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三个月,我都在读《金刚经》,除了《读懂<金刚经>必读的三本书》这篇文章提到的书之外,我又读了江味农的《金刚经讲义》三卷和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
在读南怀瑾先生的这本书时,我读了这样一句话:「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
其中的「善护念」三个字,是《金刚经》中出现次数不少的字眼,南怀瑾先生在书中说,这三个字是「一切修行的起步,也是一切佛的成功和圆满。」
根据我读《金刚经》不算深入的理解,一般人只要读懂了这几个字,不敢说功德圆满,至少可以做到活得通透,福气自来。
下面我就以自己的理解,说说为什么这三个字这么重要。
一、照看好念头的种子,它才能开花结果。
南怀瑾先生讲「善护念」的第一层意思,是「好好照应你的心念」。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早晨起床时心情不错,突然接到一通抱怨电话,一整天都像揣着一块石头,或者本来计划好好工作,结果刷手机看到同学在晒豪车豪宅,心里酸溜溜地再也静不下来。
你看,这时你的念头就像野草,稍不留神就疯长,最后把你内心的花园啃得乱七八糟。
有一位朋友就经常跟我诉苦,他总说自己命不好。细问之后我才知道,他每天一睁眼就想「房贷又要还了」、「老板肯定看我不顺眼」、「孩子成绩怎么这么差」……
这些念头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压得他喘不过气。我问他:「你是否试过每天出门前,先想一想三件值得感恩的事?」他摇摇头。
后来再次见到他时,他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脸上没有那么多焦虑感了。他说:「听了你的话,我现在每天先想到儿子健康成长、老婆做的早点真好吃、路上看见花开得真好。以前总想的那些烦心事,好像没那么重要了。」
我认为,这就是「善护念」最实在的用处。南怀瑾先生说的「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不是要当个木头人没情绪,而是学会照顾好自己的每一个善念。
二、在日常的行住坐卧里,好好修行。
有人觉得「善护念」得去深山打坐才能练成,其实任何地方都是修行的好地方,即使是厨房也是最好的道场。我就举个接地气的例子。
我认识一位卖煎饼的大姐,也是广西老乡。有一次凌晨五点半左右,天还下着雨,我准备打车去机场,就在她摊位买了煎饼,并顺口说:「大姐,这天气还出摊真不容易。」
她一边麻利帮我打包好煎饼和豆浆,一边笑着:「下雨天人少,不忙的时候正好把摊位周围的地面冲洗一下,顺便把瓶瓶罐罐擦擦干净,这样客人吃着也放心。」
她肯定没读过《金刚经》,但把「善护念」用得比谁都好——雨天本是烦恼,她却照看着「把事情做好」的念头,硬是把水坑踩成了莲花池。
反观有些人,念经打坐时一副菩萨模样,回到生活中孩子打翻杯牛奶就炸毛。这就像南怀瑾说的:「很多人拜佛求福,却不知道福气早就从指缝里漏光了。」
真正的「善护念」,是做饭时不抱怨油烟呛人,而是闻见饭菜香,是堵车时不咒骂浪费时间,而是听段有声书。把每个平常日子过出滋味,比磕一万个头都管用。
三、你的一个念头,可能正在改变你的命运。
在读《<金刚经>说什么》时,南怀瑾先生说「善护念」是《金刚经》的一只金刚眼,也就是《金刚经》的正眼,正法眼藏。
初读时我不太明白,后来联想到了一个故事,就想通了。我老家有一位大伯是木匠,他手艺很好,可是脾气非常倔,而且老是觉得别人瞧不起他。
有一次他给镇上一家酒楼做桌椅,老板验收时说了句「这边角还能不能再磨光滑点?」,他当场摔了刨子:「嫌我做得不好找别人去!」从此再没人敢找他干活。
由于酒楼老板是我姑丈的哥哥,后来聊到这个事情时,他说:「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总觉得别人都在针对他,其实我第二天还想找他做柜子呢,看他那脾气,我只能找别人了。」
这位大伯的遭遇,恰恰印证了心理学中的「自证预言」——当你整天想着「全世界都跟我作对」,就会不自觉地把每个细节都扭曲成「证据」,最后真把自己活成了悲剧主角。
而「善护念」就像给心里装了个警报器,一冒出「我又要被欺负」的念头就哔哔响,提醒你换个角度看问题:「老板提建议是不是想让作品更完美?」或者「客户挑剔是不是正好展示我的耐心?」
其实做到了这一点,一个人的福气真的就来了。南怀瑾先生也说:「福气不是菩萨给的,是你自己用念头种出来的。」
再看看那些整天想着「我真倒霉」的人,就像举着个破碗到处接雨水,还怪老天爷不下雨。相反,那些知道「善护念」的人,早就挖好水渠引来清泉,院子里鸟语花香。
四、念头的力量,超乎你的想象。
最后说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王阳明被贬到龙场驿站时,经常躺在石棺里思考问题。某个深夜他突然坐起来大喊:「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句话用大白话说就是,别往外找了,你心里早就有答案了!从此他悟出「心即理」等,开创了阳明心学。你看,人在绝境中能翻身,不是老天开眼,而是他死死护住了「吾性自足」的念头。
这与「善护念」异曲同工。南怀瑾在书里反复讲:「《金刚经》不是让你成仙成佛,而是教你怎么在人间活得自在。」
当你遇到难事时,要护住「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念头,在被人误解时,要护住「清者自清」的念头,甚至生病时,更要护住「身体正在自我修复」的念头。
这些看似简单的转念,实则是用《金刚经》的智慧给自己开光。
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安慰剂效应」?说的是两组病人吃同样的药,一组被告知「这是进口特效药」,另一组知道是普通药。结果「特效药」组康复率高出30%。你看,连身体都听念头的话,更何况命运?
读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护住好念头就能有福气,这也太玄了吧?」其实一点都不玄。
护着「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的念头,三年后你会脱胎换骨,护着「对家人多笑一笑」的念头,家里自然暖意融融;护着「遇事不急不躁」的念头,皱纹都比别人少长几根。
南怀瑾先生把《金刚经》五千多字浓缩成「善护念」三个字,就是告诉我们:最好的风水不在祖坟,不在住宅,而在你起心动念的瞬间。这三个字,值得用一辈子去琢磨。
来源:韦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