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之淮海战役最后收官深度解析:席卷陈官庄,一战定乾坤!

1948年12月5日,淮海战场上出现了一种让世界震惊的态势: 中国共产党中原和华东两个野战军将国民党最精锐的两个重兵集团,分别包围在两个狭窄的地域之内。

让人震惊的不仅仅是旷古未有的战役规模。

作者:逸峰角度

序言 :

1948年12月5日,淮海战场上出现了一种让世界震惊的态势: 中国共产党中原和华东两个野战军将国民党最精锐的两个重兵集团,分别包围在两个狭窄的地域之内。

让人震惊的不仅仅是旷古未有的战役规模。

孙子兵法有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意思是,用兵的原则,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分割敌人;有与敌相等的兵力要设法击败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退却,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决战。

因此,让世界军史专家所无法理解的是,作为包围方的解放军,与被包围方的国民党军相比,人数并不占多大优势,武器装备与国民党军相比,甚至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两个包围圈距离并不是很远,两地相距只有六十公里。包围圈内的阵地核心的地名,在此之前默默无闻,自此之后名闻天下。

这两个地方一个叫双堆集,一个叫陈官庄。

双堆集一边是以共产党中原野战军为主,围着国民党从华中“剿总”前来徐州战场增援的第十二兵团;陈官庄一边则是共产党华东野战军围着徐州“剿总”副司令长官杜聿明率领的三个兵团。

由黄维率领的第十二兵团是以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第十八军为骨干而组成的,全美械装备的四个军加一个快速纵队,总共十二万人。

杜聿明率领的是邱清泉的第二兵团、李弥的第十三兵团和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约三十万人。其中第二兵团中,含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全美械整编第五军。

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最精锐的主力尽在于此。

解放军能否将包围圈内的国民党军吃掉让人担心不说,且在两个包围圈的边缘,还有两个国民党兵团(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游弋在外,攻击接应黄维兵团。随时可能突破一处后,与包围圈内的国民党军抱团合流。

任何其中两股合流,将形成一个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战场形势随时可能反转。

这是整个战场形势最关键的时刻,也是交战两军态势最微妙的时刻。甚至可以说,这也是决定国、共两党命运最生死攸关的时刻。

处于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这个时刻,是决战中的决战。

一,意料之外 :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是最大且最具有决定性的一场战役,其规模之大、变化之多古今罕有,也是决定国、共两党命运的战略决战。

然而,这场战役之初,国、共两党的领袖都没有想到,这场战役会打到这么大规模,会打出这样的结果。

先说国民党方面。徐州“剿总”下辖邱清泉第二兵团、黄百韬第七兵团、李弥第十三兵团、孙元良第十六兵团以及1、3、4、9四个绥靖区部队,总兵力已达68万人,是国民党四大“剿总”中人数最多,装备最精良,实力最强悍的武装力量。

后来加入淮海战场的黄维第十二兵团,当时是属于白崇禧的华中“剿总”所统辖。国民党东北“剿总”下辖廖耀湘第九兵团覆灭后,十二万人的第十二兵团成了国民党所有兵团中,最大、最为精锐的全美械兵团。

蒋介石和国民党国防部在济南战役之后,重提前任国防部长白崇禧“守江必守淮”的战略规划。(详情见本文作者《血沃双堆集—淮海战役规模正式升级的第二阶段,才是决战中的决战》)

徐州处于无险可守的中原地带,自古以来就有“四战之地”之称。“守江必守淮”就是意图放弃徐州,全面退守淮河确保长江防线,以拱卫南京的战略。

从军事角度上看,是符合当时战场实际态势的。

但国民党内部以现任国防部长何应钦,和参谋总长顾祝同为首的一些高级将领却主张固守徐州。“守淮”和“守徐”双方争论不休,最终搞出一个变了形的“守江必守淮”计划。

一是全面退守淮河南岸;二是集中兵力于徐州至蚌埠间的津浦路两侧,寻机决战。国防部最终决定执行第二种方案,号称“徐蚌会战”。

看似依托津浦路进退自如的计划,实则形成无任何阵地工事可依托的鼠头蛇尾、到处挨打的态势。但即便是这样一个计划,也没有尽快得以实施。

随着战役的不断变化和层层加码,迫使蒋介石变本加厉,调集了国民党最大、也是最后的一支战略兵团第十二兵团加入淮海战场,可谓孤注一掷。

这个最大的变化和决定性因素,就是刘伯承指挥中原野战军拿下宿县,彻底孤立了徐州国民党全部主力,截断了其南撤道路,迫使蒋介石不得不进行战略决战。

后黄百韬被华野全歼于碾庄圩,孤军深入的黄维兵团被中原野战军围在双堆集后,蒋介石又命令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从蚌埠出发前去救援。就连他的儿子蒋纬国也亲率战车部队,加入了解救黄维兵团的行列。

国民党军在华中的黄维兵团加入徐州战场后,兵力达八十万之众,跟共产党军队六十万军队相比,无论从装备到人数都处于绝对优势。

而从整个战场态势去看,国民党军却处处被动,先是由于调配失当,导致黄百韬兵团被围,蒋介石急命杜聿明率邱、李兵团和黄维兵团去解围接应。

华东野战军围点阻援,全歼黄百韬兵团后,黄维兵团又被中原野战军包围,蒋介石又命令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和放弃徐州的杜聿明率邱、李、孙兵团去接应解围。

等到杜聿明集团被华东野战军包围以后,华中白崇禧拒不出兵,蒋介石终于无兵可调,只能坐待三路大军中,能有其中两路可以汇合抱团后,从而扭转战局。

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后,完成全国战略性的攻防转换之后,国民党便处处被动,蒋介石东调西转,处于不断的调兵救援之中。

而中国共产党方面,早已摸清国民党军的路数,把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处、拉散拉长敌人后分割包围,再围点打援的运动战运用的淋漓尽致。

然而对于淮海战役,从最高决策层到战役发起者,也从来没有想到这场原本准备打歼灭战的战役,会打到如此巨大的规模、会打成战略决战。

因为毛泽东所设想的胜利之路,原本是另外一条。

二,布局淮海 :

