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处暑”三个传统文化习俗:放河灯、开渔节、脸觑厝

二十四节气中,处暑的存在感并不强,有时候,处暑得依靠和它日子接近的中元节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因此,民间会有庆赞中元节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其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是放河灯。

放河灯: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处暑习俗

二十四节气中,处暑的存在感并不强,有时候,处暑得依靠和它日子接近的中元节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因此,民间会有庆赞中元节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其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是放河灯。

处暑习俗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一开始是为了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后来发展为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

处暑习俗

 

据说,放河灯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那时人们驾舟出海下湖,为免风暴肆虐,在过危礁险滩或遇到风大浪高时,用木板编竹做小船,放入祭品,点上蜡烛,彩纸作帆,放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开渔节:百舸竞发,捕获海鲜

 

处暑习俗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意味着渔业收获。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驾船出海。著名的开渔节有象山开渔节、舟山开渔节、江川开渔节等。

处暑习俗

以象山开渔节为例,象山石浦渔港是中国四大渔港之一,建有国内最大的水产品交易市场——中国水产城。石浦渔民素来有“三月三,踏沙滩”以及“祭海”等习俗,其中“祭海”是渔民出海捕鱼时,为求平安、丰收而举行的一种仪式。

脸觑厝:打道回府,龙眼稀饭

 

处暑习俗

福州人有句俗语,叫作“处暑一过脸觑厝”。“厝”指有钱人在城里的大房子,“脸觑厝”就是脸要朝着自己在城里的家看,意思是外出避暑的人要打道回府了。这句话折射出老福州人过去的生活方式,“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老福州人的生活习俗是,在处暑的时候要吃龙眼配稀饭。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人体消耗了很多的热量,吃龙眼能补充热量。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滋补养气的作用。老一辈的吃法就是剥一碗龙眼,混着稀饭一起吃。

处暑习俗

 

“处暑秋梨最养人”,在逐渐步入干燥的季节,长辈们总会让孩子多吃梨。切成片,用签戳起一块一口咬下,爽脆多汁,清甜滋润。梨子还可以榨汁、炖煮,对脾胃虚寒的人最好。

处暑习俗

老人说,处暑要吃酸。红玛瑙一样的山楂果,洗净咬一口,酸酸甜甜,开胃又消食。山楂也是每个人的童年回忆,冰糖葫芦、山楂饼、山楂糕、果丹皮……还可以做汁、酱、酒。

处暑习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