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为表、韩愈为里,说人话...毛泽东教你写作文

梁启超的文章主要发表在报纸上,那种半文半白放飞自我的文风,完全不同于旧学者的文言八股,一口气就能读完,比海飞丝都顺溜。

而且梁启超的文章气势宏大,动不动就是民族、国家、世界等词汇,像一碗陈年鸡血一样带劲,中间还要夹杂俗语、新词汇、比喻等手段,吸引读者一直读到末尾。

毛泽东教你写作文

一、

1912年,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

校长符定一害怕有关系户混进来,决定亲自见一下毛泽东,看看他是否有真才实学。

毛泽东到校长办公室以后,符定一就拉着他闲扯,从古今中外、时事政治一直扯到文学评论,符定一震惊了:

“这个土到掉渣的农村学生,真是大才,不如再考一考他。”

符定一准备好纸、笔、题目,让毛泽东现场写一篇命题作文,写完直接交卷就行。

毛泽东看了一眼题目,仔细思考几分钟,然后提笔动手。整篇文章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一丝停顿,显然是积累深厚,胸中有乾坤。

符定一不禁感叹:“这是高手。”

不久后,湖南省立第一中学举行作文比赛,这种事情是毛泽东的主场,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于是,他写了一篇《商鞅徙木立信论》交上去。

国文教师柳潜发现,这篇文章气势宏大,关心社会热点,而且文风极其类似梁启超,实在是难得的好文章。

柳潜给《商鞅徙木立信论》打了100分,然后发给同学们传阅:“这才叫文章,你们写的东西都是臭狗屎。”

他告诉毛泽东:“那些拗口的古文已经过时啦,梁启超才是如今的文章高手,你要好好揣摩,努力吧。”

其实,毛泽东已经崇拜梁启超很久了。

清末民国年间,梁启超的文章主要发表在报纸上,那种半文半白放飞自我的文风,完全不同于旧学者的文言八股,一口气就能读完,比海飞丝都顺溜。

而且梁启超的文章气势宏大,动不动就是民族、国家、世界等词汇,像一碗陈年鸡血一样带劲,中间还要夹杂俗语、新词汇、比喻等手段,吸引读者一直读到末尾。

这种用朴实文风写出的宏大话题,再加上强大的造梗能力,放到现在也是篇篇百万+的爆款文章,毛泽东怎么可能不喜欢。

比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开篇就是一个大新闻:

“日本人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毛泽东的《商鞅徙木立信论》,基本是在模仿梁启超,开篇劈头盖脸就是: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

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哪怕柳潜不说,毛泽东也要精研梁启超啊。

有人喜欢梁启超,肯定有人不喜欢。

毛泽东进入湖南第一师范以后,国文老师是前清举人袁仲谦,袁仲谦是桐城派的信徒,最喜欢“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

他特别讨厌梁启超,感觉梁启超的新文体太轻浮,只适合用情绪宣泄的方式评论社会热点,做一个挑拨舆论的高手绰绰有余,但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袁仲谦告诉毛泽东:“你要是再学梁启超就完犊子啦,以后要好好学习韩愈,这才是中国文章的源头。”

为什么要学习韩愈呢?

因为韩愈讲究“文以载道”,写文章不能只是情绪宣泄,而是要写出一个观点,或者解决事情的办法。

另外,韩愈不喜欢辞藻堆砌,文章只要通顺就可以了,没必要搞什么花里胡哨的词汇。

袁仲谦让毛泽东学习韩愈,其实就是让他改变文风,用朴实通顺的文章表达观点或解决问题。

换句话说,写文章要有用。

毛泽东没办法,只能按照袁仲谦的要求揣摩韩愈,从用词、章句、背景到核心思想,毛泽东一篇一篇的抠,直到把韩愈的文章都吃透才过关。

这个过程很艰苦,没有刻苦和悟性根本坚持不下来,但毛泽东却特别感激袁仲谦,多年后他和斯诺说:

“多亏袁大胡子,今天我在必要时,依然能够写出一篇过得去的文言文。”

就这样,毛泽东先学梁启超,再学韩愈,融古今两大高手的风格为一炉,再加上日后波澜壮阔的革命经历,又把自己的感悟和气质带入文章,终于形成一种梁启超为表、韩愈为里、个人风格极强的文风。

整个20世纪,毛泽东的文章水平起码能进前三甲。

此后多年,他遇到事情就写文章,告诉大家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应该用什么办法解决,中国革命成功,三分之一的军功章属于毛泽东的文章。

而且他还经常教别人怎么写文章,苦口婆心地说了很多方法,希望所有人都能和他一样写好文章。

那么毛泽东是怎么写文章的呢?

其实也有方法。

二、

好文章要说人话。

毛泽东特别讨厌不说人话的官样文章,甚至连稍微有点秀文采的宣传标语,也要揪出来臭骂一顿。

在延安的时候,有些知识分子在城墙上写了一个标语——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日胜利。

这个标语简洁干练,没毛病。

但问题就是有些秀文采。

那些知识分子在写标语的时候,专门把“工”字加了两笔,看起来像是“互”字,还把“人”字多加三撇,具体像什么字,我也不认识。

走过城墙的农民看到标语,感觉其他几个字都认识,可是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却琢磨不出来。

1942年2月,延安干部坐在一起开会,毛泽东把这件事单独揪出来批评:

“你们写标语是给农民看的,但是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根本看不懂那两个字,你们秀文采是给鬼看啊。”

如果农民看不懂的话,写标语有什么意义?

