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 代 |
起 讫 |
都 城 |
今 地 |
夏 |
约前2070—前1600 |
安邑 |
山西夏县 |
阳翟 |
河南禹县 |
商 |
前1600—前1046 |
亳 |
河南商丘 |
殷 |
河南安阳 |
周 |
西周 |
前1046—前771 |
镐京 |
陕西西安 |
东周
春秋时代
战国时代① |
前770—前256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
洛邑 |
河南洛阳 |
秦 |
前221—前206 |
咸阳 |
陕西咸阳 |
汉 |
西汉② |
前206—公元23 |
长安 |
陕西西安 |
东汉 |
25—220 |
洛阳 |
河南洛阳 |
三国 |
魏 |
220-265 |
洛阳 |
河南洛阳 |
蜀 |
221-263 |
成都 |
四川成都 |
吴 |
222-280 |
建业 |
江苏南京 |
西晋 |
265-316 |
洛阳 |
河南洛阳 |
东晋
十六国 |
东晋 |
317-420 |
建康 |
江苏南京 |
十六国③ |
304-439 |
— |
— |
南北朝 |
南朝 |
宋 |
420-479 |
建康 |
江苏南京 |
齐 |
479-502 |
建康 |
江苏南京 |
梁 |
502-557 |
建康 |
江苏南京 |
陈 |
557-589 |
建康 |
江苏南京 |
北朝 |
北魏 |
386-534 |
平城 |
山西大同 |
洛阳 |
河南洛阳 |
东魏 |
534-550 |
邺 |
河北临漳 |
北齐 |
550-577 |
邺 |
河北临漳 |
西魏 |
535-556 |
长安 |
陕西西安 |
北周 |
557-581 |
长安 |
陕西西安 |
隋 |
581-618 |
大兴 |
陕西西安 |
唐 |
618-907 |
长安 |
陕西西安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907-923 |
汴 |
河南开封 |
后唐 |
923-936 |
洛阳 |
河南洛阳 |
后晋 |
936-946 |
汴 |
河南开封 |
后汉 |
947-950 |
汴 |
河南开封 |
后周 |
951-960 |
汴 |
河南开封 |
十国④ |
902-979 |
— |
— |
宋 |
北宋 |
960-1127 |
开封 |
河南开封 |
南宋 |
1127-1279 |
临安 |
浙江杭州 |
辽 |
916-1125⑤ |
皇都
(上京) |
辽宁
巴林右旗 |
西夏 |
1038-1227 |
兴庆府 |
宁夏银川 |
金 |
1115-1234 |
会宁 |
阿城(黑龙江) |
中都 |
北京 |
开封 |
河南开封 |
元 |
1271-1368⑥ |
大都 |
北京 |
明 |
1368-1644 |
北京 |
北京 |
清 |
1644-1911 |
北京 |
北京 |
中华民国 |
1912-1949 |
南京 |
江苏南京 |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
附注:
① 这时期,主要有秦、魏、韩、赵、楚、燕、齐等国。
② 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公元23年,新王莽政权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③ 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和巴蜀,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割据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六国”。
④ 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割据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国”。
⑤ 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⑥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
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