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网 努力学习网

长征史诗:飞夺泸定桥

五月里的野花开满了大渡河河边的山崖, 有红,有白,或蓝,或黄,四处点缀, 就如同它们开放在以前无数个春秋。 然而红色的勇士们却没有时间欣赏, 他们正匆匆抢渡大渡河的湍湍急流。 湍急的水流使红军无法架起渡桥, 只能摆渡过江,依赖那三条木舟。
士兵的统帅朱德在心中计算着时间, 如果三条船按照目前的过江速度, 摆渡数万红军至少要几个星期。 朱德想起小时候听过无数遍的故事, 对红军命运的忧虑也不禁渐上双眉。
安顺场有一位年逾九十的清末秀才, 老人名叫宋大顺,曾见证石达开的失败, 红军总政治部的李富春亲自拜访了老人, 用飞翔的话语询问石达开兵败的原因。 老人于是这样用有翼的话语回答: “因为石达开贻误时机陷入重围, 大渡河涨水挡住他们前进的去路, 彝人烧毁了左边松林河上的木桥, 而在他们的南面则是清兵的追击, 红军若想避免石达开第二的命运, 千万不能过长地停留在江水之滨。”
运筹帷幄的毛泽东和周恩来赶到了江边, 于是红军领袖们在一起将问题商榷, 毛泽东发誓红军决不会再像石达开, 在大渡河边将宝贵的时机白白延误。
他们最终决定改变原来的安排, 派出突击队往安顺场北面的泸定桥赶赴。 红军的领袖们希望能够夺取泸定桥, 使红军主力能够在那里渡过大河, 然后迅速北进踏上抗日的道路。
一条险恶的道路摆在勇士们的前方, 它沿着大渡河西岸沿河蜿蜒北上。 也许更加准确地说,那不是一条道路, 因为,从前几乎没有人这样途经, 因为,其实那是临江的重峦叠嶂。 人们总是从东边遥远的成都出发, 沿着大渡河东岸向北经泸定桥西行, 然后继续一直前往神秘的西藏。 或者他们也从西藏的拉萨东来, 沿着相同的路线反向前往成都, 却很少有人选择走在大渡河的西岸, 因为那里的险恶容易使人命丧。
AI配图魔改
来源 |《长征史诗(插图典藏版)》

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