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第二批次的名额分配政策,是助力孩子升入优质高中的重要途径。很多家长可能只知道这个批次比的是校内排名,但其实还有一些关键信息是不清楚的,也就导致后面在给孩子填报志愿的时候,没有利用好这个批次让孩子以低于三批次录取分数进入目标学校的机会。
今天将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详细解读,文章有点长,希望你能耐心看完。
一、名额分配政策核心要点
(一)什么是名额分配?
名额分配,即过去说的 "指标到校",是将优质高中的部分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全市各初中学校(含公办和民办)的招生政策。
(二)哪些学校参与名额分配?2024年名额分配结果是怎样?
2024年全市“名额分配”招生学校共79所、93个校区,名额分配计划为26031个。具体可以后台留言“名额分配”获取23/24年分配结果。
(三)名额分配的报考条件有哪些?
考生须满足以下条件,可报考名额分配志愿:
1、初中应届毕业生。
2、具有广州市户籍或符合政策性照顾条件。
3、同一所学校三年完整初中学籍且在该校就读到毕业或从市外转学到本市并在转入初中学校就读到毕业。
根据以上要求,往届生、非户籍生、挂读生、返穗生均不符合名额分配要求。但市外转学生转到本市某初中,就读至毕业,中途在本市市内没有转过学,则符合报考资格。初中学校届时也将在学校公示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学生名单,如果对名单有疑问,可进行复核。
中考可在学籍或户籍报考二选一,就算选择跟户籍报考,符合资格的考生只可以报学籍学校分配到的指标,没资格享受户籍区的。
注意:老三区在第三批次和第四批次招生视为同一区,但在名额分配批次是按各区独立分配的,比如越秀区的区属高中名额分配只分给越秀区的初中学校,而不会分到荔湾区或海珠区。
(四)名额分配的比例与计划
2024年省市属和区属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含国家级、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比例是招生总计划的 50%。虽然今年外面有一些说法是可能会增加,但根据24-26年的计划应该还是50%,实际以市招考办通知的为准。
二、名额分配步骤与报考流程
(一)时间节点:
学校在4月份左右都会让学生确认身份信息,交回学校审核。2024年的名额分配招生工作通知是4月30日下午(也就是去年今天)发布的,要求5月10日之前完成资格异常审核及申诉,5月11日公布了结果。
这里建议大家要结合23/24这两年自己所在的初中分别分到多少名额,才能更好判断今年自己要在级排名多少前才有机会,单看去年的对比是比较局限的。
(二)名额分配分为三个步骤:
1、面向集团的直接名额分配:
★分配对象:教育集团内的农村初中和上一年中考总分平均分低于全市平均分的初中。
★分配比例:按指标考生数30:1的比例分配。
★分配学校:成立教育集团的省、市属及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
2、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全市的名额分配:
★分配方式:二级分配。
★第一步:按各区符合名额分配考生数所占全市份额,将名额按比例分配至各区。
★第二步:以区为单位,将名额整体打包,根据各送生学校所占区份额计算名额数。
★第三步:采用GUID随机函数算法,将名额随机分配至各送生学校。
3、区属示范性、省一级普通高中面向全区的名额分配:
★分配方式:一级分配。
★第一步:将区属名额整体打包,根据比例计算本区各送生学校可分得的名额数。
★第二步: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完成分配。
录取参考科目要求:
★示范性普通高中:投档考生的录取参考科目成绩须达到C级及以上。
★非示范性普通高中:投档考生的录取参考科目成绩须达到D级及以上。
★特别说明:若录取参考科目有任一科未达到C级,则不允许报考第二批名额分配中的示范性高中;但如该区高中省一级学校有名额分配资格,则可报考省一级学校的名额分配。
※这里还需要给大家讲解一下“指标流标”:即指标计划没有成功录取到学生。
★流标后处理:
流标的计划会进入下一批次进行录取。
若无下一批次,则进入补录环节。
★流标原因:
1、某高中的指标到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过高,考生分数未达到,导致流标。
2、符合条件的报考指标计划的考生数量不足,从而流标。
