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西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材料作文考查读写结合能力,考生要阅读、分析、提炼、联想、表达,才能完成写作任务。从考试角度看,由于它能极好地避开师生的猜题押题,又能让所有考生有据而述。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汉字形体在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的发展岁月中,大体上经历了从图形化到线条化,再到笔划化三个阶段的演变,这个演变过程是一个从难到易、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较规范的进步过程,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不断简化,不断规范化。

汉字之所以要简化,一方面是由于汉字自身的发展需要。汉字起源于图画,本身就存在着笔画繁多,结构复杂、难认难写的缺点;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不断发展,汉字的使用者和使用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大,要求汉字能够认写迅速、运用方便,而汉字的复杂繁难却使各种抄写、印刷事务不能快捷。正是在这种矛盾之下,汉字不能不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趋速就简。所以,汉字简化是人们在使用汉字过程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诉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当然,汉字的简化决不是随心所欲的简化,而是要根据汉字规律,逐步地科学地简化,简化的目的是使汉字有规范可循,更利于汉字在全社会的流通。

汉字之所以要规范化,首先从文字的特性看,文字是代替语言的交际工具,为了适应人们相互交际的需要,必然要求文字使用的规范化。其次,从汉字字形演变和汉字使用看,汉字字形的演变是以产生变异为前提的,无变异就无全部汉字的发展史,而异体的产生是汉字使用者的群众性行为,汉字使用越普及,异体也就越多。但存在过多的异体,将影响汉字在全社会的统一使用。为整理异体字繁乱的现象,使汉字的使用规范化,我国历史上继秦“书同文”以后,每隔几百年就要做一次汉字正字法的整理工作。建国后,党和政府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汉字简化、规范化工作,并建立起了现代的汉字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同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频繁,尤其是在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信息时代的今天,文字与社会的关系从未有过如此的密切;同时,伴随着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开办,世界上出现了新一波“汉语热”,汉语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高,规范简化汉字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愈来愈大,弃繁就简已成为现在和未来的大趋势。反观国内,社会上汉字使用的规范化意识仍然不太理想,在一些报刊、影视、商标、广告、牌匾上,滥用繁体字、异体字,生造简化字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要求汉字简化的规范化、标准化,比任何时代都显得迫切。

(摘编自 邓雪琴《关于汉字简化规范化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始终在发展变化,每个汉字形体都有甲骨文、小篆、隶、草、楷的演变过程。

B.汉字形体不断演变,不断进步,让汉字成为了世界上最古老、使用者最多的文字。

C.汉字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汉字要简易好用,汉字简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D.异体字在汉字的规范化过程中,总体表现为消极作用,严重阻碍汉字的统一使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善于从多角度展开论证分析,如分析论证“汉字简化、规范化”的原因。

B.文章在分析“汉字简化”的原因之后,又提出了汉字简化的要求,条理清晰。

C.文章论证“汉字规范化”的原因时,按照从内因到外因的顺序逐层推进分析。

D.文章尾段立足时代,又联系国内外具体背景,指出了规范简化汉字的迫切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起源于图画的汉字,它的发展变化是必然的,从群众中产化字应该得到推广。

B.文字在使用过程中都有规范和变异两个方面,文字没有统一的规范,就会失去交际作用。

C.我国每个时期都有汉字正字法,它促进了汉字的发展,如秦朝“书同文”和现代汉字规范。

D.汉字的简化和规范化,两者互有联系,相互约束,共同推动着汉字不断地向前发展变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8年11月5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15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王室代表出席开幕式。1500余名国内外各界嘉宾出席开幕式。参加进博会境外嘉宾(副部级以上)390位。

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共有82个国家(含中国)和世贸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组织参展,设立展台71个。12个主宾国和其他参展国展馆风格各异,突出本国特色,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多样化的展现形式展示本国独特地域文化和特色优势产业,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业状况、投资旅游以及特色优势产品等。企业商业展共有来自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3617家企业参展。据初步统计,全球或中国大陆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570余件。首届进口博览会还吸引了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位境外采购商。首届进口博览会交易采购成果丰硕,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亿美元。此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意向成交亿美元。

进口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370多场配套活动。在6﹣8日为期3天的供需对接会上,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的1178家参展商、2462家采购商进行了多轮现场“一对一”洽谈,达成进一步实地考察意向601项、意向成交657项。

(摘编自《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闭幕》)

材料三:

广结良缘、满载而归。正在中国上海进博会上演的火热盛况,既是世界期待、万商云集的经贸盛宴,也是向世界学习、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良机。

一名参展商这么描述进博会的意义,“对检验产品创新和技术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的确,纵览会展现场,“会飞的汽车””生物概念车”“太阳能汽车”,能不能成为破解交通堵塞的方案?“最小的心脏起搏器”“最薄的血压仪”“最快的免疫分析仪”,如何改善人类健康状况?“精密的工业机器人”“成套的数字机床”“智能的解决方案”,会给企业生产带来怎样的改变?可以说,中国市场敞开大门,为前沿技术的成熟和概念产品的成型提供了机遇,为互通有无、包容普惠创造了条件。

进博会让国内企业可以了解各国企业的优秀产品,洞晓产业行业的前沿技术,引进先进可靠的管理经验,从而为创新发展、技术变革、管理优化带来启示、注入动能。向世界学习,与国际接轨,不仅意味着参考发展经验,紧跟发展潮流,还需要共享发展理念,共建合作意识。在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上,匈牙利的美丽风光、埃及的悠久文明和现代发展规划,英国酷炫时尚的裸眼3D视频、肯尼亚的鲜花……不同国家的特色产品齐聚进博会,商机无限,合作无限,发展无限。

(摘编自《进博会,向世界学习的机会》)

材料四:

率领瑞士代表团出席进博会的联邦政府经济事务国务秘书玛丽﹣加布里埃尔•茵艾辛女士,在行前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瑞士国家展馆约有30家瑞士公司将作为商业参展商参加。相信上海进博会一定会促进瑞中双方、特别是经济贸易界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有助于提高我们两国的经贸交往水平。

