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墩”让人想到敦厚可爱的邻家小孩,也象征着纯洁与力量;而“容”表示“包容”,“融”代表“暖融融”,体现残奥会的精神。
嗯?
这又是什么拼写规则?


古汉语的注音方法,即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这种方法叫做“直音”;


反切的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民国时期,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了汉语注音符号,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颁行。

16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为了在中国传教,利玛窦开始学习汉语,他第一次用拉丁字母标注汉字读音。
17世纪初,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注音所用的方案是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修改的。


1867年,英国大使馆秘书威妥玛(Thomas F. Wade)出版了北京语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


✔ 茅台:Mou-tai
✔ 中华:Chung-hwa
还有一些历史名人的英文拼写方式也采用了威妥玛拼音,比如:
✔ 孙中山:Sun Yat-sen
✔ 毛泽东:Mao Tse-tung
✔ 蒋介石:Chiang Kai-shek
✔ 宋庆龄:Soong Ching-ling
✔ 宋美龄:Soong May-Iing
1906年在上海举行的“帝国邮电联席会议”上,为了适合打电报的需要,会议决定不采用任何附加符号(例如送气符号等),形成了“邮政式拼音”(Postal Spelling System)。
这次会议也对中国地名的拉丁字母拼写法进行了统一和规范。

✔ 北京:Peking
✔ 南京:Nanking
✔ 哈尔滨:Harbin
✔ 青岛:Tsingtao
✔ 苏州:Soochow
★ 音调号不使用附加符号与音调号
★ Chi、ch'i、hsi(ㄐ、ㄑ、ㄒ;汉语拼音中作ji、qi、xi)以tsi、tsi、si 或 ki、ki、hi表示,视其尖团音差别而定,例如:
✔ Peking(北京;威妥玛拼音:Pei-ching)
✔ Tientsin(天津;威妥玛拼音:T'ien-chin)
✔ Tsinan(济南;威妥玛拼音:Chi-nan)
★ 威妥玛拼音的u在邮政式拼音是w,除非u在该音节里系唯一元音:
✔ Ankwo(安国;威妥玛拼音:An-kuo)
✔ Chinchow(锦州;威妥玛拼音:Chin-chou)
✔ Soochow(苏州;威妥玛拼音:Suchou)
★ 广东、广西及福建的地名拼法以当地方言如客家话、粤语、闽语等为准:
✔ Amoy(厦门;威妥玛拼音:Hsia-mên)
✔ Swatow(汕头;威妥玛拼音:Shan-t'ou)
✔ Quemoy(金门;威妥玛拼音:Chin-mên)
✔ Zayton(刺桐/泉州市)
★ 普及拼法如通商口岸的西洋名字得以保留:
✔ Canton(广州;威妥玛拼音:Kuang-c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