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周的时间,读了太宰治40+篇小说,太宰治的研究论文10+,依照太宰治年谱,从头梳理了其精神世界的变迁,得出了一个结论——太宰治本质上根本就不是“丧”!!!
如果仅仅读过《人间失格》一本书,从中抓去了几个很“丧”的元素,认为那就是太宰治的话,说明你还没读懂太宰治。
从太宰治的人生履历上来看,他不仅不丧,而且还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
早年是一个理想主义青年,马克思的信徒,左翼革命人士。中间有过几年的思想崩溃的颓废时期,但随后就成为了一个正能量的高产著名作家。晚期更是对社会风气频繁发表见解,其作品更是成为一大社会现象,是一个影响力极大社会著名人士呢。
首先,先附上一个表。

是我为了厘清太宰生平用来参考的。对太宰生平不太了解的朋友可以心中有个概念。
在这里,我根据人物经历,分成了 学生时代——成名时代——辉煌时代 三个部分。
选取的两个节点分别是:

病好后与小山一起生活,但因为住院期间过度使用麻醉药品而然上了毒瘾,成为了一名瘾君子,且始终大量饮酒。
醉生梦死间的太宰又得知小山初代与西洋画家朋友的出轨,绝望而又迷茫,遂又拉着小山初代一起赴死,仍是吞食安眠药,但幸运的是两人都没有大碍。
醒来后太宰与初代分手,独自一人在东京生活。
在此阶段,太宰是丧的。烂醉如泥,吸毒成瘾,终日颓唐,人间失格对应的就是这个阶段。
4、成名和辉煌——名满天下的作家
1939年,30岁的太宰在井伏鳟二的撮合下,与石原美知子完婚,从此开始成为了名满天下的作家。
在三月,凭借《女生徒》获得北村透谷奖,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大量小说产出,生活也开始变得与平常作家无异,全无之前颓唐的影子。

在二战之后,日本的整个传统道德体系崩溃,生产秩序被破坏,人民的情绪变得消极而绝望,政治上也十分混乱,诸多党派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总之社会陷入了困顿之中。
太宰的创作也进入的巅峰期,《斜阳》《维庸之妻》以及《人间失格》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看到战前,在翼赞会中为战争政策投赞成票的大日本政治会的保守分子披上民主主义的外衣,组成日本进步党;在战争中为军国主义摇旗呐喊的战争文人,在战后摇身一变,反而成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的代言人。
太宰治展现了一个文人对重建社会精神内核的热心。

总之呢,不要简单的把叶藏的形象对应到太宰治身上。
太宰治写《人间失格》的初衷,我觉得只是想要表达一种情绪,一种对战败后旧道德崩坏、人们思想混乱的抨击吧。
我引一段《人间失格》里叶藏和堀木玩“同义词反义词”游戏的部分,这里似乎很能表现主旨了。

瞎眼可见的一群人中最帅的那个
再来一张

正是年轻女孩喜欢的痞坏
说了这么多,就是大多数人只是被《人间失格》以及书商们的宣传所迷惑了。
实际上,太宰可真的不丧!