瑞士知名企业家、经济学家、日内瓦﹣伯尔尼经济署前署长菲利普•莫纳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常情况下全球各地的经贸展览展销会,办展和参展的主要目标是找到客户、分销商或代理商。而专注于寻找新的供应商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一种相当新颖的思路和方法。莫纳先生说,进博会也一定会为促进外国产品进口到中国,并在某种程度上为改善当前国际贸易失衡的状态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海外媒体还将进博会看作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的公共产品、为全球各经济体搭建的优势互补平台。法国《欧洲时报》发表评论说,中国的开放脚步不会停歇。各国的新产品、新技术得以在进博会上展示,有助于各国经济的融合、联动、共享,进而释放发展潜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这是一个新颖的思路﹣﹣瑞士各界盛赞进口博览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图一可知,中国服务进口额占世界服务进口比重在2010年之前增长缓慢,从2010年开始增长迅猛,逐年攀升。

B.由图一可知,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服务贸易处于起步阶段。从2008年起,中国服务进口额上升到2000亿美元以上,之后逐年增加。

C.由图二可知,中国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进口额从2012年到2017年由5亿多美元上升到25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长率在2015年为100%,仅低于2004年。

D.由材料可知,近几年来,中国服务进口额巨大,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为世界带来“中国机遇”,这些因素有利于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12个主宾国和其他参展国展馆展示了它们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特色优势产业;全球或中国大陆五百多件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出现在进博会上。

B.中国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学习、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良机,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创新发展、技术变革和管理优化,也为世界市场互通有无、包容普惠创造了条件。

C.中国进博会与寻找客户、分销商或代理商的经贸展览展销会不同,它专注于寻找新的供应商,思路、方法新颖,有助于改善当前国际贸易失衡的状态。

D.海外媒体将进博会看作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的公共产品、为全球各经济体搭建的优势互补平台,从而使世界各国的新产品、新技术得以在进博会上展示。

(3)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2018年中国进博会的特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乌鸦

孙艳梅

老婆子在门框与门把之间拴了根线。黑色的缝衣线,细,轻轻推门就会断掉,楼上共两间卧室一个储藏室,老婆子挨个拴。拴好,她把老花镜推向头顶,试着推推门,线果然马上抻直要断掉的样子。老婆子扶着楼梯扶手一步一挪下楼。

老婆子坐在厚厚的蒲团上,沏一壶普洱,给墙上照片的老头儿倒了一杯,反手泼下,老婆子坚信反手泼下的茶水老头子在那边才能喝到。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呷着。

老婆子本来和墙上的老头子是沂州街的一对神仙儿。住二层小洋楼,吃自家种的菜,三个儿子讲究孝道,你来我往槐花串似的看望老两口。老两口还有什么心事啊,就在西边房檐下栽下一片肥竹,撒了一把粉豆花的种子。风吹起来,竹影花影影影绰绰照进屋里。屋里的老头儿老婆子坐在蒲团上喝茶,虽然有沙发,可是老两口却喜欢坐蒲团,蒲团厚厚的,四周用花布缠绕。喝着喝着,会像喝酒一样咣当一声碰下杯,茶喝得是花团锦簇。也许连老天爷都嫉妒他们了,说把老头收走就收走了。头天晚上老头儿还唠叨着要第二天一早起来拔拔小菜园的草,半夜就硬在了床上。神仙伴侣撇下一个。

给父亲送完殡,三个儿子着手讨论老母亲的赡养问题。仓廪实,然后知礼节,三个儿子的仓廪还算实,争着抢着让老母亲去家住。大儿子说,我是长子。二儿子说,我家住的宽敞。三儿子说,我是医生。定夺不下,老大说,听妈的,妈说上谁家就上谁家。

老婆子望着儿孙满堂高高矮矮的一屋子说,守完“头七”再说吧。守“头七”是沂州街的风俗,老婆子又说,这几天都累,不要都守在这里了,每家轮一晚吧。

第一天轮到老大和媳妇当值。老婆子坐在厚厚的蒲团上,慢慢呷着茶,呷着呷着一窗的斜阳就渐渐枯萎下去,天色暗下来,长子长媳如约而至。

白话一阵,老婆子毕竟上了年纪,就在毕毕剥剥的燃烧着的白蜡烛声中,睡着了。长子长媳窝在客厅的沙发上头靠脚脚靠头,睡了。院里的狗,这几天人来人往的,也是乏了,应付差事般叫两声,也睡了。外面的一城灯火,远远近近闪烁着,把夜晚没开灯的房间映得明明灭灭。

忽然,老大被媳妇的脚挠了一下,老大翻身跃起,媳妇瞪了他一眼,朝熟睡的老婆子呶呶嘴,两人蹑手蹑足上了楼。

两口子把两间卧室一间储藏室翻了个遍,一无所获。媳妇说,你爹你娘没攒下好东西,至少还有洋钱吧,怎么连洋钱声都没听见?老大挠挠头,既然没找到,咱赶快下楼吧,让娘发现了,我这老大以后得蒙着狗皮出门。媳妇说,咱神不知鬼不觉,你娘哪会发现?说罢,媳妇把门轻轻阖上,甚至连门上挂的一条香荷包都纹丝不动。

老婆子在天光大亮的时候醒了,她像埋伏了一夜的猎人一样上了楼。

黑线断了,一大半垂头丧气地耷拉在门把上,另一小半耷拉在门框上。老婆子揉揉昏花的老眼,愣片刻,觉得早上明晃晃的艳阳顿时暗淡无光了,一步,一步,下了楼,长子长媳头靠脚脚靠头仍旧睡得正酣,老婆子挪到蒲团上,将昨夜剩的残茶,抖抖索索地倒了一盏,喝下。

第二天晚上,老二和媳妇当值。

一晚上,老婆子睡得并不踏实,醒醒睡睡中,看着儿子和媳妇一直都头靠脚脚靠头睡得很酣,可是早上上楼去看时,黑线仍然断了。

第三天,老婆子在楼上拴线时,有些后悔自己的行为了,可开弓哪有回头箭啊,她咬咬牙,既然要试,就试到底吧。

早上醒来的老婆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楼。老天爷啊,那根细细的轻轻一开门就断的黑线竟然仍旧拴着。神谕般的晨光渗进幽暗的斗室,老婆子眼睛酸涩起来,小三,没白生,没白生哇。

老婆子宣布,她要跟三儿子住。搬家的时候,老婆子只带走了茶桌和蒲团。老婆子小脚点点的站在屋子中央指挥着,我就要这个桌子,好喝茶,剩下的你们分分吧。另外俩儿子就有些带气,都是些破烂,白送也不要。

