就争取4个半小时完赛吧”。
这个就是起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努力。
现实也是最公平的,它提供了一个训练途径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这个赛道,只不过我们都知道,你我这样的普通人,需要付出更多。
但好在这条赛道不拥挤,因为可以坚持下去的人不多,而且只要愿意坚持,回头看的时候都是成长和收获。
谁曾想过,读书时800米都不及格的我,也能跑完马拉松呢?
我想,这就是普通人家带孩子开眼界的真正要义吧。
接纳自己的平凡和普通,但仍然努力,让自己的眼界更广阔,让一代更比一代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