淮海战役的起因,是从粟裕向中央军委一次建议开始的,这次建议,改变了军委已经形成的战略性决议。

1948年4月,转战陕北后到达河北的毛泽东,正在策划布局辽沈战役,命令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线,夺取锦州、山海关、唐山一线。占领锦州,就相当于“关门打狗”,封闭了从东北到华北的大门。

另外在中原战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由守转攻,战场已经从华北前移到了中原。

另一次战略跃进已经开始计划实施。

毛泽东计划从现有的华东野战军中,分出三个纵队组成“东南野战军”,由粟裕率领南下渡过长江,插到敌人后方核心地区,建立根据地,把敌人战线拉长,将敌人重兵集团分散开来,然后集中优势兵力陆续加以歼灭。

“变中原为华北,变江南为中原”。

战略目的是进一步把战场引入长江以南的国民党统治核心地区再依次层层往敌占区推进,各个击破,直至全国解放。这是毛泽东解放战争战略思路的主线。

而粟裕此次经过近三个月的仔细考虑,他认为南下渡江属于无依托作战,没有根据地,且面临层层截杀围堵,整个过程中势必会损失一半以上部队。

况且分兵后,江北中原地区的兵力也会大大削弱而面临巨大危险。分兵后两个战场的歼敌困难会无限放大,与其这样,不如集中优势兵力在黄淮地区打大的歼灭战。

但更改中央军委已经形成的决议,无异于抗命。况且,创造过无数战略奇迹的毛泽东,不是一个能够轻易被说服的人。

在陈毅的鼓励下,忐忑不安的粟裕给中央军委发出了著名的“子养电”。

4月30日,在河北城南庄的中共书记处扩大会议上,粟裕“斗胆直陈”,打动了中央军委,打动了不会轻易被说服的毛泽东,同意了暂不过江、留在江北打大歼灭战。

而同意的只是“暂”不过江,言外之意你先打,视情况而定,打不好还是要继续执行军委决策南渡长江的。

为统筹兼顾两个野战军的配合,中央军委决定派陈毅去中原局,华野由粟裕独当一面。

随后的豫东战役,粟裕一战便完成了中央军委给他下达的歼敌数字,这才让毛泽东下了在江北打大歼灭战的决心。(详见本文作者另外一篇《粟裕的一次“抗命”,直接引发了中国战争史上一场旷古烁今的决战》)

1948年9月16日,为切断国民党军南北两线战略联系,使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毛泽东命令粟裕组织发起了济南战役。

激战正酣之际,粟裕的注意力已经不在济南。向中央军委建议正式发起淮海战役。

粟裕的建议,是南下出兵徐蚌线,攻占淮阴和淮安后,在两淮到海州(连云港)一带作战,这样不但可以让徐州一带国民党军退守长江,还可以将山东和苏北战场连成一片。

毛泽东同意了粟裕的建议,但强调“淮海战役第一作战、并且最主要作战是钳制邱、李兵团,歼灭位于徐州到海州中间的第一目标——黄百韬兵团”。

这就是军史界所称的“小淮海”。目的还是打歼灭战,而不是后来经过不断变化,逐渐演变成为规模空前、决定两党命运的战略决战之“大淮海”。

当国民党内部因“守淮”还是“守徐”争论不休的时候,此时的战场态势并不等他们做出最终决定。

中原野战军一系列的“神走位”,从战略高度有力推动了淮海战役的发展升级。

先是拿下洛阳,既切断中原与西北战场的联系,孤立了胡宗南集团,又使华北和中原根据地连成一片,为这场规模空前的大战提供了坚实的后方依托。

紧接着又发动襄樊之战拿下襄阳,以后在淮海战役最关键时刻,牵制了白崇禧的华中“剿总”无法分兵援助徐州战场。

然后由刘伯承率两个纵队牵制华中“剿总”黄维、张淦两个兵团在桐柏地区周旋。

由陈毅、邓小平率主力攻占郑州、复夺开封,然后进入了徐州战场,吸引邱、李兵团,配合华东野战军南下歼灭黄百韬兵团的行动。此举意味着淮海战役开始逐渐升级。

陈、邓进入徐州战场,刘峙大惊,急忙命令徐州周围的国民党军陆续向徐州靠拢。黄百韬第七兵团也迅速从新安镇向徐州撤退。

1948年11月6日,粟裕提前两天下令华东野战军向黄百韬兵团发起攻击,淮海战役正式开始。三天后,把黄百韬兵团围在了离徐州只有五十公里的碾庄圩。(详情见本文作者《鏖战碾庄圩——粟裕最难缠的对手黄百韬,到死也解不开的三个心结》)

到了此时,毛泽东和粟裕还都无法预料,一旦战役发动将演变为何等规模。更没预料到,此战最终能将国民党最精锐的有生力量,在徐州一带一举歼灭。

三,从“小淮海”到“大淮海” :

黄百韬兵团被围时,国民党东北“剿总”已经灰飞烟灭,蒋介石急令正在葫芦岛指挥东进兵团撤退的杜聿明,回徐州解黄百韬之围。

黄百韬被围第二天的11月10日,在杜聿明回到徐州后的作战会议上,宣布了他的一个作战构想。

那就是让李弥兵团守徐州,以邱清泉兵团、孙元良兵团会合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向西采取“围魏救赵”之策攻击刘、陈、邓部,粟裕部必来救援,黄百韬之围可解。如若粟裕部不来救援,以强大兵力先吃掉相对弱小的刘、陈、邓部,然后回师向东击溃陈、粟部,解黄百韬之围。

但此计划受到刘峙等徐州众将的一致反对。反对也不是没有道理,往西南方向攻击刘邓再到碾庄圩需要七到十天的时间,他们都认为黄百韬兵团根本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

而让他们料所不及的事实是,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在被包围后,整整坚持了十三天。