老婆子在三子家一口气活到九十。有一天,小孙子爬到她膝盖上,小孙子刚刚在学校里学会了讲故事,他骄傲地给奶奶讲《乌鸦喝水》。讲完,老婆子摸摸小孙子的头说,乌鸦聪明,飞到哪里都能过上好日子。又有一天,三子和媳妇商量贷款换个大房子。家里俩儿子一个老人,是有些局促。老婆子说,贷啥款,我这里有。她起身,找把剪子,把两个蒲团小心翼翼地拆开,层层叠叠的棉絮中铺陈着百元大钞及洋钱,数来得有百万元之多。

(《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22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老婆子在门框与门把之间拴了根线,设置了悬念,并为后文以线测试儿子做铺垫。

B.小说严格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但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C.小说通过老婆子测试三个儿子的故事,深入发掘,小题材表现大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D.小说内容详略得当,详写老大和媳妇当值时动作、神态等,略写老二、老三夫妇的当值情况。

(2)小说中老婆子性格有何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安排小孙子讲故事这一情节,有哪些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县。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后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后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B.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C.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D.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科举考试到明清发展为四个级别,最低一级是乡试。

B.“归沐”,本意指“回家沐浴”,后指官吏休假,休假天数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汉代“五日一休沐”,唐代“旬休”。

C.“三司”,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度支、户部、盐铁”三司,长官是三司使。

D.“社稷”,古代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要到郊外祭祀,即社稷。后来“社稷”被用来借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迪才华出众,受人赏识。柳开对他写的文章很是赞赏,认为他能堪大任,后来李迪参加科举考试,果然高中,走上仕途,颇有建树。

B.李迪富有谋略,亲力亲为。就任亳地知县后,他暗中打听察访,然后部署精锐士兵,最终擒获一群洗劫城邑的逃兵,斩首示众。

C.李迪为人正直,敢于进谏。李迪屡次上疏劝谏,不同意册立章献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皇后的打击报复,贬官衡州。

D.李迪胆量非凡,富有豪气。元昊攻打延州时,不少守将用其他名义来躲避战争,李迪却主动要求戍守边疆,仁宗皇帝没答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②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五、古代诗歌阅读

5.(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和董传留别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粗缯大布”指出友人董传的外貌特征,“囊空不办”指出他生活贫困。

B.董传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学业有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C.董传厌恶了陪伴老儒烹瓠叶的日子,想和举子在槐花飘落大地的时候去游学。

D.“寻春马”暗用《登科后》的典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诗歌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六、名篇名句默写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     ,     ”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2)《离骚》中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     ,     。”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分析宫廷里的侍从护卫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奋不顾身的原因的句子是:“     ,     ”。

七、语言文字运用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常言“文如其人”,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情、喜好等等会自然流露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文字和作者            ,非常相似。如果作文之人风流倜傥,他的文章定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如果作文之人不苟言笑,他的文章定然庄严肃穆,天然一般有威慑力。(  )每当阅读先贤的书籍,常常忍不住或者为先贤的              ,或者为先贤的深刻思想            ,恨不得立马和他当面交流所得、畅所欲言。然而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稍稍可以安慰的是,通过阅读先贤书籍,了解先贤的品性,知道先贤的喜好,体会到先贤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自觉心意相通,感情更加贴近,            未曾得缘一见,内心里却已把他当作最亲近的朋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休戚相关  金玉良言  拍手称快  虽然

B.息息相关  金玉良言  拍案叫绝  虽然

C.息息相关  金科玉律  拍案叫绝  即使

D.休戚相关  金科玉律  拍手称快  即使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所以熟读一个人的文章,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同样的,了解一个人,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

B.所以了解一个人,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同样的,熟读一个人的文章,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

C.所以了解一个人,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同样的,熟读一个人的文章,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

D.所以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自然可以了解这个人;同样的,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自然可读懂他的文章。

(3)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

B.然而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与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

C.然而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

D.然而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与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

8.(5分)下面“光明中学团委纪念‘五四’征文活动”的通知在表达上(数字除外)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在就要迎来“五四”一百周年之际,为了激发我校后生更好地传承“五四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做想作为、会担当、出成绩的新青年,团委拟举办一次主题征文比赛,具体打算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新时代,做勇于担当的新青年

二、征文内容:结合“五四精神”,讲述青春梦想与成长感想,展现青年正能量。

三、作品要求:

(1)体裁不限,字数在800﹣1000字左右;

(2)主题积极向上,可读性强,能展现青年风采;

(3)须为原创,杜绝抄袭。

四、截稿时间:2019年4月26日。

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

光明中学团委

2019年3月20日

①     ②     ③     ④     ⑤

9.(6分)根据下面这段文字,请给“精神亚健康”下定义。要求不超过70个字。

“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对生活缺乏热情,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着;二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三是对事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究其原因,是人们在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的支撑点。

八、写作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从上世纪50年代的粮票、大锅饭到如今提倡绿色健康食品;从1952年铁路营业里程仅万公里到“地铁覆盖全城、高铁联通全国、专车随叫随到、快递次日可达”;从1949年80%的文盲率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从技术薄弱、科技工业水平低下到中国天眼、北斗卫星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建国七十周年以来,我国综合实力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日益美好,作为生长在新时代的中学生,读完材料,你有怎样具体的认识和感悟?请根据材料含意,以“我眼中的美好”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年江西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汉字形体在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的发展岁月中,大体上经历了从图形化到线条化,再到笔划化三个阶段的演变,这个演变过程是一个从难到易、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较规范的进步过程,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不断简化,不断规范化。

汉字之所以要简化,一方面是由于汉字自身的发展需要。汉字起源于图画,本身就存在着笔画繁多,结构复杂、难认难写的缺点;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不断发展,汉字的使用者和使用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大,要求汉字能够认写迅速、运用方便,而汉字的复杂繁难却使各种抄写、印刷事务不能快捷。正是在这种矛盾之下,汉字不能不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趋速就简。所以,汉字简化是人们在使用汉字过程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诉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当然,汉字的简化决不是随心所欲的简化,而是要根据汉字规律,逐步地科学地简化,简化的目的是使汉字有规范可循,更利于汉字在全社会的流通。

