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轩过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韩愈和皇甫湜赞叹不已:小子,你的freestyle不错,回头我们一定帮你转发! 有了大V的举荐,李贺很快打响知名度,并迅速融入洛阳的文艺圈。 洛阳是有钱人享乐的天堂,有名花美人,好酒好诗,暖风熏人。他时常应邀出席各种高端的宴会、派对,为贵族子弟们写诗助兴。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他意气风发,志得意满,再加上洛阳名流圈对他门户大开,让他一度春风得意,觉得自己帅气逼人。 就在他壮志凌云,准备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弟弟突然来了电话:哥,老爸去了…… 按当时的风俗,父母去世,子女必须回家丁忧3年。 03 李贺匆匆回到河南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的家中。 他已经很久没见到父亲了,没想到再相见竟然已是阴阳永隔。 父亲长年在外打工赚钱,母亲一个人要照顾三个孩子,而自己是最不省心的那个,从小体弱多病,几乎天天都泡在药缸子里。 尽管如此,父母对他的爱却不曾缺失。 虽然收入菲薄,父亲还是给他买了一头小毛驴,还雇了一名四川的小书童陪他,外人看来,李贺小时候俨然有车有随从的富二代。 他最喜欢骑着小毛驴四处溜达,昌谷是个旅游胜地,景色优美,寺庙众多,不仅有著名的连昌宫,还有香山神女苗 ,香烟袅袅,神话传说随处可闻,宛如如梦似幻的仙境。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致酒行》回到昌谷的家中,李贺坐在园子里整理思绪。 “读书其实也没啥用,写诗这种雕虫小技,既不能当饭吃,又不能为国家效力。”他自语道。 “当年要是搞体育也不至于失业啊……”
南园十三首·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男子汉大丈夫为就该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读书有个毛用?书读得再好也进不了名人堂!”
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他将骨瘦如柴的手握成拳,为自己打气。 李贺果然没有消沉太久,回家半年后,他很快收到一份offer。 05 虽说关系比较远,好歹还是唐诸王孙,有特殊照顾,给安排工作。 这份工作就是奉礼郎,从九品。 白居易也是九品的校书郎,但是人家分房分车还分地,钱包鼓鼓,瞬间跻身中产阶级。 而李贺呢?管的是祭祀礼仪,工作琐碎无聊,地位低下,收入也异常菲薄,连住所的门都是柴草做的,冬冷夏热不遮风也不遮雨,比大学宿舍还不如。 没办法,谁叫咱没考上编制呢? 李贺心里苦,但他无人可说,家里有母亲弟弟要吃饭,自己要买药,不工作全家都要睡大街。 秋天的长安,冷雨萧萧,马儿吃着干枯的粮草,雨滴落在破败的水沟,远处传来打更的声音。
落寞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此情此景,更让他感到凄凉:母亲如果知道我在长安混得这么差,不知道得多伤心。 睡在漏雨的出租屋,他用剑匣当枕头,梦到自己走上了人生巅峰……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崇义里滞雨》现实的苦闷让他一味沉溺于幻想,有时候甚至分不清现实和梦境。 在长安滞留3年,心情不好,朋友又少,李贺的身体越来越差,几乎不能正常上班。 长期请病假,到手的工资几乎快付不起房租了。 他的自尊心驱使他,与其等着被炒鱿鱼,不如自己辞职。他不想再做这样毫无前途又不体面的工作,终于决定离开。 再次黯然离京,他已不能像之前一样洒脱。 打开手机,看到一篇篇《第一批90后已经赚了100万!》《第一批90后即将步入25岁》《25岁以后,人生开始走下坡路》……李贺又焦虑又难过。(李贺生于公元790年) 虽然才24岁,但他感到自己年命不寿,白发丛生,面容衰老。 父亲为他起名长吉,正是希望他长寿吉祥,然而长年与病体共生,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像风中的烛火,脆弱不堪。 从长安到洛阳,路程漫漫,途中他听闻有人夜间看到茂陵中刘彻的魂魄巡游汉宫,仗马嘶鸣,可是天亮时一切都消失了。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这样邪门的传闻,一般人也就当做鬼故事来听,可李贺却久久不能释怀。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生功业显赫,到老了却也害怕死亡,以至求仙问道,希望长生不老。 然而胜败兴衰,无法改变。画栏内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散发着阵阵幽香,长安城的三十六宫,如今却已是苔藓满布。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他想象自己就是那些被魏国官员驱车载出长安的铜人,即将奔向千里外的异地,刚刚走出长安东门,寒风直射铜人的眼珠。 