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办学校收费贵?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家长选择?

重庆每年招生的初高中学生,总计约60万人。毫无疑问,绝大多数都进了公办中学。相对而言,学杂费低、师资稳定等优势,会成为大多数家庭的不二选择。但放眼望去,民办中学的招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重庆中高考刚过,对学校来说,毕业季也是招生季。对家长来说,小学、初中的毕业,也意味着择校的开始。说起来是双向奔赴,弄不好就互相耽误。所以,这也正是家长孩子的焦虑期。

能就读怎样的初中,原则上有三种选择:一是划片就读,现在重庆主城增加了摇号;二是定向选考公办名校;三是选报民办学校。

能读怎样的高中,那基本上只有一种可能:凭中考考分填志愿,不管是冲一冲、稳一稳,还是保一保,靠的都是,实力加运气。当然,个别民办学校,对考分会放得宽一些。

目前,重庆每年招生的初高中学生,总计约60万人。毫无疑问,绝大多数都进了公办中学。相对而言,学杂费低、师资稳定等优势,会成为大多数家庭的不二选择。但放眼望去,民办中学的招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公办学校千好万好,那为何还有那么多家庭,选择民办学校呢?

公办向左,民办向右

近段时间,渝商联在密集访谈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同阶层对学校的公民办属性,敏感程度相差较大。

低收入家庭,基本都首选公立学校,认为花费小,师资稳定可靠,或者干脆说,条件有限,没得选;中产家庭,公办民办两可,关键看孩子造化,学业好,能考入公办名校当然更好(初中名校也会组织小范围的小升初考试),若考不了,能进好的民办学校,也是一大选项;而富裕家庭,则更多偏向于著名民办学校,特色化、国际化是他们最为看重的。

某专门从事留学服务的机构创始人认为,就中学阶段而言,公办学校对考分要求较高,管理也较严,个别学校更是把孩子当机器,将填鸭式教学发挥到了极致。而民办学校因为收费不受限制,更有条件重视文体类、兴趣类教学,氛围宽松,注重保护和发挥孩子的天性。

如果说公办中学是向左,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答、应考能力,能培养出目标感强、效率高的执行型人才的话,那么民办中学就是向右,相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阔视野,更有助于培养领导型、创造性人才。

当然,前提都得是,相对优秀的学校。在他看来,优秀的民办学校,其实并不多。

民办学校也讲“血统论”

说到民办学校的好与坏,一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私下表示:与公办学校一样,民办学校也讲“血统论”,不仅仅是外在的品牌认知,更重要是它的教学理念和基因。

“搞教育,是一个非常讲情怀的事业。”他说,一些民营资本投资教育,更多看重高回报率和良好现金流,把学校作为向其他产业输血的管道。这样的学校,往往会有两种手段,一是贴牌,与公办名校或国际名校合作,合作深浅不一、虚实不一,二是各种名目的高收费、乱收费,因为教育部门对其监管放开。

他说,这两年,“公参民”学校,正处于贴牌名校和民营资本双双退出的过渡性阶段。虽说有两年的保护期,名校基因和师资力量也会有些沉淀,但客观地说,这些学校当下已陷入某种尴尬。之前,这类学校,公不公、民不民,打着公办名校的牌子,收着民办学校的学费,无论对公办、民办学校,都带来了不公平竞争,因而成为教育部出手整改的对象,限期划归地方教委。

这种“公参民”的名校退出竞争之后,血统纯正、办学优良的民办学校,不但获得了公平的竞争环境,还客观上获得更多的目标生源。这对民办学校的发展,大有裨益。

重庆民办中学如何选

然而,对广大学生和家长来说,在众声喧哗中,如何辨识民办学校的优劣高下,仍不是件简单的事儿。近来,渝商联新媒体,就不断接到读者的咨询。为此,我们专门连线了重庆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机构。

据了解,重庆目前民办中学多达数十家,有偏向于国内中高考赛道的,有偏向于海外大学赛道的,大多数看上去都能做到二者兼顾。但像巴蜀常春藤、哈罗公学、德普外国语学校等收费高昂的名校,基本都以将学生输送到海外为第一目标,家长为孩子的赛道规划,也大抵如此。 真正能同时铺好两条赛道,充分满足中产和精英家庭不同需求的民办中学,其实屈指可数。巴川中学算其中的佼佼者。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