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婚姻与爱情

如果是十几岁读《安娜·卡列尼娜》可能更加关注安娜与伏伦斯基的爱情;二十岁读,可能更关注人物心灵的自我成长;如今快三十岁读,更关注的是书中人物带给我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反思。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婚姻与爱情

很久没有这样,读完一本书之后,如此放不下书中的人物,又如此不断延续思考。

可能是年纪在这里了,如果是十几岁读《安娜·卡列尼娜》可能更加关注安娜与伏伦斯基的爱情;二十岁读,可能更关注人物心灵的自我成长;如今快三十岁读,更关注的是书中人物带给我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反思。

安娜与伏伦斯基的爱情,是一场爱情至上的毁灭之旅。

安娜是美丽的,如果要具象化她的美,个人觉得最接近她形象的是《泰坦尼克号》中的Rose。安娜的前半生在家庭的安排下与高官卡列宁结婚,她的婚姻遏制了她少女的生机,伏伦斯基是解放她精神的一剂药。如果是未婚的安娜和未婚的伏伦斯基相遇,那他们最后的结局大概会是幸福的吧?在爱情这件事上,时机很重要。伏伦斯基在明知安娜是有夫之妇的情况下,还疯狂追求安娜,这与当时俄国上流社会的风气分不开。他们将情人称为“影子”,几乎每个上流社会的贵妇都有一个或多个“影子”。安娜起初受道德束缚,拒绝伏伦斯基的追求,但由于她的丈夫实在无法欣赏她,她最终还是陷入了伏伦斯基的爱情。安娜后来有了伏伦斯基的孩子,在安娜生产时,她以为自己要死了,请求卡列宁的原谅。未读《安娜·卡列尼娜》之前,从文学史中看到卡列宁的形象觉得他是一个“坏人”,读过之后,觉得他是一个善良的“可怜人”。他古板、迂腐、懦弱,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地位甚至可以忍受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关系,但他却是一个好人,一个可怜人。他在安娜将死之时宽恕了安娜,也安娜生产之后,请人照顾安娜与情人的孩子。

后来安娜与伏伦斯基私奔国外,又回到俄国。这期间,他们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短暂且虚无的。回国后的伏伦斯基,除了爱情还想做那个时代上流社会男子要做的事,比如参加选举、参加聚会。那时的俄国上流社会对待出轨男女的态度是天差地别的,安娜在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是被排斥的,而伏伦斯基则可以毫无顾忌地出入。回到俄国后的这种处境,让安娜缺乏安全感,这种感受逐渐延伸到她与伏伦斯基的关系中,她会通过任性、争吵来一遍一遍证明伏伦斯基还是爱她的。读到这里,对安娜的死,竟然不意外了。我有时在想,安娜如何能从这种生活中解脱出来呢?想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她是不能的。她已经背叛了卡列宁,除非她愿意回去,这于她而言几乎不可能。她和伏伦斯基的未来是渺茫的,伏伦斯基的家庭不愿让他接受安娜这样一个女人,这对他的前途没有任何益处。而伏伦斯基呢?他深爱安娜,这毫无疑问,可是他无法只与她日日相对,除了爱情之外,他还需要其他的生活,其他的事情来证明他身为一个男人的价值。她离开伏伦斯基,独自生活?依靠谁呢?她的哥哥奥勃朗斯基是一个投机者,根本靠不住。靠自己吗?当时的社会,如果安娜离开任何一个团体,她除了出卖自己,根本没有任何的生路。

不在绝望中的人,是不会走向绝路的。安娜的死,让我联想到了“革命的意义”。当旧世界压逼地人无路可走时,只有革命,方可向死而生。

吉娣和列文的爱情,是兜兜转转还是你。

这部书中我觉得最浪漫的情节,是列文和吉娣用粉笔在桌子上互明心意那段。吉娣在经历与伏伦斯基的爱情挫败后,生了一场病,庆幸的是,吉娣的父亲和母亲给了她足够的安全感,他们为了吉娣的身体,带吉娣去国外疗养。在这里,吉娣遇见了许多人,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华仑加小姐。她虽身世凄苦,但却依然能尽力帮助身边的人。从华仑加身上,吉娣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不结婚、没有爱情的人生,也不是无意义、不幸的人生。

陶丽和奥勃朗斯基,更像尘世中大多数的夫妻那样,凑活着过日子。

这本书中我最同情的就是陶丽,她太不容易了,生育了那么多孩子,要照顾生病的孩子,要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还要面对丈夫的背叛和无能。俄国上流社会的女性,嫁妆都是比较丰厚的,其实她们不结婚,一辈子也不会过得太辛苦。安娜的出场,就是为了调解出轨的哥哥与嫂嫂陶丽之间的矛盾。不过好在陶丽是有智慧的,她能看到列文身上可贵的品质,亦能在破碎的婚姻中重获生机。

其实大多数文学作品中的爱情都不是美好的,写到这里我在脑海中搜索了一圈以往读过的小说,个人认为最好的爱情莫过于《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爱格妮斯和大卫了,彼此守望,共同成长。

读完这部书,思考过很久,婚姻和爱情的意义是什么?婚姻和爱情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意义目前还没有想到,最重要的品质,我选择了“责任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