汉字之所以要规范化,首先从文字的特性看,文字是代替语言的交际工具,为了适应人们相互交际的需要,必然要求文字使用的规范化。其次,从汉字字形演变和汉字使用看,汉字字形的演变是以产生变异为前提的,无变异就无全部汉字的发展史,而异体的产生是汉字使用者的群众性行为,汉字使用越普及,异体也就越多。但存在过多的异体,将影响汉字在全社会的统一使用。为整理异体字繁乱的现象,使汉字的使用规范化,我国历史上继秦“书同文”以后,每隔几百年就要做一次汉字正字法的整理工作。建国后,党和政府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汉字简化、规范化工作,并建立起了现代的汉字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同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频繁,尤其是在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信息时代的今天,文字与社会的关系从未有过如此的密切;同时,伴随着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开办,世界上出现了新一波“汉语热”,汉语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高,规范简化汉字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愈来愈大,弃繁就简已成为现在和未来的大趋势。反观国内,社会上汉字使用的规范化意识仍然不太理想,在一些报刊、影视、商标、广告、牌匾上,滥用繁体字、异体字,生造简化字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要求汉字简化的规范化、标准化,比任何时代都显得迫切。

(摘编自 邓雪琴《关于汉字简化规范化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汉字始终在发展变化,每个汉字形体都有甲骨文、小篆、隶、草、楷的演变过程。

B.汉字形体不断演变,不断进步,让汉字成为了世界上最古老、使用者最多的文字。

C.汉字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汉字要简易好用,汉字简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D.异体字在汉字的规范化过程中,总体表现为消极作用,严重阻碍汉字的统一使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章善于从多角度展开论证分析,如分析论证“汉字简化、规范化”的原因。

B.文章在分析“汉字简化”的原因之后,又提出了汉字简化的要求,条理清晰。

C.文章论证“汉字规范化”的原因时,按照从内因到外因的顺序逐层推进分析。

D.文章尾段立足时代,又联系国内外具体背景,指出了规范简化汉字的迫切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A.起源于图画的汉字,它的发展变化是必然的,从群众中产化字应该得到推广。

B.文字在使用过程中都有规范和变异两个方面,文字没有统一的规范,就会失去交际作用。

C.我国每个时期都有汉字正字法,它促进了汉字的发展,如秦朝“书同文”和现代汉字规范。

D.汉字的简化和规范化,两者互有联系,相互约束,共同推动着汉字不断地向前发展变化。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解答】(1)A.“每个汉字形体都有”错,太绝对,与原文第一段中“汉字形体在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的发展岁月中,大体上经历了从图形化到线条化,再到笔划化三个阶段的演变”;B.“汉字形体不断演变,不断进步,让汉字成为了世界上最古老、使用者最多的文字”错,强加因果,不能由原文推出“汉字形体不断演变,不断进步”是“汉字成为了世界上最古老、使用者最多的文字”的原因; D.“异体字”错,从文中第三段“但存在过多的异体,将影响汉字在全社会的统一使用”可知“总体表现为消极作用,严重阻碍”的应是“过多的异体”,而不是“异体字”。

(2)C.“从内因到外因的顺序逐层推进”错误,无中生有,都是文字本身发展的原因,是内因,并无外因。

(3)A.“从群众中产生的简化字应该得到推广”绝对化,原文第二段“汉字的简化决不是随心所欲的简化”;B.“文字在使用过程中都有规范和变异两个方面”错,扩大范围,文中第三段只指出“汉字具有变异性”,而不是“文字”; C.“每个时期都有汉字正字法”错,原文第三段“每隔几百年就要做一次汉字正字法的整理工作”。

答案:(1)C。

(2)C。

(3)D。

【点评】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8年11月5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15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王室代表出席开幕式。1500余名国内外各界嘉宾出席开幕式。参加进博会境外嘉宾(副部级以上)390位。

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共有82个国家(含中国)和世贸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组织参展,设立展台71个。12个主宾国和其他参展国展馆风格各异,突出本国特色,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多样化的展现形式展示本国独特地域文化和特色优势产业,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业状况、投资旅游以及特色优势产品等。企业商业展共有来自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3617家企业参展。据初步统计,全球或中国大陆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570余件。首届进口博览会还吸引了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位境外采购商。首届进口博览会交易采购成果丰硕,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亿美元。此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意向成交亿美元。

进口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370多场配套活动。在6﹣8日为期3天的供需对接会上,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的1178家参展商、2462家采购商进行了多轮现场“一对一”洽谈,达成进一步实地考察意向601项、意向成交657项。

(摘编自《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闭幕》)

材料三:

广结良缘、满载而归。正在中国上海进博会上演的火热盛况,既是世界期待、万商云集的经贸盛宴,也是向世界学习、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良机。

一名参展商这么描述进博会的意义,“对检验产品创新和技术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的确,纵览会展现场,“会飞的汽车””生物概念车”“太阳能汽车”,能不能成为破解交通堵塞的方案?“最小的心脏起搏器”“最薄的血压仪”“最快的免疫分析仪”,如何改善人类健康状况?“精密的工业机器人”“成套的数字机床”“智能的解决方案”,会给企业生产带来怎样的改变?可以说,中国市场敞开大门,为前沿技术的成熟和概念产品的成型提供了机遇,为互通有无、包容普惠创造了条件。

进博会让国内企业可以了解各国企业的优秀产品,洞晓产业行业的前沿技术,引进先进可靠的管理经验,从而为创新发展、技术变革、管理优化带来启示、注入动能。向世界学习,与国际接轨,不仅意味着参考发展经验,紧跟发展潮流,还需要共享发展理念,共建合作意识。在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上,匈牙利的美丽风光、埃及的悠久文明和现代发展规划,英国酷炫时尚的裸眼3D视频、肯尼亚的鲜花……不同国家的特色产品齐聚进博会,商机无限,合作无限,发展无限。

(摘编自《进博会,向世界学习的机会》)

材料四:

率领瑞士代表团出席进博会的联邦政府经济事务国务秘书玛丽﹣加布里埃尔•茵艾辛女士,在行前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瑞士国家展馆约有30家瑞士公司将作为商业参展商参加。相信上海进博会一定会促进瑞中双方、特别是经济贸易界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有助于提高我们两国的经贸交往水平。

瑞士知名企业家、经济学家、日内瓦﹣伯尔尼经济署前署长菲利普•莫纳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常情况下全球各地的经贸展览展销会,办展和参展的主要目标是找到客户、分销商或代理商。而专注于寻找新的供应商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一种相当新颖的思路和方法。莫纳先生说,进博会也一定会为促进外国产品进口到中国,并在某种程度上为改善当前国际贸易失衡的状态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海外媒体还将进博会看作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的公共产品、为全球各经济体搭建的优势互补平台。法国《欧洲时报》发表评论说,中国的开放脚步不会停歇。各国的新产品、新技术得以在进博会上展示,有助于各国经济的融合、联动、共享,进而释放发展潜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这是一个新颖的思路﹣﹣瑞士各界盛赞进口博览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A.由图一可知,中国服务进口额占世界服务进口比重在2010年之前增长缓慢,从2010年开始增长迅猛,逐年攀升。