杜聿明只好采取下策,于11月13日亲自领邱、李兵团直接东去攻击救援,受到了华野宋时轮第10纵队的顽强阻击。解放军“三大阻击战”中,九天时间的徐东阻击战打得历时最久、最为惨烈。

而在此期间,整个淮海战场态势,已经发生了惊人的改变。

11月15日,已经与陈、邓重新聚集的刘伯承,率中原野战军一举攻占宿县,切掉了徐州到蚌埠的津浦路段。对整个徐州之敌完成了战略上的包围,也就相当于切掉了整个中原地区国民党军南撤的道路。

这就不得不迫使蒋介石变本加厉,派出他最大的一个战略级兵团——华中的第十二兵团加入淮海战场。这时淮海战场上国民党兵力已经从68万增加到了80万。

共产党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以及地方军区齐聚徐州战场,部队总兵力也达到了60万。

这场规模旷古未有的战役越打越大,“小淮海”已正式升级为“大淮海”,成为决定两党命运的终极决战。

蒋介石牌已出尽,孤注一掷。

而对毛泽东来讲,全国战局形势大好,他乐观地估计:“再有一年时间,我们就可以将国民党统治彻底打倒。”

如今东北全境解放,毛泽东指示新华社、广播电台多发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地区祝捷庆功、练兵开会及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在沈阳活动的消息,以迷惑、麻痹傅作义集团。然后林彪的百万大军结束休整,准备隐密入关。

为了稳住傅作义,同时命令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停攻太原,华北军区第三兵团撤围归绥,准备包围张家口,切断傅作义集团西逃绥远的道路,吸引傅作义派兵西援。

然后,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和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出击北平至张家口一线,隔断北平与张家口的联系,以便抓住傅系部队,拖住蒋系部队,为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争取时间。

对于即将开展的平津战役的结果,毛泽东不是很担心,只要傅作义不跑就行。

但对于南线已经发展变化到战略决战的局面,毛泽东显然没有想到。对于刘伯承拿下宿县,跨出了战略上最关键的一步,毛泽东事后说:

战役发起以前,我们已估计到在第一阶段会消灭敌人十八个师。但对隔断徐、蚌,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那时我们尚不敢做这样的估计。对华中黄维兵团加入淮海战场,我们一直很担心。现在看来,蒋介石破釜沉舟,调集了他最大的一个战略集团,南线战略决战才显得这样非同小可。”

如今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战斗已经进入胶着状态,黄维兵团也加入了徐州战场。

中原、华东野战军面临着这一锅几乎不可能吃下的“夹生饭”。

如果不吃,前功尽弃不说,整个徐州、淮河到长江防线之敌将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巨无霸,一年时间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预言,就会变得遥遥无期。

战争进行到1948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显示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意志,以惊人的魄力和气概,投入了这场旷世大战。

1948年11月16日,粟裕围歼黄百韬兵团的碾庄圩正在硝烟火海,惊天动地之时,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致电华野、中野:

“成立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可能时,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

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

此时毛泽东和总前委常委的目光,早已不在徐东的碾庄圩,都不约而同地盯向了黄维兵团。可以说,粟裕在碾庄圩围歼黄百韬时,刘、陈、邓已经在着手围歼黄维兵团的计划了。

淮海战役总前委电告中央军委,认为歼灭黄百韬后,华东野战军如果不进行休整,接着打战斗力很强的邱清泉、李弥兵团“诚非易事”;同时,中野需要阻击黄维、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三个兵团,也相当困难。

如果华野续歼邱、李兵团陷入僵局,而中野又没有把握阻击敌三路重兵,整个战场就会陷入被动。因此,总前委向中央军委提出:“华野先放弃围歼邱、李兵团,转为阻击。中野伺机围歼孤军深入的黄维兵团”。

毛泽东在淮海战役即将进入第二阶段的时候,平津战役的筹划已经进入最后决策阶段。他回复淮海战役总前委:

“刘、陈、邓并告粟、陈、张:

(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三)情况紧急时,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必请示。”

同时命令粟裕、陈士榘、张震,至少派华野四个纵队参与加入歼灭黄维的作战。

下包围强敌的决心,对于刘、陈、邓来说,同样需要非凡的魄力和勇气。

四,决战中的决战 :

毛泽东曾说过:“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拖弱打瘦了,不得了啊!但从扭转了全国战局,实现了由守转攻的战略转折,将战场引向了国统区,从这个方面去看,了不得!”

一个“不得了”,一个“了不得”。尽显中原野战军的战略地位。

中野转战大别山,为扭转全国战局做出了牺牲,使当时为共产党全国最大的一支武装力量的中原野战军,从十二万锐减至五万,重武器也丧失殆尽。一年多过去,虽恢复到原有人数,但装备最好的纵队,也只有三门山炮。

而他们即将面对的国民党第十二兵团,虽也是十二万人,但重炮装备到营连,是拥有坦克和飞机掩护的全美械机械化兵团。

实力较弱的一方,要去包围并吃掉实力远远强于自己的敌人,但中野果断亮剑,又一次为顾全大局拿出了异于常人的魄力和拼死一战的牺牲精神。

在淮海战役这张大棋盘上,前后于此有着高度关联的洛阳、襄阳、宛东、宛西、郑州、开封和南阳,再到起决定性作用的宿县,到处都有刘、陈、邓中原野战军的布子。可以说哪里有需要出现有利于共产党战略态势的地方,中原野战军就会适时地出现在那里。

粟裕的华东野战军是淮海战役的绝对主力,但中原野战军是淮海战役的推手,在战略层面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48年11月22日,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被粟裕的华东野战军全歼,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

之后,援助黄百韬兵团无果的杜聿明命令李弥接替孙元良驻守徐州,邱清泉和孙元良兵团准备南下与黄维、李延年和刘汝明兵团聚歼中野,收复宿县,打通津浦路。

原本准备歼灭黄百韬兵团后,打邱、李兵团的华东野战军改变原定计划,主力向北阻击徐州方向邱清泉、孙元良兵团增援之敌,向南派三个纵队阻击并寻机歼灭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各一部,保证中野围歼黄维兵团。

