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中学生科学奖简介
丘成桐中学生科学奖是2008年由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发起设立的中学生科学创新类奖项,也是目前唯一面向全球华人中学生的科研赛事。丘成桐是以“科研学术论文”和“专业学术答辩”为评价主体的科学赛事,倡导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舍弃试卷和标准答案,以提交论文的形式参赛。
丘成桐奖参赛指南
01参赛方式
(1)每支参赛队伍由1至3位中学生组成,由1-2位指导老师带领,提交研究报告。学生不得跨校组队。
(2)学生身份:以在参赛报名之时是否为在校中学生为准。
(3)指导老师:除了选择本校的中学教师指导之外,也可以选科研机构专家或其他校外教师作为导师,但不能是商业培训机构聘请的老师,须据实填写。 (4)参赛学生可以报名参加不同学科的奖项(比如既报计算机奖,又报物理奖等),但在同一学科的比赛中只能报名一次;如学生同时报名多个学科,需另注册账号,且须以不同论文参赛。02适合人群
9-12年级全世界华人学生;学习能力优秀并有余力进行学术研究的学生;对这些学科中的某一科(数学/化学/生物/物理/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感兴趣的学生。
03研究报告要求
各学科领域专家参与评审,历时4个月,经过5轮评比,最终决出总决赛获奖名单。
(1)参赛队伍需提交一份完整的PDF研究报告。进入总决赛的参赛团队,需另行提交一份英文PDF版研究报告。 (2)如课题研究为技术创新并形成实际应用,可上传算法或应用展示视频以及相关图文资料。 (3)查重报告:参赛团队上传最终版论文后,必须在论文提交截止日期前上传与最终版论文对应的查重报告。(推荐论文查重网站:知网、PaperPass)。04奖项设置
?(一)六科单项奖均设置金奖一个、银奖一个、铜奖三个、优胜奖五个,奖金分别为金奖5万元;银奖3万元;铜奖1万元;优胜奖0.5万元,并为获奖团队颁发奖杯和证书。科学金奖一个,奖金5万元,颁发奖杯和证书。
?(二)如有需要,组委会主席将为获奖者出具用于申请大学的推荐信。 注:奖金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获奖能够得到大牛的推荐信,这可是名校的通行证呀。丘成桐奖研究范围
数学奖
涵盖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所有领域:
基础研究: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分析等。 工程应用:包括计算机、互联网、通讯、信息及数码科技等。 商业应用:包括经济、金融、物流、管理、决策、运筹学、交通运输等。 科学应用:包括医药、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及健康问题。 创新设计:包括图形设计、游戏等。物理奖
与物理学学科的相关性:研究范围涵盖物理学的所有领域。
化学奖
研究课题可以是所有和化学研究相关的内容,在评奖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解决了一个什么样的化学问题。
生物奖
研究课题可以是所有和生物学相关的内容,既包括通过实验获得的研究成果,也包括纯理论的分析(如通过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在评奖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解决了一个什么样的生物学问题。
计算机奖
研究课题可以是所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内的问题,既可以是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可以是技术问题的探索。
经济金融建模奖
研究范围涵盖经济学(含金融学)的所有领域。研究课题对于回答经济问题有直接的贡献或者方法学方面的贡献。
丘成桐奖亚洲赛区时间
2月:开放注册
5月31日:报名、研究大纲提交的截止日期 6-7月:组委研究大纲进行初审 7月:初审结果公布,入围名单揭晓 8月31日:提交完整研究报告的截止日期 9月:研究报告的审阅及评估 9月中下旬:评估结果公布 10月下旬:答辩及结果公布(生物、化学、计算机) 10月下旬:答辩及结果公布(经济金融建模、物理、数学),颁奖典礼 11月下旬:科学讲座 *所有日期、截止时间以香港时间 (GMT+8) 为准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