- 1935年太宰治完成了第一本小说集《晚年》,并在毕业失败后上吊自杀未果。
- 日本战败,太宰治进入了思想与艺术的成熟期。
- 初中:太宰治与弟弟一起办了同人杂志,并接触到马克思思想。
- 高中:更加深入的介入了左翼团体,为之提供资金。且受偶像芥川龙之介自杀的触动,对自己出身大地主阶级感到羞愧,服安眠药自杀。
- 大学:开始积极参与左翼社团,几乎不去上课了。因与艺伎小山初代的婚姻,被家族分家除籍,于是有了第二次自杀。后来因为学业问题与小山初代的贞洁问题,又自杀了两次。并在此期间完全脱离了左翼运动,也写完了第一本小说集《晚年》。
二、太宰治到底丧不丧呢?
我们首先搞清楚什么叫丧不再相信明天会更好,也不再相信只要坚持、努力、乐观,就能取得想要的未来。 以一种悲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大概是一种宿命论演变出来的,夹杂着软弱、自嘲的文化。 太宰丧不丧呢?我们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看。 1、首先是学生时代——家境优渥,成绩出色的理想主义少年。 在这个时期,太宰治主要生活在老家津岛。由于家境优渥,在幼年时期没有经受过生活的苦难,在中学时,喜欢读芥川龙之介的文章,将其视为偶像。 芥川也是日本的一个文豪,擅长写短篇小说,喜欢揭露人性里“恶”的一面。《罗生门》《竹林间》《河童》都是杰出的描写人类阴暗面的小说。 而且此阶段的太宰接触到了,日本如火如荼的共产主义思潮,读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再对照自家亲属的生活方式时,印证了自身大地主阶级的腐朽。 太宰十分愧疚于自己的血脉、阶级,甚至苦恼到在期末考试的前一个晚上吞服安眠药自杀。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太宰性格上的脆弱,也能看到他的善良。 一个富家子并未迷醉在自己的富贵生活上,而是愧疚与自身阶级对底层阶级的剥削,绝称得上善良了。只是做不到如秋瑾等革命人士的坚毅刚果,性格上是个普通人罢了。 如此正向的理想主义少年,虽自杀,可也不是丧吧? 2、青年时代——纯粹政治家 “纯粹的政治家”,这是太宰在小说里给自己总结的名头。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东京大学的几年,由于远离了家族,在大学里加入了左翼组织——日本的共产组织。 将自己的生活费几乎都用在了组织活动上,还将自己的公寓作为活动场所。期间,因为执意与艺妓小山初代结婚,和家族决裂被除籍,也因此感到痛苦而自杀,但被救后依然参加左翼活动,即便不断被警察缉捕也不改初衷。 显然的,这个时期的太宰治更与“丧”无关了。 3、毕业后的颓唐——这个是真的有些丧了 由于参加政治活动,几乎没有上课,自然也无法毕业。 虽然被家族除籍,但哥哥们仍然还在给太宰寄生活费。太宰因为性格软弱,从未告知兄长和初代自己无法毕业,反而一直撒谎拖延,成明年一定会毕业。 在此阶段的太宰因为被家族除籍,也叛逃了革命,因为与田部自杀还引起了很大的非议,脆弱的太宰一直想着自杀。可他希望能有一些成就后再自杀——写一本小说集作为给亲近朋友和兄长的交代。 两年后,小说写完了,谎言也编不下去了,就去上吊自杀,未果。突发肠炎,住进了医院。期间,写的小说被陆续发表,反响很大。


什么政府啦、国家啦,引诱我们自杀的政府和国家迅速消失才好,谁也不稀罕,为难的,只有你们自己吧(中略)我既不是社会党的右派、左派,也不是共产党员,我是艺术家。 记着,我最痛恨肮脏的欺骗了。你根本就是在轻视我们,你以为说些不疼不痒、不负责任的话就能安慰所谓民众,让他们心悦诚服了吗? --------------------------- 太宰治丨《家庭的幸福》限于传播的局限,中国的读者所广泛接触到的太宰治与其人生的轨迹是反向的。 我们从太宰治的死开始接触,慢慢的才了解到他的生。 许多朋友将自杀的标签贴在太宰脸上,以为太宰是他想象中的颓废的青年,但除了大学毕业前后的三四年,太宰治始终是一个有着社会责任感的理想者,是绝称不上丧的。丧的只是叶藏,而不是太宰。
三、丧的是《人间失格》里的叶藏
人间失格里的叶藏,大概是太宰丧的一面。 叶藏怯懦、无担当,没有什么道德观念。 但很多人似乎把被出版商宣传的“太宰治的自传文学”这样的字眼给误导了。 1、首先是时间线,《人间失格》时间线如果对应太宰治人生经历的话,仅仅到了1935年就戛然而止了。 也就是太宰治的学生时代。 2、其次是写作手法,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 手札什么意思?就是亲笔信,仅就《人间失格》而言,理解为日记也无不妥。 在这本小说中,太宰治的角色设定是:作为一个作家,收到了某个素材,但并没动笔修改而是原封不动的供读者品鉴,只写了前言和后记。 写过小说的朋友们肯定知道,在写作过程中- 人物形象是先于故事情节的
- 小说的整体情感色调又是先于人物形象的
“都是他父亲不好。”她若无其事地说道,“我认识的小叶,个性率真、为人机灵,只要他不喝酒的话……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这是后记里面老板娘所说的最明显的,表现现实世界与叶藏手札世界冲突的一句话。 额~好吧,这个要是写下去就太长了。