B.由图一可知,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服务贸易处于起步阶段。从2008年起,中国服务进口额上升到2000亿美元以上,之后逐年增加。

C.由图二可知,中国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进口额从2012年到2017年由5亿多美元上升到25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长率在2015年为100%,仅低于2004年。

D.由材料可知,近几年来,中国服务进口额巨大,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为世界带来“中国机遇”,这些因素有利于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12个主宾国和其他参展国展馆展示了它们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特色优势产业;全球或中国大陆五百多件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出现在进博会上。

B.中国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学习、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良机,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创新发展、技术变革和管理优化,也为世界市场互通有无、包容普惠创造了条件。

C.中国进博会与寻找客户、分销商或代理商的经贸展览展销会不同,它专注于寻找新的供应商,思路、方法新颖,有助于改善当前国际贸易失衡的状态。

D.海外媒体将进博会看作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的公共产品、为全球各经济体搭建的优势互补平台,从而使世界各国的新产品、新技术得以在进博会上展示。

(3)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2018年中国进博会的特点。

【分析】(1)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解答】(1)A.“逐年攀升”错误,由2016年到2017年略有下降;B.“从2008年起”错误,是“从2010年起”;C.“2015年为100%”错误,是“120%”。

(2)D.“从而使”错误,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3)结合“15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王室代表出席开幕式。1500余名国内外各界嘉宾出席开幕式。参加进博会境外嘉宾(副部级以上)390位”“12个主宾国和其他参展国展馆风格各异,突出本国特色,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多样化的展现形式展示本国独特地域文化和特色优势产业,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业状况、投资旅游以及特色优势产品等”“首届进口博览会交易采购成果丰硕,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亿美元”等句子可以具体概括。

答案:

(1)D

(2)D

(3)①出席嘉宾多、规格高;②展览规模大,展馆有特色,展示水平高;③经贸成果丰硕。

【点评】归纳文本要点:在归纳文章内容的过程中,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含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在做这种题型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乌鸦

孙艳梅

老婆子在门框与门把之间拴了根线。黑色的缝衣线,细,轻轻推门就会断掉,楼上共两间卧室一个储藏室,老婆子挨个拴。拴好,她把老花镜推向头顶,试着推推门,线果然马上抻直要断掉的样子。老婆子扶着楼梯扶手一步一挪下楼。

老婆子坐在厚厚的蒲团上,沏一壶普洱,给墙上照片的老头儿倒了一杯,反手泼下,老婆子坚信反手泼下的茶水老头子在那边才能喝到。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呷着。

老婆子本来和墙上的老头子是沂州街的一对神仙儿。住二层小洋楼,吃自家种的菜,三个儿子讲究孝道,你来我往槐花串似的看望老两口。老两口还有什么心事啊,就在西边房檐下栽下一片肥竹,撒了一把粉豆花的种子。风吹起来,竹影花影影影绰绰照进屋里。屋里的老头儿老婆子坐在蒲团上喝茶,虽然有沙发,可是老两口却喜欢坐蒲团,蒲团厚厚的,四周用花布缠绕。喝着喝着,会像喝酒一样咣当一声碰下杯,茶喝得是花团锦簇。也许连老天爷都嫉妒他们了,说把老头收走就收走了。头天晚上老头儿还唠叨着要第二天一早起来拔拔小菜园的草,半夜就硬在了床上。神仙伴侣撇下一个。

给父亲送完殡,三个儿子着手讨论老母亲的赡养问题。仓廪实,然后知礼节,三个儿子的仓廪还算实,争着抢着让老母亲去家住。大儿子说,我是长子。二儿子说,我家住的宽敞。三儿子说,我是医生。定夺不下,老大说,听妈的,妈说上谁家就上谁家。

老婆子望着儿孙满堂高高矮矮的一屋子说,守完“头七”再说吧。守“头七”是沂州街的风俗,老婆子又说,这几天都累,不要都守在这里了,每家轮一晚吧。

第一天轮到老大和媳妇当值。老婆子坐在厚厚的蒲团上,慢慢呷着茶,呷着呷着一窗的斜阳就渐渐枯萎下去,天色暗下来,长子长媳如约而至。

白话一阵,老婆子毕竟上了年纪,就在毕毕剥剥的燃烧着的白蜡烛声中,睡着了。长子长媳窝在客厅的沙发上头靠脚脚靠头,睡了。院里的狗,这几天人来人往的,也是乏了,应付差事般叫两声,也睡了。外面的一城灯火,远远近近闪烁着,把夜晚没开灯的房间映得明明灭灭。

忽然,老大被媳妇的脚挠了一下,老大翻身跃起,媳妇瞪了他一眼,朝熟睡的老婆子呶呶嘴,两人蹑手蹑足上了楼。

两口子把两间卧室一间储藏室翻了个遍,一无所获。媳妇说,你爹你娘没攒下好东西,至少还有洋钱吧,怎么连洋钱声都没听见?老大挠挠头,既然没找到,咱赶快下楼吧,让娘发现了,我这老大以后得蒙着狗皮出门。媳妇说,咱神不知鬼不觉,你娘哪会发现?说罢,媳妇把门轻轻阖上,甚至连门上挂的一条香荷包都纹丝不动。

老婆子在天光大亮的时候醒了,她像埋伏了一夜的猎人一样上了楼。

黑线断了,一大半垂头丧气地耷拉在门把上,另一小半耷拉在门框上。老婆子揉揉昏花的老眼,愣片刻,觉得早上明晃晃的艳阳顿时暗淡无光了,一步,一步,下了楼,长子长媳头靠脚脚靠头仍旧睡得正酣,老婆子挪到蒲团上,将昨夜剩的残茶,抖抖索索地倒了一盏,喝下。

第二天晚上,老二和媳妇当值。

一晚上,老婆子睡得并不踏实,醒醒睡睡中,看着儿子和媳妇一直都头靠脚脚靠头睡得很酣,可是早上上楼去看时,黑线仍然断了。

第三天,老婆子在楼上拴线时,有些后悔自己的行为了,可开弓哪有回头箭啊,她咬咬牙,既然要试,就试到底吧。

早上醒来的老婆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楼。老天爷啊,那根细细的轻轻一开门就断的黑线竟然仍旧拴着。神谕般的晨光渗进幽暗的斗室,老婆子眼睛酸涩起来,小三,没白生,没白生哇。

