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的作品风格和代表作怎样?

什么?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这个出生于1942年的老头竟然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个人是谁?我们都有点懵逼。

作者:枕头

啊哈?我获奖了?

什么?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这个出生于1942年的老头竟然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个人是谁?我们都有点懵逼。不过翻翻新闻,就会发现,2016年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他揶揄地说:

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鲍勃·迪伦。对我来说,文学是阅读的,而鲍勃·迪伦不能被阅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这个决定,其实是在反对书,反对阅读。我不想让人误解,我还是会认为鲍勃·迪伦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比丘吉尔、肯尼迪还要伟大。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是对文学的侮辱。这个决定很显然是一些不读书的人做出的。鲍勃·迪伦的词,如果没有音乐,什么都不是。所以我们要坚持语言本身的东西,这是我的基本立场。

可是风水轮流转,今年到你家。2019年,当彼得·汉德克知道自己将登上鲍勃·迪伦曾将上过的颁奖台,他会怎么想?

无话可说

前几天诺奖大热门除了村上春树,还有就是米兰·昆德拉,中国作家残雪也在其中,但是按照诺贝尔文学奖的一贯风格,畅销书作家基本无缘,但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这个搞戏剧的。

不过也在意料之中,在2004年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另一位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拒绝领奖,理由就是,这个奖应该颁给汉德克,他比我更有资格获得!

反传统的说话剧——《骂观众》

不过这老头确实如颁奖词中所说,在戏剧创作非常的反传统,非常的不安分,其中著名的作品《骂观众》,听名字就很带劲儿。

敢情连观众都敢骂?但其实这就是一种戏剧的表达形式,就是打破舞台的隔阂,让演员和观众能够交流,在学术上被称为“说话剧”。说话剧突破了传统戏剧的构思逻辑和排演方式,舞台设置随意化、日常化,贴近现实中的日常环境;同时,演员通过向观众说话使之成为剧情发展的组成部分,从而消除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改变了观众习以为常的心理定势。

例如在《骂观众》中,开始演出前,幕布后面忙忙碌碌,仿佛就要上场开演了,演出开始后四个说话人像模像样的登场,在向观众问好之后,就声明“这部剧是一个开场白”,然后轮番说话(就是骂观众),以各种方式对传统戏剧进行戏谑、讽刺、肢解,最后把观众痛斥一番而 终场。全剧台词基本都是嬉笑怒骂的句式、就像一出风趣幽默的语言游戏,观众仿佛也就爱被骂一样,这种极端的表现形式,相比于传统的戏剧具有很强的突破性。

他特别追求更新的表现手法,他在《我是一位象牙塔的公民》(1972)一文中写道:

“如今,我不论作为作者还是读者,都不能满足于那些已知的表现世界的方式。一种方法对我来说只能采用一次,而模仿这种方法则是不可取的。一种表现方式若被二次运用的话,便不再有新意了,最多是一种变体。

这也是颁奖词中:他的作品跨越了众多流派,是二战后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对他探索的一种肯定。

思考语言压迫问题——《卡斯帕尔》

1968年,汉德克的另一部说话剧《卡斯帕尔》发表并首演,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卡斯帕尔学说话的过程表现了语言对人施加影响进而形成人对语言的依赖关系。

这个故事是根据德国19世纪一个叫卡斯帕尔·豪泽的人的遭遇改编的。他有着神秘的身世背景,远离人类社会,独自在荒漠的山洞里生活了17年。当他被人发现并救出时,如野生动物一般,不会说话,于是在接受医救的同时也接受了语言训练,以期重返社会,但后来被人秘密杀害。

在剧中,卡斯帕尔是一个穿着奇特、头戴面具、动作怪异的小丑形象。作品在没有任何剧情的情况下,让人物在舞台上做哑剧式表演,通过“学说话”来模拟人掌握语言的过程,从中表现了语言迫使人逐步接受现 存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从而失去自我主体性这一主题。卡斯帕尔经历了一番“说话的折磨”之后学会了说话,也因此改变了自 我。在接近剧尾时,他抒发长篇独白作为对“学说话”整个过程的感慨,道出了人认识社会、掌握语言、 从自然个体向社会共体转变的过程:

自学会第一句话,我便掉进了陷阱。……我学会了说话,就被送 进了现实。……我被人捏在手里。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这部作品所产生的联想效应是无法估量的。最为突出的是,它演绎了人作为个体受到社会影响进而在依赖社会的境况中丧失个性的结果,尤其是卡斯帕尔作为自然个体的象 征意义在回归社会过程中逐渐失去自我的过程得到了普遍认同。

汉德克与《痛苦的中国人》

值得一提的是,汉德克写过一本游记性质的作品集,叫做《痛苦的中国人》,不过文中的中国人不是指我们认为的中国人,而是汉德克脑海中的一个意象,他在这篇游记里提到的跟中国有关的东西,最多就是中国的餐馆。

候机大厅里有个楼梯,沿着楼梯往下走,便会走进一家餐馆。此时,餐馆里已坐满了人,他们清一色都是中国人。餐馆看上去更像是一个灯光昏暗、又脏又乱、低矮而简陋的贫民窟……

痛苦的中国 彼得·汉德克

汉德克通过揭示语言的社会特性对人性发展的制约作用,充分展示了他的反传统思想

汉德克自九十年代后还创作了一系列戏剧作品:

《形同陌路的时刻》(1991)

《为永生筹划》( 1995)

《独木舟之行或战争电影的剧本》(1999)

《全天爵士乐》(2003)

《迷路者的踪迹》(2006)

这些戏剧与之前的作品具有内在联系,且构思形式不断创新,在西方文坛独树一帜,有“后现代戏剧”之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