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 | 小红书
消息一出,让很多家长丈二摸不到头脑~ 国际高中需要学籍吗? 民办高中读书学籍有什么用? 哪些学校有普高学籍,需要什么条件?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把“转轨有没有学籍”这件事,一次说清楚!什么是学籍?有什么用?
先来说说什么是学籍,干嘛用的。 什么是学籍? 中国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实行秋季入学,学生在当年9月到校报到后,就会被纳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学籍信息包含了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情况、学业成绩和学习历程等信息。 简单讲,学籍是指学生在学校注册并被认可为合法学生的身份记录,是一个学生属于某所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证明。
学籍还分国内学籍和国际学籍。
国内学籍,就是上文所说的,学生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注册并获得的学籍。
国际学籍,是指学生在就读的国际学校、学校的国外合作院校或参加某种国际课程考试(如IB、A-Level、AP等)的考试局所获得的学籍。国际学籍的颁发机构多样,既有可能是学生所就读的国际学校,也有可能是学校的国外合作院校,或者是负责国际课程考试的考试局。
上海有国内学籍的国际高中/国际班
上海的国际学校分为三大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公办国际部/国际班、民办国际学校,这三类学校的学籍条件是不同的。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这类学校的学生一般持有外籍身份,因此通常不注册国内学籍。
上海哈罗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图 | 学校提供
公办国际班/国际课程公立学校走的是双轨制教育,学生毕业后可以同时拥有双重学籍以及中外两国教育政府机构分别颁发的毕业证书,可以参加国内中高考以及海外升学考试。
在上海,就是“21所”里的10所公立的国际班,但这10所学校只招上海生源,外地生源无法报考,且必须参加中考并分数达标。
民办国际学校/中外合作办学
“21所”里的10所民办+1所中外合作办学(即七宝德怀特)是可以为学生保留国内学籍的,且对外地生源开放。
上海“21所”学校列表?
- 公办高中国际课程班(10所):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上海市格致中学(奉贤校区) 上海市大同中学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 上海市市西中学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 上海市建平中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
- 民办高中国际课程班(10所): 上海市世外中学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上海文来中学 上海协和双语高级中学 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 上海尚德实验学校 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 上海市西外外国语学校 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高中
- 中外合作办学(1所): 上海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
上海“21所”外可以提供“双学籍”的国际高中
这里就有些家长闹不清了,因为上海现在除了“21所”外,也有不少国际高中说可以帮助孩子注册国内学籍,这又是怎么回事? 事实确实如此。 随着近年来国际教育市场的整顿推进,大批国际学校都拿到了民办普高资质,被列入中招名单,有些学校还同时开设了普高部和国际部。在上海民办教育网上可以查到学校的资质情况 图 | 上海民办教育网
就读这类学校的学生,达成条件即可保留国内学籍,条件一般是完成高中8门会考课程(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和地理)。 比如,上海同洲米德中心就明确规定:“通过上海市中考、录取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的学生,在顺利完成高中会考课程后可取得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高中毕业文凭;此外,学生还可以选择注册英国米德尔顿学校学籍,顺利完成课程,取得英国米德尔顿学校高中毕业文凭。”

到底要不要保留学籍?
那么,到底要不要保留学籍?关键还是要看家长、学生对未来升学路的规划。 如果你已经明确将来要留学,那国内学籍基本可以忽略,申请海外大学凭借的是成绩单+毕业证,很多民办国际高中是不保留国内学籍的,也不影响海外大学申请。 如果还没有考虑清楚,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很多“双轨制”学校可以供家长选择。小初阶段的民办双语学校都提供融合课程,在打牢学科课程基础的同时,强化外语学习,同时支持孩子探索兴趣。对于处在这个阶段的家庭来说,学籍问题并非当下焦点。而家长最晚需要在初三给孩子规划好后续的路线,是继续留在体制内参加中高考,还是走国际学校留学出国。
图 | pexels
综上所述,家长在选择国际学校时,应根据孩子的未来规划和自身需求来权衡学籍问题。 如果孩子已经明确留学方向,那么学籍问题可能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如果孩子未来可能考虑回国参加高考或其他国内教育服务,那么就需要更加关注学校的学籍政策。 作者:安妮 来源:远播教育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