而农民是中国人数最多的群体,要想让农民看懂,一定要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平时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最好是用口语说人话。

最后毛泽东告诉知识分子,写文章要站在读者的立场,要让他们能看懂听明白,千万不要对牛弹琴。

“拜托你们啦,做个人吧。”

毛泽东写文章就特别口语化的,不管读哪篇文章,都像和你面对面聊天一样,让你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把文章里的知识消化了。

唯有接地气说人话,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这也不是毛泽东的独家观点,事实上,但凡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大师,都是说人话的高手。

比如白居易的诗流传很广,直到现在我们都喜欢读,最重要的原因是容易读懂,为了让自己的诗通俗一点,白居易每次写完诗都读给老太太听。

只有老太太听明白了,白居易才发表出去。

金庸小说遍布世界,号称凡有华人处皆有金书,除了书里的家国情怀和武林秘籍,最大的优点也是通俗。

他的小说里没有生僻词,更不会秀文采,只有平淡的语言讲出朴实的故事。

只要你翻开第一页,便会不自主的跟着金庸走下去,犹如浩荡黄河缓缓东流,两岸的风景应接不暇,等到风景结束便是波涛大海。

这才是文学的最高境界。

当然,毛泽东写政论文居多,毕竟和写小说不一样,所以他在通俗之外,还要讲究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把论点抛出去,然后慢慢解释。

这样可以在文章开头,就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看到论点就会想:“为什么这样呢,等我看完再来喷你。”

等读者看完之后才发现,毛泽东说的太对了,点个赞吧。

说人话+论点先行的方法,让毛泽东的文章拥有极大威力,他曾经写了一篇夜校招生广告,我贴上来给大家感受一下:

列位大家来听我说句白话。列位最不便宜的是什么?大家晓得吗?就是俗语说的,进了写不得,写了认不得,有数算不得。都是个人,照这样看起来,岂不是同木石一样?所以,大家要求点知识,写得几个字,认得几个字,算得几笔数,方才是便宜的......如今有个最好的法子,就是我们第一师范办了一个夜学......讲义归我们发给,并不要钱。快快来报名,莫再耽搁。

这篇短文劈头盖脸就抓住重点:你们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吗?

不知道不要紧,我来告诉你。

巴拉巴拉一大通,最后说出自己的目的,我们办了一所夜校,不收任何费用,还不赶紧来报名?

不仅在开头结尾都抓住读者的心,而且整篇文章的风格,特别像村头大爷敲锣打鼓的吆喝,太接地气了。

但是工人农民就喜欢这样的。

这种文章怎么可能没有生命力。

三、

说人话只是一篇文章的基本功,想写好一篇文章,还需要点技巧。

毛泽东写文章,一般会用到这么几个技巧。

首先是有画面感。

大家在看电影电视的时候,基本不需要思考,眼前的画面就可以直接印射在脑海里,形成一种直观的感受。

但文字是很枯燥的,可能读几百字就要思考一段时间,没想明白还得翻回去重新读一遍,这就抬高了读文字的门槛。

所以高手写文章,一定会刻意营造画面感,让读者在读到文字的时候,脑海中瞬间浮现出画面,达到和电影电视一样的效果。

我们来看毛泽东是怎么处理的。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有一段劣绅和农民的对话:

在农会的威力之下,土豪劣绅头等的跑到上海,二等的跑到汉口,三等的跑到长沙,四等的跑到县城,五等以下则在乡里向农会投降。

“我出十块钱,请你们准我进农民协会。”小劣绅说。

“嘻,谁要你的臭钱。”农民这样回答。

当你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脑海中是不是出现劣绅和农民的画面,尤其是“嘻”字,把农民翻身做主人的兴奋劲都说出来了,用的极好。

《反对党八股》里也有类似的文字:

“说理的首先一个方法,就是重重地给患病者一个刺激,向他们大喝一声,说‘你有病啊’,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然后好好地叫他们治疗。”

好一个“你有病啊”,读到这里的时候,你会感觉耳边瞬间响起这个声音,然后达到极强的感官刺激。

这就是毛泽东营造出来的画面感。

其次是有趣味。

我说的趣味不是恶搞,也不是现在流行的幽默搞笑,而是在文章中加入一些金句,让你读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感觉精神一振,或者会心一笑。

而这些金句,往往是文章段落的内容提炼。

还是《反对党八股》里的内容。

他批评完知识分子的臭毛病之后,又批评起其他同志的毛病,说他们成天提倡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但是这些人志大才疏眼高手低,成天说各种化,却没有正儿八经的和老百姓一起行动。

于是,毛泽东提炼了一个金句:“先生,请你化一下给我看。”

读到这段文字,再想想现实的事,你是不是会心一笑?

