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可以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找到自己

罗曼·罗兰是“土生土长的高卢人”,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主人公却是一名德国人,这个身份设定是作者的刻意为之。德国人的身份,让克利斯朵夫具备德国质朴的精神,“具有贝多芬式的英雄意志”。

法国文学巨匠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是耗时20年写成的一部“长河小说”,堪称史诗般恢宏的作品。小说以独特的写作风格而风靡全球,成为读者案头的人生必读书之一,在任何一家图书馆的文学板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名字也是赫然在目。

《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音乐家,小说的名字也是书中主人公的名字。该书描写了诞生在莱茵河畔的德国音乐天才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从他出生,受到音乐教育,到成年后在欧洲各地动荡的生活经历和精神探索,再到最后归隐的跌宕起伏的、波澜壮阔的人生篇章。

然而翻译这部小说的傅雷先生提醒读者:“尤须牢记的是,切不可狭义地把《约翰·克利斯朵夫》单看作一个音乐家或艺术家的传记。”在傅雷先生看来,克利斯朵夫是一位贝多芬式的英雄,他在磨难的一生中不断探索音乐的最高境界,最终实现灵魂的自由,进入精神世界的和谐。

罗曼·罗兰是法国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音乐评论人等。1866年1月29日出生于法国勃艮第地区的克拉姆西镇,父母亲都是公证人的后裔。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尼韦内这块土地上。因此,罗兰一生中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土生土长的高卢人”。

罗曼·罗兰从小体弱多病,终日关在深院高墙之内,小他两岁的妹妹在他五岁时就夭折了,这给母亲精神上的打击很大,也让罗兰的童年生活始终笼罩着一层阴影。最终他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杰作主要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二三十年间,作者通过描述德国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展现了世纪之交时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欧洲人民的生存状况以及当时的社会画卷。

《约翰·克利斯朵夫》分为上下两部,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黎明、清晨、少年;第二部分是反抗、节场;第三部分是安多纳得、户内、女朋友们;最后一部分是燃烧的荆棘、复旦。可以说,整部书是以克利斯朵夫的人生轨迹为描述对象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故事情节

罗曼·罗兰笔下的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主要是以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为原型的艺术形象,作者的创作意图旨在把小说主人公熔铸成贝多芬式的人物。

这部耗时二十年的小说,大量取材于贝多芬的生平事迹,主人公克利斯朵夫的性格和为人,以及他身上所体现的英雄式的奋斗精神与不屈气息均受到贝多芬的感应。而小说的第一卷《黎明》几乎完全取材于贝多芬的生平事迹。

1902年,罗曼·罗兰完成《贝多芬传》,记录了伟大音乐家贝多芬凭借超人的意志克服人生的种种磨难,并最终用痛苦为全世界铸就欢乐的音乐人生。同年四月,罗曼·罗兰重访贝多芬的故里,在“浸淫着他的苦难,他的勇气,他的欢乐,他的悲哀”之中,开始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创作。

小说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一个小城市的穷音乐师家庭里,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是公爵的乐师,但此时家庭已经败落。祖父很喜欢小克利斯朵夫,向他灌输了不少英雄创造世界的观念,这使他从小就产生了要当大人物的想法。

克利斯朵夫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学习音乐,他早熟的音乐天赋引起了祖父的注意。祖父暗地里把他随口而出的调子缀成乐曲,题名为《童年遣兴》献给了公爵。克利斯朵夫被邀请到公爵府演奏,音乐会很成功,他的出色的音乐天赋也为他赢得了“在世的莫扎特”这一美誉。

11岁那年,克利斯多夫被任命为宫廷音乐联合会的第二小提琴手。眼看孙子有了出息,祖父在欣慰中去世了。然而,他的家境愈发败落了,父亲整日酗酒,养家的重任过早地落到了他的肩上。

迫于生计,克利斯朵夫在附近的一家豪宅找了一份教钢琴的兼职工作,并与和他年纪相仿的学生弥娜之间相互产生了好感,但在遭到弥娜母亲的一番奚落后愤然离开。随着父亲的去世,克利斯朵夫的童年也就这样结束了。

此后,克利斯朵夫经历了两次失败的爱情,他的心绪烦乱,意志更见消沉,整天和一帮狐朋狗友在酒馆里阔论人生。在这个时候,自小就教他安贫乐道、真诚谦虚的舅父再一次指引他走出了情绪的低谷,使他重新振作起来。有一次,克利斯朵夫去听音乐会,他忽然感觉到观众都是百无聊赖,而演奏也是毫无生气。