在这段时间里,刘伯承在黄维兵团从蒙城到宿县路上的浍河两岸,设置口袋阵。黄维兵团到达浍河时,陈赓的四纵在南坪集与国民党第十八军展开激烈的阻击战,为其他布置口袋阵的纵队赢得了时间。

当四纵主动放弃阵地,十二兵团攻击进入刘伯承口袋阵的时候,黄维听说后方来路的蒙城被解放军占领,知道大事不好,急忙掉头时,中原野战军从四面八方发起了追击。

1948年11月25日下午4点,准备精良的黄维兵团,被围在了以双堆集为中心的东西不到十公里,南北不到五公里的狭长地区。

27日,黄维准备以飞机和坦克掩护,趁包围圈尚未稳固之时,四个军各取一个主力师齐头并进,大举突出包围圈。国民党58军110师师长廖运周自告奋勇,愿意带头打头阵率先突围。

谁知廖运周是老资格中共地下党员,在最关键的时候,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率军起义,瓦解了黄维兵团的突围不说,对其军心士气也给予了沉重打击。

即便是素有威望的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第十八军老军长、兵团副司令长官胡琏飞临了双堆集,也再无法改变第十二兵团插翅难飞的命运。(详情见本文作者《血沃双堆集—淮海战役规模正式升级的第二阶段,才是决战中的决战》)

但黄维此时并没有感到绝望,认为以第十二兵团精良的装备和强悍的战斗力,支持到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支援会合不成问题。因为,李延年兵团的最近,其先头部队曾推进到离双堆集只有四十公里的地方。

他一边安排以汽车为城墙构筑防守阵地,一边命令每天派三个团在强大的飞机、重炮和坦克掩护下,从离李、刘兵团最近的东南方进行突围,称之为“蹂躏战术”。

残酷的包围和反包围的激战开始了。

整个双堆集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由于装备上的差距,中野的攻击收效甚微,伤亡却非常惨重。双方都是拼尽全力,甚至都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极限。有时纯粹在比拼意志,谁能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才能取得胜利。战斗每天都处于白热化状态。

中野装备处于弱势,每天都是以巨大的意志力和拼死一搏的精神,使强大的黄维兵团不但没有突围成功的迹象,反而阵地越来越缩小,每一分钟都在恶化。

激战正酣之时,从徐州传来了一个让黄维几乎不敢相信的坏消息。

那就是蒋介石又要决定放弃徐州,杜聿明将率邱、李、孙兵团要绕开黄维兵团全面向蚌埠撤退。十二兵团须在双堆集牵制解放军主力,掩护杜聿明集团的左侧背。

原来,为了给这场决战增添砝码,蒋介石向他的政治宿敌白崇禧调兵被拒绝,连自己嫡系宋希濂兵团也被扣了下来。而平津地区傅作义的五十万大军实际上已经处于被林彪、聂荣臻的包围状态。

已经六十一岁、处于心力交瘁状态的蒋介石无兵可调,现在想起来“守江必守淮”了,毕竟长江防线还拱卫着南京。

11月28日,正在指挥邱清泉、孙元良兵团南下援救黄维的杜聿明来到南京,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大吃一惊。急忙劝告蒋介石:

“既然调兵如此困难,从徐州出来问题不大,但要放弃徐州,就不可恋战,要恋战就不可放弃徐州!

如果放弃徐州还要出来作战,就等于把徐州的三个兵团也置于无依托的危险之地。现在只有让黄维先固守牵制解放军,将徐州主力撤出后,经永城到蒙城、阜阳地区,以淮河为依托再向解放军攻击,才可以解救黄维。”

蒋介石当时表示同意。

但回到徐州安排撤退事宜的杜聿明心里明白,现在以什么样的方式解黄维兵团之围,都已经没有用了,能将邱、李、孙三个兵团、近三十万的徐州主力撤出就算万幸了。

五,大包围 :

12月1日,国民党徐州主力开始仓皇撤退。

当时的战略态势为,黄维兵团被中原野战军围的水泄不通、生死难料,徐蚌战场没有得到任何增援部队。从蚌埠方向援救黄维兵团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受到华东野战军从南、北两个方向的强力阻击而寸步难行。

徐蚌地区已经打成了不可开交的白热化程度。

华北方面,林彪的百万东北野战军已经到达平津地区。聂荣臻的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已经开始在张家口到北平之间,对傅作义嫡系三十五军展开了前后围堵,使傅作义无瑕南顾。

西南方面,由于刘伯承在淮海战役开始之前,就已经攻占了洛阳,隔断了西北到中原的联系。被彭德怀死死纠缠而动身不得的胡宗南集团根本没有能力加入徐蚌战场。

离徐蚌最近的中南方面,不排除因为国民党派系斗争,白崇禧要看蒋介石的笑话。最主要的也是刘伯承在这场战略决战之前,攻占了襄樊地区,等于在国民党核心地区的长江防线上订了一个楔子,让白崇禧如芒在背。

刘伯承攻占了宿县,使徐州一下子完全处于孤立状态,在侧翼无任何兵力进行有效保障的情况下撤退,杜聿明焦急的心态可想而知。

而共产党方面,早在两天前,毛泽东就致粟裕,对国民党主力可能会放弃徐州的行动做出了预测,判断敌人可能会从两淮、武汉和海州(连云港)三个方向逃跑。

粟裕再三思虑后认为,杜聿明集团从海州撤退,要受到船只和背海作战的限制,可能性不大;两淮地区河川纵横,不利于大兵团行动,可能性也不大;敌人只有沿津浦路西侧南下,地势开阔,道路平坦。最主要可以与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呼应会合,还可以有机会解救黄维兵团。

因此,华野主力应在徐州以南的津浦路两侧地带呈弧形部署,网开一面,诱使杜聿明集团离开坚固工事环绕的徐州城,将其包围在野外加以歼灭。

粟裕精准地预测到了杜聿明制订的大撤退路线,但要将装备精良的近三十万敌人围住,华野主力需要快速集结,显然从人数和时间上,都有巨大的困难。

而让杜聿明气愤并绝望的是,在他刚刚离开南京时,尽管一再强调机密性,但国民党保密局派来从事破坏的组织提前开始爆炸重要设施和物资,他到达时,转移银行钱款的事宜已经完毕。

