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尔斯泰经典语录32句整理
15.如果有人问我,有什么最重要的和最有用的忠告可以给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我只会说,“以上帝的名义,暂停片刻,放下手中的工作,看看周围的世界。” --托尔斯泰

读书笔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婚姻与爱情
如果是十几岁读《安娜·卡列尼娜》可能更加关注安娜与伏伦斯基的爱情;二十岁读,可能更关注人物心灵的自我成长;如今快三十岁读,更关注的是书中人物带给我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反思。

论文——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19世纪俄国社会的反映
托尔斯泰一直是反战的倡导者,他认为战争是不必要的、愚蠢的和残忍的。在《战争与和平》中,他通过描写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表达了自己反战的立场。他认为,战争不仅是人类最大的悲剧,也是人类最大的罪恶。

格非:为什么说《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最好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是我最喜爱的长篇小说,而且我也认为,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所有作品中,它也是写得最好的。《战争与和平》也许更波澜壮阔,更雄伟、更有气势,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么纯粹,那么完美。

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相爱相杀,生前最后一封信写给决裂者
作为俄罗斯文学的两位伟大的人物,托尔斯泰与屠格涅夫间曾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嫌隙。作为同代作家,屠格涅夫曾是托尔斯泰文学之路的引路人,而最终却因为阶级立场的不同而走向分裂。

每个人都可以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找到自己
罗曼·罗兰是“土生土长的高卢人”,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主人公却是一名德国人,这个身份设定是作者的刻意为之。德国人的身份,让克利斯朵夫具备德国质朴的精神,“具有贝多芬式的英雄意志”。

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一场走向死亡的旅程,却是自我的重生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是海明威比较经典的一个短篇。单薄的情节基本褪去叙事性故事的常规格局,用“外聚焦"的视角,只通过男女主人公间的对话直述穿插意识流的回忆重现,构建了极强的叙事张力,表达出作者厚重的对于生存和死亡的思考与叩…

面对生活,永不服输——读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
主人公圣地亚哥是古巴的一个老渔夫,他年轻时非常出色,很有名气。他曾经和一个有劲的黑人比赛掰手腕,比了一天一夜,最后终于战胜了对手。到了晚年,他老婆死后,他一个人孤独地住在海边简陋的小茅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