他回到家里,把他所景仰的几位音乐大师的作品拿出来看,竟发现其中同样充满了虚伪和造作。桀骜不驯的克利斯朵夫随即发表了对大师们的反面意见。结果可想而知,他失去了公爵的宠爱,把他所在的乐队和观众也全部得罪了。

一个星期日,克利斯朵夫在酒馆里借酒浇愁时替一位姑娘打抱不平,和一帮士兵发生冲突闯下大祸,他只好逃到巴黎去避难。在巴黎,克利斯朵夫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之中。最后,他终于在一个汽车制造商家里找到了一个教钢琴的工作。制造商善良的外甥女葛拉齐亚对他的命运充满了同情。

克利斯朵夫继续着他的音乐创作,他用交响诗的形式写成了一幕音乐剧。然而,他拒绝一个声音庸俗肉麻的女演员演出自己的音乐剧,又给自己惹了麻烦,演出被人捣乱搞得一团糟,他气愤得中途退场。由于这次不成功的音乐会,他教课的几份差事也丢了,生活又一次陷入窘境。深爱他的葛拉齐亚因无法帮助他而伤心地离开巴黎回到了故乡。

在一个音乐会上,克利斯朵夫结识了青年诗人奥里维,二人一见如故,成为知音。不久,克利斯朵夫创作的《大卫》出版了,他再次赢得了“天才”的称号,生活也出现了转机。但不谙世故的克利斯朵夫仍被人利用,卷入一个又一个是非之争,逐渐身心疲惫,狼狈不堪,幸得葛拉齐亚的暗中帮忙,他才又一次脱身。然而,在一次节日游行中,他的好友奥里维死于混乱之中,他出于自卫也打死了警察,最后不得不逃亡瑞士。

在瑞士,克利斯朵夫思念亡友,悲痛欲绝。一个夏日的傍晚,他外出散步时与丧夫的葛拉齐亚不期而遇,两人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他在崇高的信仰和折磨人的情欲之间几经徘徊,忍受着煎熬,差点和她一同饮弹自尽。克利斯朵夫最终再一次证明了自己是强者,他没有跟随情欲坠入罪恶的谷底,而是在燃烧的荆棘中迎来了复旦的光明。然而,由于葛拉齐亚的儿子仇视克利斯朵夫,二人始终无法结合。

岁月流逝,克利斯朵夫老了,葛拉齐亚去世了,充满激情与斗争的生活也遥远了。当他从瑞士的隐居生活重新回到法国的社会生活中时,他的反抗精神已完全消失,他甚至和仇人也和解了,并反过来讥讽像他当年那样反抗社会的新一代。

晚年,克利斯朵夫隐居意大利,专心致力于宗教音乐的创作,不问世事,完全变成了一个世故老人,进入了所谓“清明高远的境界”。这时,历尽千帆的克利斯朵夫越来越像一条经历过无数急湍暗流而变得宽广平静的大河,他获得了声名,却不为声名所累。

曾经折磨过他灵魂的情欲,现在已经升华成充满人性关怀的博爱。即使是在独自面对死亡的时刻,他亦带着勇者的庄严,把那最孤独的时刻看作是新生的开始,去与心爱的人会合。克利斯朵夫微笑着在一片金色的光辉中到达了永生的彼岸。能够那样生那样死的人才是真正“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不被它所屈服。

音乐与文学是没有界限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以交响曲为设计形式的,全书的四个部分,暗指了与主人公命运一致的四个乐章。四个乐章跌宕起伏,吸引读者,引人入胜。这样的结构安排,详细地叙述了人物性格与家族和大自然的亲密关系,展现了理想生活的画卷,实现了灵魂间的沟通,强烈的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讴歌。

罗曼·罗兰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说:“我现在正在写一部音乐小说。”毋庸置疑,《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音乐小说。

这部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无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还是在篇章结构的营建、语言节奏的安排以及音乐环境的描写等方面,均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性,称得上一部真正的音乐小说。

在罗曼·罗兰看来,音乐、文学是没有界限的,也是没有国界的,把音乐融入文学,让文学照亮生活。将作者的情感付诸文章,对读者来说,则犹如一股小泉,清凉舒透,也犹如一缕春风,温暖贴切。

