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楞严咒四大名句,悟透福德无量!

楞严咒是佛教咒语中最长的一个,被称为“咒中之王”。佛门里认为,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一人诵持楞严咒,正法就不会灭亡。诵持楞严咒的功德利益无边,一心诵持此咒,可成就善法、增益道业,破除一切恶习、清除一切灾难等等。

《楞严经》亦称《大佛顶首楞严经》,是佛教中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佛门常以“开悟”的“楞严”盛赞其极为重要的地位。《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提到楞严经,就不得不提及其中最关键的“楞严咒”,楞严咒是楞严经的核心所在,佛教僧众每日早课也必诵楞严咒。

楞严咒是佛教咒语中最长的一个,被称为“咒中之王”。佛门里认为,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一人诵持楞严咒,正法就不会灭亡。诵持楞严咒的功德利益无边,一心诵持此咒,可成就善法、增益道业,破除一切恶习、清除一切灾难等等。本篇文章,小编就楞严经中比较经典的四句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不断精进法身慧命。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狂行顿歇,歇即菩提。

“狂性”指的就是人心中的妄念和颠倒无明,人之所以烦恼痛苦,就是因为时刻被心中的念头牵动,起心动念、造业起惑,不能安住,心生恐惧忧虑,不得解脱。佛教认为“一念一轮回”,过去的是杂念,不必纠缠;未来的是妄想,不必执着,活在当下这一念才是智者。人的一个念头就是十万八千里,许多人看似老实念佛,实则“口念弥陀心散乱”,心头杂念妄想不断,又怎能真正从佛法中受益呢?

“一切唯心造”,观心不乱,心不动,不动则不伤。把心中的妄念放下,即是顿歇,心清净了,智慧即显现,无我无心即是菩提。就像《心经》里所说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心中无挂碍,处事便顺遂,则人生无处不吉祥。

二、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这句话说的是邪淫心对修行的障碍。如果人不断邪淫,就不能开悟解脱,也难以出离六道轮回。“万恶淫为首”,邪淫是万恶之根,是诸大恶业之首。其实这句话还有后半句: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就是说一个再有修行的人,如果戒除不了邪淫心,也终将堕入恶道。

其实《楞严经》中还有关于此的名句: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邪淫就是人内心的贪欲,一切纠缠苦恼皆因“爱”而生,爱恨情仇致使人颠倒妄想,心常被束缚,乃至经历百千万劫,也不得解脱。所以,修行一定要先断邪淫,成就才会愈快。

三、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举凡众生,或多或少皆有业障,如果没有业障,福报很大,今生也不会投此人身。一切众生,从无始劫前以来,不断辗转轮回,不得出离,皆因为不能发明真心,见不到自身的如来清净自性,被无明烦恼障碍了菩提自性,故有无休止的轮回苦难。

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时候曾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却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陀认为人人都具有佛性,人人皆是未来佛,但却因分别妄想而见不到真如自性。“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修行当以净心为要,戒除一切贪心妄想,常住真心、自得解脱。

四、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佛法不但要闻、思,更要注重“修”。一个人读再多的佛经,如若不在现实生活中去践行、去体悟,和那些没有闻到佛法的人一样,一切都是无用。就像给人说什么食物,却不给食用,怎么会让人填饱肚子呢?

要想开悟,不是读的经文越多,就越开悟。开悟重在一个“悟”,要用心、用智慧。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本身并没有什么文化,读的经文也只是《金刚经》,但他却因为悟透了其中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明心见性、觉悟成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