所有部队和整个徐州城都知道了撤退的消息,城市瞬间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

杜聿明意识到,徐州主力不可能有秩序地撤退了,从一开始就变成了仓皇失措的逃跑。这个行动犹如城市搬家,随军的国民党机关人员和被裹挟的学校师生和市民达三十万之众,军队速度严重下降。

即便是这样,如果杜聿明全力撤退,华东野战军要将之包围,时间上还是严重不够用。

12月1日拂晓,杜聿明集团撤离了徐州,华东野战军开始没日没夜地采取多路、多梯队平行追击、围追和超越拦截的战法猛追猛打——这是淮海战役中,甚至是整个近现代战争中规模最大的追击和堵截作战。

一场巨大的包围和反包围在广大的地域胶着蔓延,广义上是解放军要包围国民党军,但在局部区域,也有国民党军包围住意图阻截而插入敌阵的小部分解放军。

华东野战军追击部队不顾敌人的总兵力大于自己,不顾体力严重透支和后勤供应无法跟上,追上尾巴的,咬着不放;插入敌人中间的,死缠烂打;追上敌人的,就手阻击,拼死不退。

撤退的国民党军中,李弥兵团跑的最快。原本掩护全军的第八军、第九军根本没有执行掩护任务,却率先跑到了最前面,12月2日,已经离开徐州百里以外。即便如此,陈赓的四纵昼夜急行军六十公里,硬是迎头堵住了第八军。

杜聿明到了一个叫孟集的地方,惊讶地发现,竟然遇到负有殿后任务的第九军。他生气地命令第九军掉头往回走继续执行掩护任务,回头后不久便与解放军缠在了一起,再也无法脱身了。

杜聿明集团在撤退过程中,兵力损失接近三万多人。好不容易走到这里,邱清泉的第五军毕竟是机械化部队,如果不顾一切地撤退,国民党军大部分徐州主力还是有可能走出困境的。

但历史没有如果。12月3日,杜聿明集团的命运,在孟集这个地方开始,陷入了再也无法自拔的境地。

孟集四周枪炮声此起彼伏,极度混乱。第五军一个师被解放军缠住,邱清泉不顾杜聿明的命令,下令第五军回去援救。正在杜聿明焦头烂额的时候,蒋介石的命令到了。

据空军报告,濉溪口之敌大部向永城流窜,弟仍然向永城方向前进。坐视黄兵团消灭,我们将要亡国灭种。望弟停止向永城前进,协同由蚌埠北进的李延年兵团南北夹击,以解黄兵团之围。”

原来国民党空军把濉溪口方面赶集的老百姓,当成解放军,一通狂轰滥炸后,以为包围黄维兵团的解放军损失惨重,正向永城方向溃逃,将此“重大军情”报告给了国防部。

蒋介石认为又有机可乘,遂空投了此命令。

杜聿明第一个念头就是不执行这个命令。在决定徐州撤退时,他就反复强调“要撤就不打,要打就不撤”的原则,现三十万大军离开了坚固的工事,再打无异于自蹈死地。

但不如此,万一部队在前往永城途中有重大损失,又没有执行营救黄维兵团的命令,他将要承担整个徐蚌会战失败的责任。

“战亦死,不战亦死”,国民党徐州主力在杜聿明的踌躇中,停了一天。

而这一停,是致命的。

杜聿明通知各兵团司令官开会,听到这个命令,指挥官们都面面相觑,惊慌而诧异。只有邱清泉认为可以打,并自告奋勇担当主攻前锋。

杜聿明请大家再把命令看一遍:“我们敢于负责就走,不敢负责就打。这是大军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以不慎重。”

话里话外的倾向性已经非常明显。但这些高级指挥官们认为蒋介石命令中,口气之重前所未有,还是照办的好。

杜聿明只好调整部署,下令以第二兵团为主攻,第十三、十六兵团侧翼掩护,往濉溪口方向攻击前进……。

12月4日,距离包围黄维兵团的双堆集西北方向六十公里一带,另一个更大的包围圈已经形成。

粟裕、陈士榘、张震电报淮海战役总前委及中央军委:

“杜聿明集团三个兵团、十个军、二十五个师以及特种部队与正规军等近二十多万人,已被包围在了永城东北的李石林、青龙集陈官庄一带地区。”

六,猛烈进攻,猛烈阻击 :

1948年12月5日,徐州西南到蚌埠西北方向,形成了以陈官庄为中心、和双堆集为中心,相距只有六十公里左右两个巨大的包围圈已经完全合围。

两个包围圈内聚集了当时国民党全国的正规军中,最精锐强悍的两大武装力量。

刘伯承举重若轻地比喻说:“我们现在是吃着黄维兵团,围着杜聿明集团,阻击李延年兵团。这就如同在饭桌上吃饭,嘴里吃着一个,筷子夹一个,眼里盯着一个。”

毛泽东说 :“这是一锅夹生饭,不好吃啊!”

