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过云南:红军长征重要转折点

二进云南的红军,几乎没有受到太大阻挠,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完全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红军二进云南前,红二、六军团在 1935 年 11 月退出湘鄂川黔边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

长征,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第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在 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间,先后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出发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行动。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红军曾两次路过云南。红军过云南,是红军长征过程中,由失败走向胜利的重要阶段。

(中央红军在柯渡写的标语)

“铁桶围剿” 长征开始

1933 年 10 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实行第五次“围剿”,调动大批军队,包围在江西地区的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苏区不断失利。1934 年 10 月,蒋介石在庐山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布置对苏区最后的“围剿”,被称为“铁桶围剿”计划。计划调动 150 万军队,对以瑞金、于都、会昌、兴国为目标的中央苏区,在同一时间从四面八方突然包围,包围半径距瑞金 150 公里。

(寻甸柯渡群众欢迎红军的绘画)

“一旦包围完成,各部每日向瑞金中心推进 7-8 华里,布上一重铁丝网,每 5 公里筑一道碉堡线,每月向纵深推进 25 公里,6 个月便能进逼红都瑞金。”云南历史学专家谢本书教授认为,这个计划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参与会议的国民党政权高官莫雄对其身边的共产党员卢志英(司令部参谋长)、项与年、刘哑佛三人,暗中通报了这一情况,三个共产党员认真研究后,把‘铁桶围剿’计划核心要点急电发往瑞金,同时派当地人项与年冒着生命危险,把情报暗中抄在四本学生字典上(后又秘写在一张纸上),突破若干道封锁线,经过几昼夜的奔波,终于送到红军总政委周恩来手中。”

10 月 21 日,也就是蒋介石在庐山军事会议召开后一周,八万中央红军赶在“铁桶围剿”包围态势完成前,撤出江西根据地,开始了伟大的战略转移——长征。

一进云南

最初,红军转移的目的地是到湘西与先行突围的红二、六军团会合,进行反攻。“红军向西转移,并不会经过云南;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原拟在四川、贵州边境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移师北上,从这个决议来看,进入云南并不在中央红军的考虑范围内。”谢本书介绍,“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在北进渡江到土城时,红军受损不小。毛泽东紧急建议召开政治局主要领导会议,提出立即撤出战斗,从土城渡过赤水河西进。”

(毛泽东等人住过的双沙镇崔家祠堂)

中央红军一渡赤水后,按照“在沿长江为川敌所阻不能渡时,我野战军应暂留川南地域进行战斗,并准备渡过金沙江从叙永(今属宜宾市)上游渡河”的作战计划执行。“这个过程中,由于中央各路红军在前进中仍然一路受阻,毛泽东分析局势后,向中革军委提出中央红军纵队应迅速转兵往南,到敌人兵力相对薄弱的云南扎西(威信)集结,以保存实力,整编部队,再进行攻破。”

党中央、中革军委及军委领导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最终,中央红军进入云南。“红军一过云南,时间是1935年2月至5月。”谢本书说,这是红军长征过云南之始。“毛泽东第一次进入云南,是滇东北一个最偏远、贫寒的地方,但却也是由川入滇的一个重要通道。”这个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鸡鸣三省”的地方,实际上就是扎西的水寨田,到处是云雾缭绕的茫茫大山,毛泽东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震撼,感慨道:“这是个好兆头,雄鸡一鸣,再经过黎明前的一段黑暗,天下皆大白,看来我们的前景是有希望的啰!”

在扎西的 11 天时间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扎西召开了扩大会议后,进行整编,回师东进,经过四渡赤水,佯攻贵阳,吸引滇军远离本省。4 月10 日后,红军向西疾进,直插云南,分三路进军,先后经过东川树桔渡、禄劝皎平渡、元谋龙街渡等渡口,渡过金沙江,从而跳出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二次入滇

1936 年 4 月至 5 月,红军二过云南。“这一次和第一次相比,军事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谢本书介绍,红军二次入滇是在认真贯彻扎西会议精神,又再渡赤水,重占遵义、威逼贵阳,智调滇军,趁云南空虚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由“千年古县,滇东门户”富源进入。

“这时的红军,已经度过了黎明前的黑暗,成功地跳出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由被动变为主动。跳出国民党的重兵包围圈后,毛泽东心情十分舒畅,他在行军的过程中不时与战士们聊天、谈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用这样的诗句记录了自己和红军战士过云贵川的感受。

(彭德怀等人合影)

4 月 23 日,红军主力部队分成三路纵队,在毛泽东和中革军委的率领下,第二次踏入了云南。“左路军的红衣军团从云贵之交的猪场到达平彝县的黄泥河小羊肠、背荫箐一带宿营;右路的红三军团从贵州盘县经马甲、堡田堡、鹅毛寨、马家桥进入平彝团山;中路的军委纵队及干部团则由贵州兴义县双桥河过寡妇桥,分别在云贵边界的嵩子冲、阿依河铁索箐一带宿营。五军团和红九军团最后进入平彝县。”

二进云南的红军,几乎没有受到太大阻挠,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完全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红军二进云南前,红二、六军团在 1935 年 11 月退出湘鄂川黔边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红军于1936年3月由贵州境内,向西疾进,进入云南彝良的奎香地区,展开了乌蒙山回旋战。”谢本书介绍道。“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发生的虎头山之战,是红军长征过云南发生的一次较大的战斗。”3 月底,红军进入宣威来宾铺地区,与滇军一部在虎头山发生战斗,毙敌 400 余人,俘敌 400 余人,红军方面也牺牲了300 余人。

(长征中的六军团部分指战员)

随后又曾在寻甸六甲地区,与滇军发生遭遇战,歼敌 400 余人,红军伤亡 200 余人。继而,红军向滇西挺进,于 4 月 24 日占领滇西重镇丽江,随即在石鼓至巨甸 100 多里长的金沙江面上,1.8 万人全部顺利抢渡过江。再经大雪山,到达中甸,并于 5 月 5日开始离开中甸县城,同年 7 月 2 日,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