只有那朝夕相处的月亮,伴随铜人走出官邸,回想起往日的君主,铜人的眼睛留下黑色的铅水。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只有衰败的兰草在通向咸阳的古道送别,面对这样的景象,上天若有情也会因为悲伤而衰老吧。 独出长安的承露盘,在荒凉的月色下孤独荒凉。眼看着长安渐渐远去,渭水波声也越来越小。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金铜仙人辞汉歌》任由幻想肆无忌惮地驰骋,李贺为汉朝衰败而悲伤,也为自己悲伤。 尽管他可能是无心的,诗人的敏感还是让他嗅到时代衰败的气息。 盛世的大唐早已远去,留下的是一个宦官乱政,藩镇割据,民不聊生的世界,鬼气森森,阴气逼人。

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有时他看到终南山上,空气中充满腐败的气味,雨一直下。 月亮照的山坡惨白鬼火忽明忽暗,刚刚死去的人正缓缓走入墓穴。
感讽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 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 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 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有时他梦到自己漫游天际,月宫的兔子寒蟾在悲泣这幽冷天色,月光斜照云楼的粉壁惨白。月光像被玉轮轧过的露水沾湿,在桂花飘香的路上与身带鸾佩的仙娥相遇。 从天上看人间,即使是九州大地也小得如同烟尘,海水如同从杯中洒出。 而沧海桑田,人世变更更是快得如同奔跑的飞马。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梦境越是真实美好,越让他觉得人间无味。 然而他对时间的消逝是敏感的,也是恐惧的。 他忍不住悲哀地呐喊:流逝的时光啊,喝杯酒吧。我不知道苍天有多高,大地有多厚。只看到寒冷的月光和温暖的日光,一刻不停地消磨着人的年寿。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07 不到三年,李贺就离开潞州,再次回到家乡。 旅途的劳顿,心情的苦闷,再加上疾病折磨,回到家不久李贺便去世了,年仅27岁。
鲁迅说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活在幻想中的李贺,或许是幸福的,他一生都没有从梦境中醒来,直到最后一刻。 临死前,李贺忽然看到一位穿红色官服的人骑龙来到他面前。 仙人手上拿着个木板,上面的文字很古老,李贺看了半天没看懂。 刚想问他要名片,仙人开口了:李老弟,天帝请你上去喝茶。 李贺连忙下床磕头,说:我母亲年纪老了,需要人照顾,我不能去。 仙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了个豪宅,聘你为宣传科长,在天上当公务员,钱多事少,你还考虑啥? 那个,李白杜甫和王维可都在天上呢,为啥不找他们写,偏偏找我这个萌新? 还不是因为他们开价高……不是……还不是因为你才华高呀,收拾收拾咱们就走吧。 李贺惦记着年老的母亲,不停流泪,但是他的气息越来越虚弱,人们都看到他房间外面烟气升腾,不到一顿饭的功夫,李贺就死去了。 “真的,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李贺的姐姐对李商隐说道。 李商隐点点头:她这么老实肯定不会骗我。 唐代的诗坛星光璀璨,李贺不能算最优秀的,但他无疑是最独特的一位。 他的诗如同一个个精心编织的梦境,有时像美如仙境的奇幻片,有时像阴森恐怖的鬼片。 读完让人不能忘怀。 他才活了27岁,一生与疾病为伍,显然是不幸的,但值得欣慰的是,李贺生前得到大文豪韩愈的赏识,死后又有杜牧李商隐引以为知音,和生前死后籍籍无名的表亲杜甫相比,实在幸运得多。 才子对才子的赏识,如知音相遇,英雄相惜,入木三分。 如杜牧对李贺诗的评价,堪称经典: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 ,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 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 ;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而李商隐更无比痛惜地说:李贺这样的奇才,不但人间少有,天上也不多,连远在天边的天帝都如此赏识他,人却不懂得珍视他。
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时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参考文献: 1.陈允吉 吴海勇《李贺诗选评》 2.傅经顺《李贺评传》 3.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慢火车阅读
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