尽管战略态势上,共产党包围国民党军精锐主力。但在战场态势上,虽然黄百韬兵团已经灰飞烟灭,但国民党军不管从人数还是武器装备上,还仍然占有绝对优势。

让世界军事理论学家不可思议的是,这是一种严重背离军事常规的战场态势: 实力相对弱势的一方,强行包围着实力占优的一方。

两个包围圈随时有合拢的可能。更何况,包围圈外,还游弋着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十三万人在攻击接应。蒋介石为了救援黄维兵团,命令刘汝明兵团暂时统归李延年指挥,并特派其次子蒋纬国率战车第二团配属李延年兵团,在全力救援黄维兵团。

整个淮海战役中,此时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最关键、最紧张、最微妙的时刻 : 国民党军目前的三股武装力量,如果有任何两个方面合流,整个战场态势将会彻底反转。

此刻焦点中的焦点,就在黄维兵团。他多支持一刻,对于解放军来说危险就会放大几倍。只有迅速解决黄维兵团,才能保持战场的主动性。

而几乎没有什么重武器的中野攻击进展异常艰难,而且极为血腥,几天的苦斗恶战,伤亡已近三万,全靠顽强的意志和拼死一搏的精神保持着进攻态势。

中野挺进大别山,到敌人的“卧榻之侧”作战,谁都知道将面临巨大的牺牲。但着眼全国战局的攻防转换,具有高度战略意识的刘、邓义无反顾。

现面临决战中的决战,虽然装备与敌强大的第十二兵团相比,无异于天壤之别。但具有全局观念的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对中原野战军提出了“拼老命”的口号:

这是决战,要把蒋介石的脊梁打断。这个重要时刻,即使中原野战军全部打光,其他解放军照样去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

紧急关头,刘伯承要求粟裕再抽调两个纵队,先解决黄维兵团。

陈毅表示:“中野要人有人,要枪有枪。特别是重武器要无私援助,最后时刻要把华野的大炮首先给中野使用!”

陈士榘率华野第3、第13纵队、炮兵特纵和鲁中南纵队到达后,陈毅给他们训话:

“给你们提三个要求,第一,冲锋在前,第一个打进去。第二,向兄弟部队学习,搞好团结。第三,缴获的战利品,全部给兄弟部队,不准任何人打埋伏!”

12月5日,是个特殊的日子。

杜聿明集团于这一天被包围。同一天,刘、陈、邓签署了对黄维兵团的总攻击命令,此后的十天,双堆集陷入了更加激烈的苦斗恶战之中。

还是这一天,华北方面东北野战军贺晋年第11纵攻克了密云,兵临北平城下。

歼灭双堆集的黄维兵团现在是整个战役的关键,但华东野战军此刻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他们包围着国民党二十多万精锐之师。人数之多、包围圈之大,以及装备方面以弱围强的态势,是整个中国军事战争史上,进入热兵器时代以来,前所未有的。

杜聿明被围后,迅速调整了部署,采用“三面掩护,一面突围”的战法,开始向西、向南突围。粟裕则针锋相对,以“三面攻击,一面阻击”的战术应对,步步紧缩包围圈。

12月6日晚,华野8纵阵地上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覆盖。随后,大批国民党军突然向8纵阵地发起冲击。司令员王建安命令第一线部队马上予以还击,并不断向敌身后的纵深实施炮击,迅速打乱了敌人的进攻。

原来这是孙元良兵团的突围行动。逃命心切的孙元良按杜聿明部署的原计划,是从西北方向突围。但他惊慌失措,不去侦查辨明方向,一窝蜂冲向了西南。

路过邱清泉的第五军警戒线时,第五军200师以为是解放军冲了进来。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果然训练有素,让过先头部队,拦腰向他们实施了猛烈的枪打炮击,孙元良的突围部队顿时死伤无数。

还没见着解放军,孙元良的突围部队就被自己人把阵型和军心全部打散了。华野8纵对已经乱了阵脚的国民党军迅速分割围歼,孙元良兵团狼奔冢突,四散奔逃。

战斗结束,华野8纵光俘虏就抓了六千多人,兵团司令孙元良只身逃脱。

“飞将军”孙元良素以善于逃跑著称,路上曾被俘虏,谎称中尉副官逃脱。后来在四川重新组建十六兵团再无建树,默默无闻退到了台湾。倒是他的第五个儿子孙仲祥后来被广泛熟知,从事影视业后,改名叫秦汉。

孙元良兵团突围失败,让杜聿明惊恐不已。他即刻调整部署,集中坦克和重炮猛烈轰击解放军阵地。指挥邱、李兵团分别向南面的李楼、郭楼和鲁楼发起攻击。

郭楼地势凸进敌阵,离陈官庄只有四公里,是阻止杜聿明集团南逃与李延年兵团会合的要冲。李楼是郭楼的侧翼,如果失守,郭楼将三面临敌。

坚守这两处要冲的是韦国清苏北兵团的2纵,粟裕把两广纵队和自己的司令部警卫团都派去加强韦国清的防御力量。

最关键的地方是鲁楼,它是杜聿明集团向双堆集黄维兵团靠拢的必经之路,坚守鲁楼的是以打阻击战驰名的华野10纵。

“排炮不动,必是十纵!”,从豫东战役阻击邱清泉的第五军,到解放军“四大阻击战”之首的徐东阻击战,宋时轮和邱清泉已经是多次交锋的老对手。

从杜聿明集团刚刚被围的12月5日开始,邱清泉指挥第五军在七架飞机,十二辆坦克的掩护下,不间断地发起一波又一波的疯狂进攻。一直到8日晚9点,鲁楼阵地岿然不动。

“守住一处,攻其三方”,其他三个方向的华东野战军也在猛烈地向敌阵地发起不间断的攻击。战斗惊天动地,异常激烈。

从12月4日到10日,华东野战军已经歼灭敌人一个兵团部(孙元良兵团)、两个军部(第41、47军)、五个师部、约27个团8万人左右。

杜聿明集团尚存两个兵团部(邱清泉、李弥)约45个团,16万人左右。但剩下的都是国民党军精锐中的精锐。

激烈的战斗打到13日上午,粟裕突然听到杜聿明集团的突围方向传来消息,鲁楼失守了,郭楼处于敌人三面围攻之中。

七,围而不打 :