这就是趣味。

毛泽东造梗的能力,一点都不输给段子手。他要是生在21世纪,照样是风靡网络的红人,那些所谓的大V都弱爆了。

最后是有节奏感。

文章和音乐、电影一样,不可能从头到尾平铺直叙,哪怕文艺片都要加点接吻镜头呢,要不然就太没劲了。

凡是艺术都要张弛有度,紧凑一段就要松缓下来,让大家歇一歇,等大家歇够了再来一段紧张激烈的情节,刺激读者和观众的神经。

这样一层一层的走下来,大家不仅能持续看完,而且看完后还会有一种疲惫的满足感。

其中的关键就是节奏。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毛泽东在开头写了回到湖南的见闻,平平无奇波澜不惊,暂时还看不出什么水平。

但是仅仅300字之后,毛泽东就加快节奏,掀起一篇文章的小高潮:

“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蒋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

写完短短百余字,紧接着又是长篇大论的叙述。

这一小段文字,作用就是营造节奏感,让你读的时候振奋一下,然后继续跟着毛泽东的引导向下走。

经过大段叙述评论,毛泽东又来带节奏了: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

说完这段话,毛泽东接着讲故事。

如果把文章比作黄河,那么这两段节奏紧张的文字,就是声闻十里的壶口瀑布。

唯有缓急相间,才显错落有致。

唯有平缓和激烈并存,方才恩怨分明。

这就是节奏感。

太史公也特别善于把握节奏感。

他在《项羽本纪》里,长篇大段写项羽起兵之前的事情,甚至连杀宋义都交代的明明白白,但这是叙事,不写清楚读者不明白。

直到巨鹿之战,太史公画风陡变。

他没有写项羽的详细作战过程,而是用几个短语一笔带过: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

看看太史公用的短语,一股金戈铁马大军纵横的气势扑面而来,等到把读者的精神吊起来以后,他又开始详细叙述项羽分封诸侯、和刘邦争天下。

所以说,高手都是相通的。

四、

写文章到底要做什么呢?

毛泽东的答案是有用。

他直接继承了韩愈的“文以载道”,只要提起笔来,一定要在文章里分析一件事情,并且给出解决办法。

如果不了解事情又没有解决办法,毛泽东宁愿不写文章。

在他看来,文人墨客的无病呻吟都是信息垃圾,除了浪费大家的时间,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白居易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现实生活如此艰难,大家都挺忙的,文科生的使命就是表达现实解决问题,要是成天无病呻吟,相当于理科生不专注技术而是吹牛逼,有个毛用啊。

但是想写有用的文章太难了,不是每个人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毛泽东告诉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是的,想写有用的好文章,一定要踏踏实实的调查研究,只有真正了解现实社会,才能发现到底有什么问题。

等发现问题以后,再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尽量得到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下一步,便是分析问题和资料。

比如某个问题的起因是什么,为什么恶化成这个鬼样子、当事人希望如何解决、旁观者觉得应该怎么解决。

如此详细阅读资料,一旦读熟读透,便会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发现资料中的内在逻辑,最后会得到一个结论:“我认为某个问题是怎样的。”

这样一套流程下来,一篇文章就基本成型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话加上各种技巧,把某个问题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千万不要照搬资料,千万不要掉书袋。

毛泽东的文章都是这么来的。

正因为下的功夫深,才能表达现实解决问题,才能征服大多数人,才能传于后世。

那些无病呻吟的鸡汤文章,热度只有三分钟罢了,大家也就看个新鲜。

用杜甫的话说: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五、

前面说的都是技巧,只要多琢磨多练习,大部分人都能写一手好文章,但这远远不是写文章的核心能力。

真正让一篇文章发光的是思想深度。

你看毛泽东的文章,随便翻开一篇都有很深的思想境界,只不过是他用白话写出来,让你能看懂而已。

只要他稍微隐晦一点,没点思想的人根本看不明白。

这才是毛泽东文章的精髓。

那么思想深度可以学习吗?不好意思,这个真的学不来,哪怕是毛泽东面对面和你说,也不可能把他的思想灌输给你。

因为你没有他的阅历,他说的每句话都是经验,但你未必能感同身受。

只有经历过社会的锤炼,你才能知道,毛泽东文章里的思想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的。

我们想让思想有深度,只有一条路:

多读书、多思考、多和人交往、多见识世界、多感受社会的炎凉冷暖,并且从这些事情里感悟到一些东西。

而你每次感悟到的东西,都是储存在大脑里的经验值,日积月累,你的经验值终究会突破一个零界点,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想明白了。

再回首,天高云阔。

这个时候再去写文章,往往能旁征博引一气呵成,对于那些技术流的文人来说,属于降维打击。

所以......毛泽东在重庆发表了《沁园春 · 雪》,蒋介石面子上挂不住,逼问周围的文人:“娘希匹,你们怎么写不出来。”

文人们也恨得牙痒痒,怼蒋介石:“人家都是自己写的。”

写不出来,说明脑子里的货不够。

归根到底,文章的功夫啊,都在文章外。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