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光潜谈静: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
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陈标《赠元和十三年登第进士》诗词赏析
《赠元和十三年登第进士》指出诗作创作年代,为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年),陈标为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登进士第,当时还是白衣。

朱自清《经典常谈》之:诗(要点、逻辑)
晚唐诗向来推李商隐和杜牧。李商隐和温庭筠并称,他们的诗又走回艳情一路。杜牧人称“小杜”,诗词采华艳,富有纵横气,归为“绮丽一派”。

喻凫《送贾岛往金州谒姚员外》诗词赏析
《送贾岛往金州谒姚员外》是喻凫赠送贾岛的送别诗。字面意思是描写金州景色迷人,内含对诗人姚合的向往和崇敬之情。羡慕贾岛可以先同姚员外饮酒作赋,共论文章。同时回忆共游潇湘,也描写了诗人和贾岛的友情深厚。

诗僧贯休《送人归新罗》诗词赏析(附十六罗汉图)
《送人归新罗》颇有古风韵味,平淡质朴,言简意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巧妙地融入地老天荒、天涯地角来形容距离之远,烘托出友情之深。用秋风起,友归乡,海市蜃楼,阵阵巨浪,把离愁的情绪渲染的无比苍凉。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诗词赏析
这首《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诗作于刘长卿旅居扬州之时。安史之乱爆发后,刘长卿长期居住的洛阳落入乱军之手,诗人被迫流亡到江苏扬州一带。秋日登高,来到吴公台,吊古思乡,有感而发。

韦应物五律佳作《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诗词赏析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为韦应物五律中的佳作之一。早春时节,大雪以后,寄信友人,前来赏梅。语言朴素简洁,风格清新明快,情感真挚热切,洋溢着闲淡恬适的气息。

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三门砥柱》赏析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上阕写景,描写黄河三门津峡谷之艰险和雄奇。下阕则连用多个典故,描写中流砥柱的雄壮和险要,烘托出砥柱山的作用。融情于景,从而抒发诗人磊落胸襟和豪迈气概,充满了自信和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