郭楼一旦被突破,杜聿明集团与李延年兵团就有合流的可能性,战场态势异常危险。

韦国清下到了2纵6师师部,亲自指挥6师防线的阻击部署。一直打到第二天中午,郭楼工事大部分被毁,交通壕被填满塞堵,三面战斗前面尸体交相叠摞,血流成河。

最终解放军凭意志力守住了郭楼,国民党军也丧失了与李延年兵团合拢的决心,重心转向与黄维兵团靠拢的方向。

粟裕意识到,要减弱强敌突围的力度,就要加大攻击的持续性。他重新部署了各攻击纵队的先后顺序,开始连续不断、日夜不停地滚动式攻击。

双堆集、陈官庄两个地域打得惊天动地,硝烟遮天蔽日,战斗一时都处于了白热化阶段,外围的李延年兵团这时离黄维兵团不足40公里,可以听得到双堆集隆隆的炮声。

这个时候,是整个淮海战役最激烈的时候,也是双堆集黄维兵团最后的时刻。

1948年12月16日,杜聿明内心的寒冷,远甚于旷野上呼啸的寒风。因为,他不仅仅得到了黄维兵团覆灭的消息,更加让他彻骨心寒的是,蒋介石和刘峙给他发来的电报。

他听到消息的前一天,解放军攻入了双堆集核心阵地,除兵团副司令胡琏逃脱外,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兵团副司令兼85军军长吴绍周、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均被活捉。(详情见本文作者《血沃双堆集—淮海战役规模正式升级的第二阶段,才是决战中的决战》)

而蒋介石和刘峙的电报告诉他,黄维兵团已经突围,李延年兵团也开始回撤蚌埠。让他不必再固守待援,寻机突围。杜聿明后来回忆道:“接到这个电报后,我的心完全凉了!”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如果决定突围,为什么不让双方同时行动?先是顾两淮而不顾黄维;后中途变卦,又顾黄维而不顾邱李。

从当时的战场态势上看,虽然黄维兵团已经覆灭,但解放军经过连续不断地歼灭黄百韬、黄维两大兵团后,以疲惫之师依然面临着自己和李延年兵团两大强敌。

将李延年兵团匆匆调回淮河防线,解放军两大野战军再无后顾之忧,将全部集中于陈官庄战场。这样无异于让目前国民党最精锐强悍的邱、李兵团自生自灭。

16日,华东野战军突然停止了攻击。

17日一早,杜聿明听到陈官庄四周解放军阵地上广播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广播稿上来披头就是一句:“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这显然是毛泽东的手笔。随着双堆集的枪炮声逐渐平息,从西柏坡到淮海战役总前委,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最紧张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

适时的平津战役方面,华北第二、三兵团和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已经把傅作义起家的嫡系部队三十五军围在了新保安,并切断了傅作义集团西退归绥的道路。

东野大军虽已入关,但对傅作义集团大的包围圈尚未完全形成,如果快速解决杜聿明集团,势必让蒋介石和傅作义下定决心放弃长江以北的战场而从海路南撤。

为了把傅作义拖在华北,给蒋介石和傅作义造成错觉,给东北野战军争取一些时间,毛泽东命令淮海战役总前委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歼,两星期内不做最后歼灭之部署。”

华东野战军借此时间也开始了轮流休整、练兵、开展政治攻势和补充兵员。两军阵前环绕起交织绵连、密如蛛网的战壕。李延年兵团已经撤退,杜聿明集团已经插翅难逃。

21日,毛泽东电令淮海战役总前委,让刘、陈、邓、粟、谭五人碰面开一次总前委会议。

全国解放军即将整编,如果前敌粟、谭无法抽身,则请刘、邓至粟、谭处了解华野情况,征询意见后,要刘伯承到西柏坡,向中央军委汇报情况。

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所在地的蔡凹村,淮海战役总前委五位成员举行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总前委会议。淮海战役大局已定,会议的中心议题已不再是消灭杜聿明集团,而是研究下一步的渡江作战方案。

两大野战军的兵员也陆续得到了补充,各军区部队编入了野战军行列;军队的政治教育使得即俘即补,融化敌俘工作进行顺利。现在进入了轮训、整编阶段。

华野在淮海战役开战至今共伤亡七万多人,基本得到了补充。除解放区百姓踊跃参军外,一些歼灭黄百韬兵团时的俘虏,到歼灭黄维兵团时已经成了战斗英雄,有些甚至当上了排长、连长。

中野四纵司令员陈赓在听取十旅旅长周希汉汇报伤亡情况时,以为自己听错了。“我们某营原来有五百多人,陆续战斗伤亡了五百多人,现在还有五百多人……”

蔡凹会议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次会议,意味着长江以北大局已定,国民党全国最精锐的武装力量已经丧失殆尽,人民解放军兵锋将直指大江南岸,无可抵挡!

会议结束后,刘伯承和陈毅带着渡江战役初步计划和中野、华野的情况,动身去了西柏坡。马上到来的1949年年初,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即将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

八,犁庭扫闾 :

而此时的杜聿明却不愿意突围,没有接应和支援,突围等于送死。他还在建议蒋介石最后调集西北和武汉的军队,投入徐州战场进行决战,这样或许还有翻盘的机会。

蒋介石早已无兵可调,18日就派空军司令部董明德空降陈官庄与杜聿明见面。告诉杜聿明援兵已无可能,计划空军以毒气弹配合杜聿明集团突围,并带来八百多副防毒面具。

不知道是不是国民党这种丧心病狂的行为引起了天怒。董明德准备回南京时,突然风雪大作,飞机不能起飞。陈官庄这场风雪一直持续到了29日。

此间陈毅曾给杜聿明写了一封劝降书,杜聿明看过后有所心动。拿给邱清泉看时,被邱清泉撕毁烧掉。杜聿明也就没再说些什么。

目前被包围的国民党军粮食补给已濒临耗尽。国民党的运输机和民航机几乎全部出动了,但由于大风大雪,包围区域狭小,飞机空投困难,很大一部分投到了解放军阵地。

邱清泉和李弥因分配空投物质吵闹不休,士兵们也大打出手。后来杜聿明集团饥寒交迫,不得已宰掉军马、挂啃树皮。在包围圈中,还出现了以手表、戒指、银元等贵重物品换取粮食的一个市场。

杜聿明自宽自解地说:“我们有现代化的空投尚且如此,共产党军队一定比我们困难得多。”

他哪里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军队,自然有人民的支持。六十万军队背后,有五百万支前民工在日夜不停地从各个省市的根据地,源源不断地往前线输送粮食物质。

自淮海战役发起到现在五十多天里,具有关资料记载,共消耗粮食22000万斤粮食(山东8000万斤,华中7000万斤,豫皖苏6000万斤),其中包括支前民工、俘虏等消耗。

且还有31500万斤粮食、猪肉、油盐、烧柴、马料、弹药等物资筹备完毕,在源源不断地输送当中。陈毅元帅有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这,就是民心所向!