老婆子宣布,她要跟三儿子住。搬家的时候,老婆子只带走了茶桌和蒲团。老婆子小脚点点的站在屋子中央指挥着,我就要这个桌子,好喝茶,剩下的你们分分吧。另外俩儿子就有些带气,都是些破烂,白送也不要。

老婆子在三子家一口气活到九十。有一天,小孙子爬到她膝盖上,小孙子刚刚在学校里学会了讲故事,他骄傲地给奶奶讲《乌鸦喝水》。讲完,老婆子摸摸小孙子的头说,乌鸦聪明,飞到哪里都能过上好日子。又有一天,三子和媳妇商量贷款换个大房子。家里俩儿子一个老人,是有些局促。老婆子说,贷啥款,我这里有。她起身,找把剪子,把两个蒲团小心翼翼地拆开,层层叠叠的棉絮中铺陈着百元大钞及洋钱,数来得有百万元之多。

(《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22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小说开头写老婆子在门框与门把之间拴了根线,设置了悬念,并为后文以线测试儿子做铺垫。

B.小说严格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但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C.小说通过老婆子测试三个儿子的故事,深入发掘,小题材表现大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D.小说内容详略得当,详写老大和媳妇当值时动作、神态等,略写老二、老三夫妇的当值情况。

(2)小说中老婆子性格有何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安排小孙子讲故事这一情节,有哪些作用?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考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要阅读文本,通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结合选项鉴赏文章在写作手法上、写作上的特点判断选项的正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分析作品形象主要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评价人物形象。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包括:别人的描述、衬托、对比、环境烘托、情节推动等方面。

(3)本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通过作者的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中形象、语言、观点等方面,探讨作者的写作目的。

【解答】(1)B.“严格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错误,第三段是插叙的内容。

(2)“老婆子坐在厚厚的蒲团上……给墙上照片的老头儿倒了一杯……老婆子坚信反手泼下的茶水老头子在那边才能喝到……慢慢呷着”,对老伴感情甚笃;“老头儿老婆子坐在蒲团上喝茶……喝着喝着,会像喝酒一样咣当一声碰下杯,茶喝得是花团锦簇”,老两口皆有生活情趣;“黑线断了,一大半垂头丧气地耷拉在门把上……一晚上,老婆子睡得并不踏实……黑线仍然断了……老天爷啊,那根细细的轻轻一开门就断的黑线竟然仍旧拴着……老婆子眼睛酸涩起来,小三,没白生,没白生哇”聪明智慧;“老婆子宣布……搬家的时候,老婆子只带走了茶桌和蒲团……我就要这个桌子,好喝茶,剩下的你们分分吧。另外俩儿子就有些带气,都是些破烂,白送也不要”,生活简朴。

(3)“他骄傲地给奶奶讲《乌鸦喝水》。讲完,老婆子摸摸小孙子的头说,乌鸦聪明,飞到哪里都能过上好日子”,从内容上与上文中测试结果相呼应,证明了老婆子的聪明选择;结构上照应题目,暗示“乌鸦反哺”之意,儿孙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之事,不要包含任何私心杂念,并且与题目呼应。

答案:

(1)B。

(2)①聪明有智慧:想出用一根黑色的缝衣线来测试三个儿子孝心的办法。②有生活情趣:老伴在世时,老婆子和老伴经常一块喝茶,喝着喝着,会像喝酒一样咣当一声碰下杯,茶喝得是花团锦簇。③生活节俭:老婆子吃自家种的菜;搬到老三家里时,老婆子只带走了茶桌和蒲团,剩下的让俩儿子分,儿子认为都是些破烂,白送也不要,表明家里很简陋;小说最后老婆子从蒲团里拿出百万元之多给三儿买房,表明是老婆子夫妇一辈子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每个性格特点能结合一个事例分析即可)

(3)①内容上,用小孙子讲《乌鸦喝水》交代了老婆子在老三家的幸福生活,证实了老三的孝顺,含蓄指出测试的结果。②结构上,用小孙子讲《乌鸦喝水》与标题呼应,点出题意,用“飞到哪里都能过上好日子”暗示了小说的结尾情节。③主旨上,《乌鸦喝水》故事引出内涵丰富的“乌鸦”,表面指老人的聪明和智慧,又借用乌鸦反哺之意来揭示人们应该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主题。

【点评】小说情节的叙述顺序(叙述手法):

(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

(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富)。

(4)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5)平叙﹣﹣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

平叙的方式:

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代清楚。

②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轮番叙述。

四、文言文阅读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县。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后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后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B.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C.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D.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科举考试到明清发展为四个级别,最低一级是乡试。

B.“归沐”,本意指“回家沐浴”,后指官吏休假,休假天数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汉代“五日一休沐”,唐代“旬休”。

C.“三司”,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度支、户部、盐铁”三司,长官是三司使。

D.“社稷”,古代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要到郊外祭祀,即社稷。后来“社稷”被用来借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李迪才华出众,受人赏识。柳开对他写的文章很是赞赏,认为他能堪大任,后来李迪参加科举考试,果然高中,走上仕途,颇有建树。

B.李迪富有谋略,亲力亲为。就任亳地知县后,他暗中打听察访,然后部署精锐士兵,最终擒获一群洗劫城邑的逃兵,斩首示众。

C.李迪为人正直,敢于进谏。李迪屡次上疏劝谏,不同意册立章献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皇后的打击报复,贬官衡州。

D.李迪胆量非凡,富有豪气。元昊攻打延州时,不少守将用其他名义来躲避战争,李迪却主动要求戍守边疆,仁宗皇帝没答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②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根据句意断句。“莫敢言”的主语是“群臣”,要连在一起,排除AB;“从容奏”的主语是“迪”,要连在一起,排除D,选C项。这段话翻译为:天禧年间,李迪任给事中。周怀政之诛,皇帝非常生气,想责怪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

(2)A.“最低一级是乡试”表述错误,应该是“院试”,乡试并不是最低级别的考试。

(3)C.“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皇后的打击报复,贬官衡州”分析有误,据原文“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后起于寒微……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可知,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之后才遭到了章献皇后的打击报复。

