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标卷范文

上海高考作文题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要求部分。材料部分又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论题限定,如“世界上有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二是写作指向,如“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无能为力”。

上海卷
1
高考真题

世界上有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无能为力。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 800 字。

2
名师解读

【命题解码】

这道作文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2020 年非同寻常,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重大,命题人没有回避这一热点,也没有规避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不过,命题人没有引导考生对医生们崇高的职业道德进行赞颂,没有引导考生对无数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行赞扬,也没有引导考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思考,而是引导考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对人在认识自然与社会、改造自然与社会中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反思。本次论题源于对疫情的思考,又不止于此。

此次作文主题宏大,又充满思辨理性。像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疫情都将改变人类方向与进程一样,2020 年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转折点。此次疫情突如其来,难以预料,但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疫情很快被阻断。此前此后,有着两次转折,疫情到来是个转折,疫情阻断又是个转折。一前一后的转折中, 人在其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这就要求考生对“人在改变自然与社会中的能动性”做辩证思考。作文题中“是”“否”两词就给了考生足够的思辨空间, “是”可以,“否”也可以;“是”中有“否”可以,“否”中有“是”也可以。对于这道作文题目,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上海高考作文有哲学化、生活化倾向。

事物在反复出现时,就会定型化,即在一个时间段形成自己的固定模式与特点。从论题的来源来看,上海高考作文 2016 年、2017 年、2018 年选取生活现象引发考生做一种“从事到理”的思辨,对生活现象进行理性思考。而从 2019 年开始直接选取哲学话题引发考生做一种“从理到事”的思辨,围绕某一理论观点来剖析生活现象。

2019 年的秋考作文题“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一句,就是要求考生展开哲学认识论的思辨。考生可以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构思本次作文,如运用“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理论剖析中国音乐以及中国文化,从而树立文化自信。

面对 2020 年的春考作文题“有人说,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时,考生可以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理论建立文章的主体构架:客体是认识的基础,没有客体即没有对象,就不存在认识,所形成的看法是虚无的;没有人的能动反映,没有赋予看法的事实,不能叫作客体,没有任何价值。

针对 2020年的高考作文题“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无能为力”,考生可以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是客观的、能动的和社会的活动”理论来展开论述。世上事物的发展离不人的力量,在人类的实践之中事物才能不断发展;但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实践是一个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能动的历史过程。

这三道作文题直接来自哲学中的论题,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考生可以借助哲学理论来建构论述框架,但论述的前提不能随意拈取,必须针对当下时事与国计民生的热点,理论联系实践,把具体抽象化,对特殊现象做普遍理性思考。

本次高考作文如何审题与立意。

上海高考作文题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要求部分。材料部分又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论题限定,如“世界上有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二是写作指向,如“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无能为力”。

审题时,首先要关注写作指向的内容,它指引着写作方向,方向错了, 作文就跑题了。“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无能为力”,这是一种已概括的指向,考生论述的主题就在于此。而“是”“否”两词指明观点的两面性,考生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还可以辩证看待,说出道理就行。

这里的转折可以是当下突然来袭的疫情,也可以是历史长河中甲午战争的失败、辛亥革命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的实行等等。论述时要具体问题具体论述,不能偏离限定的论题“重要的转折”“意想不到”,也不能否定这个前提的合理性。

第二句中“这”一词联结前后两个句子,“这”就是指“转折”的“发生”,“事物发展进程”就是指“转折”类事情的发生发展。所以,前后两句紧密相连,并相互贯通。本次论述的主题就是人对于历史中“转折”性事件的进程能动主导还是被动接受。

“转折”性的事件可以是消极方面的,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疫情来袭”“华为遭指控”等;也可以是积极方面的,如“南昌起义”“重庆谈判”“疫情控制”等。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说,世上的事情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重要的转折类的事件更是如此。人在推动事物发展进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但事物是客观存在,有着自身的规则,所以说事物的进程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但人类要充分认识事物规律,积极尊重客观规律。

【审题误区】

对“转折”的理解有偏差。“转折”,是个中性词,既可以是事物向坏的方向发展,也可以是向好的方面发展。而有的考生把“转折”理解成贬义词——事物向坏的方面发展,或者狭隘地理解为逆境。

把作文题的语意中心理解成“转折”。 “世界上有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无能为力。”这句的语意中心在后一个分句子中,而有的考生避开不谈“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无能为力”,却全文讨论“转折”为什么令人意想不到。