这些代表着人民的五百万民工,在战场之外形成一种撼天动地的力量,足以将国民党反动统治连根拔起!

物资供应的充足,支撑着前线将士的底气,与国民党军失去天心民意的窘迫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围困杜聿明集团的一个月里,解放军对围困敌人的政治攻势也在热火朝天地展开。

陈赓的中野4纵,故意在防线上“网开一面”,设置了收容站,放一些难民、学生陆续走出包围圈。仅这一个口子一个月内,投诚的国民党士兵达八千多人,包括三百多名尉级军官和四十多名少校以上将领。

自觉大势已去的杜聿明有意无意地指示李弥,只要瞒着邱清泉,对一些愿意投降的官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他们一条活路。

邱清泉情绪极其不稳定,时而狂妄、时而沮丧,两眼发红,逢人就骂。一连几天带着后方医院一个女护士去饮酒跳舞,每天醉醺醺回来后,蒙头大睡。

此时,共产党提出了“国人皆曰可杀”的战争罪犯的名单,杜聿明赫然在列,蒋介石故意空投报纸让杜聿明知道,杜聿明心如死灰。

29日天气放晴,董明德的飞机终于可以起飞。蒋介石来电要派飞机接杜聿明回南京,杜聿明为顾全一个军人的名声,选择留在了陈官庄。从这一点上看,不知比现下在太原苦战的阎锡山最后的选择,不知强了多少。

历史性的1949年终于如期而至。

毛泽东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文章中热烈地宣告:“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要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1948年更加伟大的胜利……”

早在12月22日,平津战役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被围在新保安的傅作义“扯肺连心”的嫡系第35军已经飞灰烟灭,张家口也已经解放。至元旦左右,东野各攻击部队进至天津周围,对华北傅作义集团的包围基本完成。

新年伊始,对杜聿明集团的最后的犁庭扫闾,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粟、陈、张致电中央军委,建议于1月6日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最后的攻击。

从2日到6日的时间内,解放军做了最后的仁至义尽。

粟裕和陈毅联名起草了最后劝杜聿明、李弥和邱清泉的劝降书。政治部文工团开始了喊话并制作了大量大字劝降标语,战士们把馒头、香烟第与“通行证”一起放在前沿阵地。

国民党士兵只要放下武器,凭借“通行证”可以离开包围圈,回家发放路费,愿意留下的即时可参加人民解放军。几天夜里,又有大量饥寒交迫的国民党士兵陆续投诚。

1949年1月6日下午4点,总攻在震天动地的炮声中打响,国民党军阵地顿时淹没在浓烟火海之中。炮火过后,喊杀声四起,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冲向敌人外围阵地。

解放军采用中间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术排山倒海般冲入敌阵,国民党军已经无法组织成规模的抵抗,只在局部依托工事负隅顽抗。在解放军连续爆破、连续突击的攻势下溃不成军。

入夜,方圆十几公里范围内,火光和穿梭交织的曳光弹把夜空照亮如同白昼,到处可以看到国民党军狼奔冢突地四散奔逃。就连国民党空军疯狂投掷毒气弹,也没有阻止解放军凌厉的进攻。

经过6日、7日两天战斗,李弥兵团基本被歼,邱清泉兵团也遭到重创。8日,外围已经基本肃清,杜聿明做最后的困兽犹斗,组织第五军精锐部队组成突击队开始局部反扑以求向西突围。

粟裕早已料到,命令韦国清的8纵故意示弱,把国民党突围部队拉开后再拦腰截击,双方撕扯缠绵,短兵相接。战场大包围圈套小包围圈,一时进入胶着状态。

邱清泉已经彻底精神失常,在炮火中跑来跑去,大喊:“共军来了!崩溃了!崩溃了!”后在乱军之中被解放军击毙。李弥则化装成一个伤病,趁乱逃跑了。

10日上午9点,粟裕向中央军委报告:“经过9日一夜激战,杜聿明集团已基本被歼,剩下五六个村庄正在肃清中,本日上午即可全部解决。”

杜聿明也在逃跑中,被解放军俘虏。他自称军需官高文明,但在盘问之下漏洞百出。夜里,在临时看押的一个土屋中,越想越怕,挥起一块转头,照自己头上乱砸企图自杀,导致昏迷不醒。

1月10日下午4点,淮海战役这场震古烁今的大战随着陈官庄枪炮声的逐渐平息,而宣告结束。

11日下午,粟裕、陈士榘、张震致电中央军委并总前委和华东局,报告杜聿明已被华野4纵俘虏。

这场规模空前的战役历时66天,歼敌55.5万余人,包括国民党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和56个师。人民解放军自身伤亡13.4万余人。

西柏坡的毛泽东破例地喝酒庆祝:“这锅夹生饭,硬是让他们一口一口吃下去喽!”

陈官庄一战定乾坤,此战过后,再无恶仗!两大野战军即将饮马长江,国民党再也没有有效的军事力量,可以阻挡人民解放军横扫整个南中国。

这场决定两党命运的终极决战,是三大战役中唯一一个在兵力少于国民党军的情况下取得的伟大胜利。其战役规模之大、变化之多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数一数二,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堪称奇迹的经典战例。

中国共产党通过二十七年的奋斗,终于实现了问鼎中原的梦想。

此后十个月时间,狂飙般席卷整个中国,一个新的国家即将横空出世。

淮海战役结束后的第五天,东北野战军只用了29个小时,拿下了国民党军称三个月也打不下的天津。

原来拥有55万之众的驻北平国民党华北“剿匪”傅作义集团,剩余的25万人已经陷于了绝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