(4)①“蝗旱”,作动词,发生蝗灾旱灾;“济”,渡过难关;“发”,打开。句子翻译为:当时发生蝗灾旱灾,(仁宗)问李迪用什么办法渡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辅助国家的支出费用。

②“语”,告诉;“预”,参与;“殆”,大概。句子翻译为:(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答案:

(1)C

(2)A

(3)C

(4)①当时发生蝗灾旱灾,(仁宗)问李迪用什么办法渡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辅助国家的支出费用。

②(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参考译文:

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迁徙家到濮。李迪深厚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很赏识,说:“先生有辅才。”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真宗驾临毫,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毫州知县。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李迪 到了之后,全部让所发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

曾经回家沐浴,忽然传诏对内于东门,拿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给李迪看。当时正值连年蝗灾旱灾,问李迪如何度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帮助国家,这样赋敛宽裕,老百姓就不会过于劳苦了。皇帝说:“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应当拿出金帛数百万借给三司。”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说借。”皇帝很高兴。

起初,皇上将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因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痛恨他。天禧年间,李迪任给事中。周怀政之诛,皇帝非常生气,想责怪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皇上恍然大寤,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

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朋党傅会,贬到衡州。丁谓派人胁迫他,没有成功,李迪知河南府。来朝京师,当时太后垂帘,(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养天子到这里,你以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不知道到这种地步。”太后也高兴。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行县因祠岳为皇上祈年,仁宗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还是让他不要去做。”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将有的因为有其他名义赖躲避战争,李迪愿意戍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李迪是贤相。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有专制之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近习而不敢有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竖起,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就看到了。

【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五、古代诗歌阅读

5.(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和董传留别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粗缯大布”指出友人董传的外貌特征,“囊空不办”指出他生活贫困。

B.董传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学业有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C.董传厌恶了陪伴老儒烹瓠叶的日子,想和举子在槐花飘落大地的时候去游学。

D.“寻春马”暗用《登科后》的典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诗歌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分析】(1)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考查鉴赏评价诗歌的情感态度,要结合手法和诗句具体分析。

【解答】(1)“想和举子在槐花飘落大地的时候去游学”错,“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这两句是说董传的志向,不甘心过贫苦的日子,希望通过科举出人头地。老儒是指年老的学人。“烹瓠叶“是用典,《诗经•小雅•瓠叶》首章二句为“幡幡瓠叶,采之亨之“。瓠叶味苦,以瓠叶言其宴席上菜肴的粗陋和简约。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也就是举子应试的时间了,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

(2)“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意为友人董传定有金榜题名、春风得意之时,到时可以向世人夸耀:诏书上新写的如鸦的黑字上有自己的名字,表达诗人希冀董传能够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扬眉吐气,以夸世俗,是对董传给予鼓励,对一个不得意书生的祝福,也表达出作者对董传才华的肯定。

答案:(1)C。

(2)①意为友人董传定有金榜题名、春风得意之时,到时可以向世人夸耀:诏书上新写的如鸦的黑字上有自己的名字。②表达了作者对董传才华的肯定,寄寓了诗人的鼓励希冀之情。

译文: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

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赏析:

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就苏轼送别的这位朋友董传而言,“气”不应简单地指读书所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指古代读书人所推崇的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时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王勃在人生落魄时高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董传身处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可以从“囊空不办寻春马”一句看出。显然,苏轼对董传的人生态度还是非常欣赏的。在临别时送给朋友这一句,既是赞美,也是安慰。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点评】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六、名篇名句默写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 尔卜尔筮 , 体无咎言 ”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2)《离骚》中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 何方圜之能周兮 , 夫孰异道而相安 。”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分析宫廷里的侍从护卫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奋不顾身的原因的句子是:“ 盖追先帝之殊遇 , 欲报之于陛下也 ”。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解答】故答案为:

(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重点字:咎)

(2)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重点字:圜)

(3)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重点字:陛)

【点评】《赤壁赋》中的名句辑录: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七、语言文字运用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常言“文如其人”,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情、喜好等等会自然流露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文字和作者            ,非常相似。如果作文之人风流倜傥,他的文章定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如果作文之人不苟言笑,他的文章定然庄严肃穆,天然一般有威慑力。(  )每当阅读先贤的书籍,常常忍不住或者为先贤的              ,或者为先贤的深刻思想            ,恨不得立马和他当面交流所得、畅所欲言。然而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稍稍可以安慰的是,通过阅读先贤书籍,了解先贤的品性,知道先贤的喜好,体会到先贤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自觉心意相通,感情更加贴近,            未曾得缘一见,内心里却已把他当作最亲近的朋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A.休戚相关  金玉良言  拍手称快  虽然

B.息息相关  金玉良言  拍案叫绝  虽然

C.息息相关  金科玉律  拍案叫绝  即使

D.休戚相关  金科玉律  拍手称快  即使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所以熟读一个人的文章,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同样的,了解一个人,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

B.所以了解一个人,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同样的,熟读一个人的文章,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

C.所以了解一个人,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同样的,熟读一个人的文章,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

D.所以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自然可以了解这个人;同样的,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自然可读懂他的文章。

(3)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D

A.然而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

B.然而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与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

C.然而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

D.然而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与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

【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解答】(1)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结合语境“文字和作者”该用“息息相关”,排除AD。

金玉良言:比喻非常宝贵的劝告或教诲。金科玉律: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结合语境“先贤的”该用“金玉良言”,排除C。

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即使,是表示假设,事情还没有真正发生;虽然,是真实发生了的,并非假设。

(2)C.根据前文“如果作文之人风流倜傥,他的文章定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如果作文之人不苟言笑,他的文章定然庄严肃穆,天然一般有威慑力”,此句阐述的是“人与文”的关系,“人”在前,“文”在后;然后根据前后文的衔接关系可作出判断。

(3)A.主语不一致;B.“使”淹没主语;C.根据语境,“先贤言谈”前面缺少介词“与”。

答案:

(1)B

(2)C

(3)D

【点评】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8.(5分)下面“光明中学团委纪念‘五四’征文活动”的通知在表达上(数字除外)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在就要迎来“五四”一百周年之际,为了激发我校后生更好地传承“五四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做想作为、会担当、出成绩的新青年,团委拟举办一次主题征文比赛,具体打算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新时代,做勇于担当的新青年

二、征文内容:结合“五四精神”,讲述青春梦想与成长感想,展现青年正能量。

三、作品要求:

(1)体裁不限,字数在800﹣1000字左右;

(2)主题积极向上,可读性强,能展现青年风采;

