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丽人行》赏析
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前,以杨氏兄姐妹为题材的诗就已经不少,但都没有杜甫这首深刻。本诗通篇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正如前人所说的,达到了“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

杜甫《兵车行》赏析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杜甫《秋兴八首》赏析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解读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民国才女林徽因最脍炙人口的诗歌,其诗一经发表便获得了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在当时的作家群中,也获得了众多男性的认可。其诗无论是从意象的选择、情感的表达、结构的完整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成为许多诗歌创…

戴望舒诗歌《雨巷》原文
戴望舒(1905~1950),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因诗作《雨巷》一度被人称为“雨巷诗人”。

《寒窑赋|破窑赋》原文+译文
《破窑赋》又名《寒窑赋》、《劝世章》。透出的是人生命运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的思想,文章以自己从凄惨到富贵的经历,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经历的各种命运和磨难,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明这世界人生命运的起起落落。

徐志摩现代诗《再别康桥》欣赏
《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司马相如《上林赋》原文、注释和译文及赏析
《上林赋》是《子虚赋》的姊妹篇。据《史记》记载,《子虚赋》写于梁孝王门下,《上林赋》写于武帝朝廷之上,是司马相如最著名的作品。《上林赋》以夸耀的笔调描写了汉天子上林苑的壮丽及汉天子游猎的盛大规模,歌颂了统一王朝的声威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