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汉到民国,中国历朝官制与军制图解

除了南北朝与五代十国等天下分裂时期外(这部分有机会再单独出),图解基本上完整覆盖了从秦汉到明清,再到南京国民政府国家制度。

秦统一中国以来,帝制社会绵延了两千多年,官制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所谓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其实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外儒内法”的秦制官僚制度的延续性。

传统中国是官本位的社会,很多时候一个人能做什么、怎么做,不是由他的智商和性格决定的,而是由他在官场中的地位和职务决定的。所以清楚古代的制度,对理解中国历史不言而喻。

本篇图解在上一篇「历朝官制与军制图解」的基础上新增了东汉、隋朝官制图解,以及民国时期的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组织架构图解,并修正了部分原图解的错误。除了南北朝与五代十国等天下分裂时期外(这部分有机会再单独出),图解基本上完整覆盖了从秦汉到明清,再到南京国民政府国家制度。现呈上以飨读者,若有错误请留言指出。

如上所属,制度史是立即中国历史事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官制作为中国政治制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时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演变与权力结构的变化。比如从官制我们可以看出皇权与相权的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还能洞察社会阶层、行政效率乃至文化思想的变迁。

秦代的郡县制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基础,汉代确立三公九卿制,唐代发展出三省六部制,体现了较为分工明确的管理机制;宋代设枢密院、三司,重文轻武;而明清时期的内阁与军机处,揭示了君主是如何集权的。不同官职的设立与调整,往往伴随着重大历史变革,如战乱、改革或王朝更替。以此观之,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运行逻辑、制度基础与思想背景。不过由于史料浩繁,地区多样,编绘过程中难免挂一漏万,谬误之处,尚祈读者诸君不吝指正,以期日臻完善。

来源:微信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