“罪。罪的反义语是什么?这题很难哦。”我佯装若无其事地说道。 “是法律。” “喂,这应该不是罪的反义语吧?” 竟然说罪的反义语是法律!但或许世人都想得这么简单,安分地过生活。以为没有刑警在的地方,就会有罪恶蠢蠢欲动。 “不然你说是什么,是神吗?因为你身上有种基督教徒的味道,我闻了就倒胃。” “别随便下定论。我们两人再好好想想吧。这是个耐人寻味的题目,不是吗?感觉从一个人回答这个题目的答案中,就能完全了解他的一切。” “怎么可能嘛。罪的反义语是善。善良的市民,也就是像我这样的人。” “别再开玩笑了。善是恶的反义语,却不是罪的反义语。” “恶与罪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我认为不同。善恶的概念是人所创造的,是人类擅自塑造出的道德语词。” ……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想法倏然从我脑海中掠过,令我猛然一惊。搞不好陀思妥耶夫斯基不认为罪与罚是同义语,而它们是反义语,刻意将这两个字摆在一起呢。罪与罚是绝对不相通的两个字,彼此水火不容。将罪与罚视为反义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笔下的绿藻、腐臭的水池、杂乱如麻的内心……啊,我有点懂了,不,还差一点……正当这些念头像走马灯似的在我脑中飞旋时——看,是不是很有些哲学或者社会学的味道在里面呢? 实际上太宰治所表达的悲观,颓废,于真正意义上的丧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太宰治的“丧”里面,是有着抨击与反抗意味在里面的。关于这一点,如果你去读一读中期或者早期的太宰治小说就可以体会到了。 里面有着强烈的情感涌动的。
四、有魅力的太宰治
还有什么好说的么…… 为什么太宰治这么受欢迎? 有一句话说的好:名人卖名,各有各的卖点。 我们看太宰治卖点是什么? 1、人生经历的传奇性: 不用多说了吧?看看那些宣传语,“五次自杀,三次殉情”“罪恶的一生,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吧啦吧啦。 2、好的作品,极强的感染力:太宰艺术水准最高的作品学界公认的是——《斜阳》,可很多人却只知道《人间失格》。 为什么呢?因为情绪的感染力真的太强了!从序言开始就开始发力“那孩子的笑脸,愈看愈让人感到莫名的阴森。那根本就称不上笑脸。这孩子完全没笑,他那紧握的双拳可以证明。没有人可以一面握拳一面微笑。是猴子,那是猴子的笑脸—— 脸上挤满丑陋的皱纹。就是如此古怪、丑恶,看了浑身不舒服的表情,教人很想说他是“脸皱成一团的小鬼”。我从未见过表情如此诡异的小孩。”“阴森”、“丑陋”“诡异”…… 用了非常多很“重”的此,非常刺激人的感官。 甚至正文的第一句话“我的一生尽是可耻之事”,大家非常容易就被吸引了。而且作品本身质量也够硬。 3、读者定位:太宰治本质上还是是一个青春小说家,所写的内容多是青春时代的彷徨、迷惘。 青春小说家,连郭敬明都能经久不衰,何况一个文豪水准的太宰治呢? 4、帅气:是的,帅气。不解释。


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