(3)须为原创,杜绝抄袭。

四、截稿时间:2019年4月26日。

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

光明中学团委

2019年3月20日

① “就要“改为“即将” ② “后生”改为“学生” ③ “打算”改为“计划”或“安排” ④ 删去“左右” ⑤ “拜托”改为“希望”或“欢迎”

【分析】本题考查表达连贯、简明、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

【解答】①“就要”是口语,不符合语体,应改为“即将”;

②“后生”是口语,不符合语体,应改为“学生”;

③“打算”是口语,不符合语体,应改为“计划”或“安排”;

④已经给出了字数区间,就不能再用左右了;

⑤“拜托”显得太过于卑微,应改为“希望”或“欢迎”。

故答案为:

①“就要”改为“即将”;

②“后生”改为“学生”;

③“打算”改为“计划”或“安排”;

④“左右”改为 删去“左右”;

⑤“拜托”改为“希望”或“欢迎”。

【点评】语言得体运用看准对象要注意谦辞和敬辞,要注意禁忌语。讲话要讲究分寸,巧妙用语,日常场合亲切、自然,正式场合庄重、规范,娱乐场合幽默、活泼,悲伤场合低沉、哀婉。分清书面语和口语,口语亲切自然,书面语庄严、严谨。注意区分各种文体的不同的语言要求: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严密,注意修饰语的使用。实用性文章语言讲究平实。新闻稿简洁、扼要,概括性强。 广播、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歧义词。 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 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贺辞热情洋溢。

9.(6分)根据下面这段文字,请给“精神亚健康”下定义。要求不超过70个字。

“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对生活缺乏热情,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着;二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三是对事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究其原因,是人们在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的支撑点。

【分析】考查提炼语意,要通读语段,分析句间关系,提取关键词语进行概括。

【解答】根据下定义的格式,确定“精神亚健康”是一种精神状态,“人们在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的支撑点”是诱因,“对生活、对他人、对事业、对社会缺乏热情”是表现,按照逻辑顺序,组合成“一种精神状态”前面的定语即可。

答案:“精神亚健康”是人们因精神追求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表现出对生活、他人、事业和社会缺乏热情、感情、激情和责任感的一种精神状态。

【点评】下定义是揭示事物(概念)本质属性的一种逻辑方法,可以用“被定义概念(种概念)=该事物的本质特征(种差)+邻近的属概念”的语言形式(格式)来表达。

八、写作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从上世纪50年代的粮票、大锅饭到如今提倡绿色健康食品;从1952年铁路营业里程仅万公里到“地铁覆盖全城、高铁联通全国、专车随叫随到、快递次日可达”;从1949年80%的文盲率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从技术薄弱、科技工业水平低下到中国天眼、北斗卫星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建国七十周年以来,我国综合实力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日益美好,作为生长在新时代的中学生,读完材料,你有怎样具体的认识和感悟?请根据材料含意,以“我眼中的美好”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在确定本文的写作立意时,应该抓住材料第二部分总结性的文字“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日益美好”。所以,在文章 要紧扣祖国发展带来的“美好”展开。结合第一段给出的具体描述,可以从具体的“文化”“科技”“经济”等一两个方面展开去谈,能分析具体的“美好”,如果能结合“美好”的原因与具体的做法去谈憧憬的美好,立意更加。此外,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符合“生长在新时代的初中生”这一身份要求,要符合身份特点。

参考立意:

1.从祖辈到我的童年生活,谈祖国经济发展的美好。

2.通过通讯工具的变革,谈祖国科技发展的美好,可以进一步展望未来的革新。

3.比较历代人的教育水平,体现文化发展和繁荣的美好。

【解答】

科技大发展,铸就中国梦

﹣﹣我眼中的美好

建国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走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人民的生活是幸福的,祖国的发展更是美好的。而在这些发展中,最让我敬佩的还是科技的发展。

科技的发展体现在高铁上。自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以来,高铁在中国迅猛发展。如今,中国高铁经过砥砺奋进的发展,不仅在国内遍地开花,甚至大踏步地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站在了世界的制高点。我们从高 铁技术的“跟随者”转变成了“引领者”。中国高铁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们的出行更加舒适、便捷,人们的需求因为铁路速度的提升而得到更多的满足。中国人对铁路情有独钟,从绿皮车到“和谐号”,承载的是时代发展的中国梦。和长城、北京胡同、京剧等一样,高铁也已成为中国的一种文化符号,成了中国人的一种集体记忆。

科技的发展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移动支付不就是一个明证吗?如今的中国不仅四通八达,而且人们的生活更为便利。从远古的实物支付到现金支付,再到现在的各种电子支付,时代在变,支付手段也在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成了生活新手段。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商家支持手机移动支付,数亿人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来支付各种日常生活所需。从电影票到服装,从水电费到房租,处处可看见移动支付的身影,处处可听见手机扫码的声音。据人民网的报道,近几年外国人在华使用移动支付的用户数量渐增,已有近30%在华外籍人士使用支付宝,移动支付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目前,中国的科技发展渗透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层面,让我们的中国梦更加清晰。君不见中国C919御风而起,蓝天逐梦;“天宫二号”和“天舟一号”的太空之旅,昂首阔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试航,彰显国威……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自豪骄傲。

科技发展的中国梦,让春季的风沙远离我们的生活,还我们一片绿地,超越梦想一起飞,让大地的每一片土地都为我们喝彩加油,不负人生美丽的瞬间。一份希望、一份寄托、一种信仰,到处都弥漫着科技中国梦的味道。

科技的发展,就是我眼中的美好,科技让我们心怀祖国,畅想美好未来!

【点评】材料作文的题型特点:

①题目有文字材料。

②要求考生依材料作文,或改写材料,或续写材料,或扩写材料,或根据材料写读后感,或针对材料中的“现象”写短评,考查的角度多种多样。

③“题”的变化形式多样,可以是命题,可以是自由命题;可以是半命题,也可以是无命题(如要求给给材料的人写信),其中以给一段材料、一个命题的为最多。也有以高考卷中的阅读材料为考场作文材料进行命题的。

④文体比较单一,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不限文体”的写作要求很少出现。

材料作文考查读写结合能力,考生要阅读、分析、提炼、联想、表达,才能完成写作任务。从考试角度看,由于它能极好地避开师生的猜题押题,又能让所有考生有据而述,有的而议,有感而发,所以是一种优秀的题型,但现在开始受到冷落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