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题怎么才能做好?

考试中,很多同学都很害怕阅读,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做完试题后心里还是没底,究其原因,大多是对自己所答的问题没把握。

  一、辩名析理,把握文体特征

“辩名”,就是要明确我们阅读时的阅读材料的文体。

“析理”,就是要分析所给文体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

这个环节的重点就是分析文章的文体特点。因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而不同的特点也就决定了在阅读过程中的不同侧重点。

例如,如果我们阅读的是一篇叙事作品,那么首先就要明白叙事作品的特点,

要看清是以记人为主,还是以叙事为主。

如果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那么一般来说,它的重点就应该在对人物的刻画上,而对人物刻画的重点是为人物的性格服务的,所以在阅读时就要注意,作品的中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它往往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以及细节等描写手段来完成的。那么在阅读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描写,看一看这些描写都分别是从那个侧面来刻画人物的,也可以说是表现了人物的那一个方面。

如议论文章,它的重点就是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能明白是通过那些论据来完成对论点的论证的。论证的过程又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等。

散文的重点在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上,通过品评文章语言来披文入情。

  二、锁定目标,落实阅读过程

阅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解读所给材料的过程,而作为练习和考试中的阅读来说,更是带有明显的阅读目的——完成后面所给的阅读问题。

所以,就这个阅读的过程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一是要注意整体阅读,从整体上把握好阅读的材料,先从感性认识上来看一看文章是属于什么文体,内容上都说了些什么,对所给的材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

二是落实阅读的目标。在我们已经对所给的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来看一看文章后面所给出的问题,看一下出题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出题的,它所考查的重点是文章的哪一点。在这个步骤中,往往要和第一步中的文章特点结合起来运用。

第三步,就是带着这些问题再回到阅读材料中落实答案。

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的设计,往往是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按照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的思路来出题的。在我们读完了问题之后,可以来对照着这些问题再回到原来的文章中,看一看它们的答案出现在文章中的哪几个部分,可以按照材料“按图索骥”“对号入座”,有条理有步骤地进行阅读解答。

  三、提纲契领,注意重点句段

在阅读所给材料中,有些语句或是语段甚至是个别字词,在文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或是升华和深化主题的作用,在阅读中如果我们能把握住这些句子,

往往能快捷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所以我们在解读过程中,要注意这些语句和语段,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中心。

如一段文章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

再如首括句、反问句、省略句、以及过渡句等。

甚至一些提示语和附加语,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一方面、另一方面、总之、总而言之……在阅读中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四、深思精写,准确表述语言

我们在平时遇到的阅读材料有两类,一是小阅读题,一是大阅读题。在这两类题中,小阅读往往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它需要的是细心。而大阅读,除了细心之外,还要深刻。

在考试中,很多同学都很害怕阅读,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做完试题后心里还是没底,究其原因,大多是对自己所答的问题没把握。

其实在这里面,一个关健的地方是没能真正把握题意,所答问题没能准确表达题意。所以我们要“琢磨不透,瞻前顾后”,“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在具体作答中,我们可以参考文言文的翻译标准:信、达、雅。

信,就是要用词精确,忠实于原文而不曲解的文意题意。

达,就是所表述的句子能够符合文章的文意,准确表达文意题意。

雅,就是自己写的句子本身不能有毛病,还不能超过字数的限制。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