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网 努力学习网

小初学生提升英文写作逻辑第一步:掌握“因果”

培养小初学生逻辑能力,尤其是写作中的逻辑表达能力,有个很好的切入点是连接词(词组),也就是英语课里说的 transition 。 However 表“但是”,它是转折逻辑。 By contrast 表“与此相对”,它是反差逻辑。 在学霸山丘的国际学校 Junior 学术写作专栏文章里,我安排了一类固定选题:通过 transition 讲透写作表达中的逻辑 。 今天我们来学第一种常见的写作逻辑。请大家先看一道篇幅很短的选择题,为了便于大家阅读,我提供本题题干的中文简化版。 句一:数字艺术家用「轮廓建模法」来制作视频游戏中的三维角色。这些方法用软件处理数以千计的几何形状。 句二:___________,使用「轮廓建模法」比使用「表面建模法」更经济实惠,因为后者需要更强大的处理器来处理数以百万计的几何形状。 空格处应该填入哪个连接词(组),能让两个句子之间的过渡更有逻辑? (A) Instead, (B) Specifically, (C) As such, (D) For example, 这题很多学生会错选 A 或 B ,但正确答案选 C 。 As such 的意思是“所以”,它表因果逻辑。 那我们要弄清楚,原文表达了怎样的一种因果逻辑。 原文第一句讲到了一种建模方法,原文第二句介绍了另一种建模方法。 我们完成同一个任务,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比如,我要求自己每天都吃一个西红柿。 我可以选择拿洗洁精冲洗西红柿,然后直接吃掉,这是一种吃的方法。 我也可以起锅烧水,煮个西红柿汤,然后吃掉,这是另一种吃法。 从成本上说,第一种吃法显然比第二种更经济实惠。 那么,不同的方法(因)--> 不同的成本(果)。 图片 是“因为”我选择了吃法一,“所以”我才承担了吃法一对应的成本。 同理,也是“因为”我选择了吃法二,“所以”我才承担了吃法二对应的成本。 这样的因果逻辑,是说得通的,是很自然的。因为所以,科学道理。 本文题目提到的两种方法,区别在这里主要是要处理的几何形状的数量,方法一要处理的规模是数以千计,而方法二要处理的规模是数以百万计。 所以,说 as such ,方法一比方法二更实惠,是非常有逻辑的表达。 在今天的讨论中,我们触及到了因果逻辑的基础,在本系列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借助哲学家休谟的思想,深入理解何为因果。 小萨老师 学霸山丘

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