3、符合条件的考生集中报考某一高中,其他高中报考人数不足或无人报考,造成流标(即所谓的“爆冷”现象)。
(三)志愿填报规则:
可填报志愿数量:第二批次最多可填报 3 个名额分配志愿,志愿顺序影响录取优先级。
填报范围:可填报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和面向本区招生的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
分数要求:每个志愿对应的学校,有不同的分数要求。名额分配的最低控制线是过往3年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平均值下降40分(21-22是20分,23-24都是40分)。
(四)投档规则:
1、指标学校按志愿顺序先录一档线上的学生;
2、若一档线上没完成招生计划,再按志愿顺序录二档线上的学生,依此类推,直到招生计划完成;
3、指标学校只录在该学校控制线上的学生;
4、指标学校没完成的招生计划,将投放到后续批次继续完成。
(五)同分处理:
当考生的分数相同时,录取会根据以下优先级进行排序:
★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考生:首先比较是否享受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如果已享受,则不再重复享受。
★录取计分科目总成绩:如果前述条件相同,则比较考生的录取计分科目总成绩。
★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之和:若总成绩仍然相同,则比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之和。
★单科成绩:若上述成绩之和也相同,则依次比较数学、语文、英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等单科成绩,直到分出先后顺序。
三、案例解析:名额分配如何影响录取?
举例:某学校获得华附、二中、执信各一个指标,十六中十个指标。
★四名学生A、B、C、D的志愿及分数情况如下:
A 学生 730 第一志愿华附
B 学生 720 第一志愿华附、二志愿二中、三志愿执信
C 学生 712 第一志愿二中、二志愿执信、三志愿执信、三志愿十六中
D 学生 700 第一志愿执信、二志愿十六中
★四所学校最低录取控制线:
• 华附 691、二中 694、执信 689、十六中 666
录取结果:
• A同学被华附录取。• B同学被执信录取。
• C同学被二中录取。• D同学可能被十六中录取(取决于其他学生的志愿情况)。
解释说明:
• 四名学生均达到各学校最低录取控制线。
• 录取遵循志愿顺序和梯度保护原则。
• A同学因校内分数第一,被第一志愿华附录取。
• B和C同学在一档线上,C同学因第一志愿二中而被优先录取。
• B同学因在一档线上,优先于二档线的D同学被执信录取。
• D同学虽第一志愿执信,但受梯度保护影响,可能因二档线志愿优先原则被十六中录取(需考虑其他学生志愿)。
以上案例说明并强调了志愿顺序和梯度保护在录取中的重要性,和同档线下志愿优先的录取规则。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名额分配批次都有不同的志愿填报技巧。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分配到学校的名额综合进行考虑。关于各批次的志愿填报,稍后会继续跟大家分享。
四、给家长的备考建议(初一初二家长也适用)
(一)提前规划报考资格
如果想从第二批次上岸,要确保孩子具有完整的广州市初中学籍,初中三年完整就读,避免中途转学。同时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评价。
(二)精准定位目标学校
结合孩子的成绩和校内排名,参考目标学校近3年的录取数据,计算名额分配最低分数线,合理评估录取可能性。制作 "目标学校分数对照表",清晰标注各学校的名额分配分数线、本校分得名额数、孩子的成绩排名等信息;要密切关注新校区和新政策带来的变化,调整升学策略,把握新的机遇。例如,某些新校区可能会有“低分进名校”的机会。
(三)关注政策动态
及时了解当年的名额分配计划、报考条件等政策变化,可通过广州市招生考试网、学校官网、班主任通知等渠道,获取最新信息。
(四)合理填报志愿:
指导孩子根据成绩和兴趣,合理选择志愿。“冲稳保”的志愿排布方式,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有的只适合“稳”和“保”。
蓓蕾拉/像素妈咪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