否定前一个分句中的“意想不到”。“世界上有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是前提句,由它而推测后一个分句,语意在于对第二个分句做出判断,并请给出理由。前提句是不可否定的,而有的考生否定了这个前提,说众多转折是可以预料,进而谈如何预测,这就偏离了写作中心。

跳过对第二个分句做判断和对原因的追问。“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无能为力”暗示着两个任务:对问题做出“是”或“否”的选择,并给出理由。而有的考生跳过了这两个任务, 直接给出“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有能为力”的回答,从而确立“厚积薄发、细节决定成败、坚持”等论述中心,导致偏离写作中心。

从理由衍生出新的结论。有的考生在回答“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有能为力”,并给出理由“人有主观能动性”之后却没有止步,进一步衍生出结论“所以人是自由的”,同理 “人要尊重客观规律”,所以“人又是不自由的”。即以原话题立论的原因作为前提又推出一个新的结论,进而论述这个结论,这就出现了“自由与不自由、偶然中有必然、事物具有两面性”等立意,导致偏离了最初的立论。

观点绝对化。针对“有能为力”或“无能为力”,有的考生看问题绝对化,或者是 “人定胜天”的绝对自信,或者是“无能为力”“人很渺小”的悲观失望,不能客观辩证地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

(命题解读:林启华)

3
标卷范文

“有”能为力与措手不及

在大多数人的认识中,个人的力量在应对诸如自然变化这样强大的力量时通常显得措手不及,其实对于在生活中发生的种种变化我们并非完全无能为力。但正如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所说:“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由此可见,尽管转折难以预料,但在很大程度上,事物的进程仍会受到人的影响。

有人说,我命由天不由我。诚然,个人的力量目前为止还无法凌驾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之上,这也直接导致了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所控制的重大转折的发生。在这样来势凶猛的转折面前,人类可能会措手不及,但是人类意识能对客观世界做出反应,通过发挥自我能动性,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从而在人类能力范围内对转折施加影响。在 2019 年四川宜宾地震发生时,尽管人类不具有阻止地震发生的能力,但我们通过技术预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伤亡,这正是人类力量对转折的影响。

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人具有自我能动性。动物之于自然,只知道索取和利用,而人则能改变与适应自然。面对食物的匮乏,人类创造了农耕技术;面对洪水的泛滥,人类开挖河道,修建水利设施;面对高山激流,人类遇山开路,遇水搭桥。这种面对难以阻止的转折时进行的修正和改变, 也使得人类在面对转变时并非无能为力。

在面对转折时,若是毫无准备,便只能随波逐流。而如果能在转折到来前便进行准备,提前规划,便能更好地应对转折。这是人类能够应对转折的必要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正因如此,人类在面对转折时才拥有了应对之力。

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我们就应当做出改变,以此适应可能随时到来的重大转变。松鼠会在树洞中囤积树果,以此适应冬天食物的缺乏;斑马会在干季到来前进行迁移,以此适应水分的减少;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更应该关注生活中的细微事物,不放过任何一次改变和强化的机会。只要我们做足了准备,就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更好地面对意想不到的转折。

转折的发生或许难以预测,转折的后果或许代价沉重,但是当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开始,提前规划,逐渐强化自己时,我们便会发现即使是意料之外的转折,我们也能有一战之力,不至于被转变打击得一蹶不振,从而对其做出自己的改变,掌握自己的命运。

【名师点评】

本文立意切合材料,“措手不及”扣着“转折”“意想不到”,“‘有’能为力”扣着“是否”“无能为力”。“措手不及”与“‘有’能为力”相互对照,角度巧妙,立意深刻。“‘有’能为力”在先,突出文章重心:意想不到的转折往往令人们措手不及,但人们总是“有”能为力。

本文材料丰富,视野开阔。作者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课文中“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事理来阐述观点。既能联系现实, 又能放眼历史,用现实与历史论述在“转折”中人的主观能动性。

本文论述有层次,先肯定人无法凌驾于客观规律,接着证明人的主观能动性,再提出应对“转折”要“提前规划”,层层推进,结构完整。

本文存在两点不足之处,一是对“转折”的阐述单一,只理解为负面事件;二是语言还不够简练,一些语句重复表达。

(点评教师:林启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