在《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哪怕是最卑微的人,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文学的魅力。在书中,隐约中总会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力,这种力是生命之力,是希望的力量。

罗曼·罗兰多次借用老约翰·米切尔的口吻,来阐释这种力量。通过对克利斯朵夫家族生活作风、传统习俗的描述,他们天生拥有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强健的体魄、不屈的灵魂。并且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域环境、社会环境。

在小说中,罗曼·罗兰把约翰·克利斯朵夫描写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德国人,当时的德国是活力的象征,有着强烈的征服欲望。处于青春期的克利斯朵夫,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生活中充满了动力,但现实总是不会那样的遂人愿,受到了来自社会的阻力,来自家庭的压力,自己的梦想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自身处于纠结无助的状态,是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相互挣扎的时刻,其实只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克里斯多夫开始极力的反抗自己小时候的偶像崇拜,期待着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自己有所突破和创新。

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污浊的社会大环境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推动有所改变,对他而言,他只是众人皆醉他独醒。面对着这样一个猥琐、庸俗的恶劣环境,虽有改变社会,创造社会的满腔热情,但终究无处宣泄,他愤怒焦虑,他的内心拼命挣扎,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克利斯朵夫最终找到了尽情发挥生命之力的最好出路:创造。在他看来,快乐就像是雨后彩虹,令人心神往之,如痴如醉。除了是自己快乐,其他的就如浮云,对生活没有任何意义,生命之力的最大意义就是创造快乐,获得内心安宁。

创造快乐无关物质,无关精神,是一种与生命同在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生命力的永恒。小说的四个大部分,展现了他的成长历程,正如紧张中透有舒缓、高昂中透着平和的交响乐演奏一般,克利斯朵夫的人生经历也是一波三折,读来让人心神摇曳。

小说第一部分也就是童年时期,音乐就像清晨出门遇到一大群快乐的小鸟在林中高歌,轻松、活泼;第二部分,则随着主人公对现状的不满,对社会污浊氛围的鄙视,音乐则紧张急促,热情与冷漠的较量,好像交响乐中鲜明的音乐形象,主部和副部不同旋律的交织,时而统一、时而冲突。主部澎湃的激情与副部的平稳和缓有机地融为一体。

第三部分,主人公心境的变化、情节的推进,都完美地与交响乐形式相契合。此时和缓,彼时激烈,仿佛一条溪水,最终与河流相聚,奔向远方。经历过澎湃的阶段,迎来了平稳的节奏,此时正如夕阳西下,一切那么温暖;铿锵有力的尾声则是主人公顽强意志的再现。

小说的每个部分虽各有各的独立性,但是通过克利斯朵夫这个人物形象的灵魂暗中牵线,彼此之间又具有难以名状的关系。文学与音乐在文章中和谐地融为一体,从而产生了无穷的魅力。

音乐与文学是没有国界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中,有一个独特的但是不易被人们发现的意象,那就是河。比如音乐的河流、生命的河流、自然的河流。这些“河流”与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人生经历互相渗透,无疑形成了小说中草蛇灰线式的河流艺术。

在小说中,莱茵河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母亲河,他出生在莱茵河畔,生长在莱茵河畔,朋友们也在莱茵河畔。即使,后半生流落他乡,时常萦绕在耳边的声音依然是莱茵河畔的水声。莱茵河就是文章的一条隐隐约约的暗线。

全长1232千米的莱茵河象征了生命之河,暗示了主人公克利斯朵夫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强大生命力和不朽的灵魂;同时,莱茵河还是克利斯朵夫创作的灵感发源地,寓意着主人公的生态意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莱茵河像一首雄壮的乐曲,河水永远奔腾喧嚣着。而就在这奔腾喧嚣声中,一支小曲悄悄响起,约翰·克利斯朵夫出生了。从此,人生路途中的一切悲欢离合、是非曲直,都如同谐和音不谐和音,长调短调,都与莱茵河的水一同流着,一切都令人惊讶地合二为一,一切的不和谐都融于伟大的和谐之中。

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也是日耳曼民族的母亲河。奔腾不息的河水象征着克利斯朵夫强大的生命力,而河流曲曲折折跌宕起伏的姿态象征着克利斯朵夫波折起伏、充满坎坷的奋斗人生。河水也被罗曼·罗兰赋予音乐性,莱茵河似交响乐的乐章,汹涌、曲折,最终归于平静,这正是克利斯朵夫一生的概括。

罗曼·罗兰选用莱茵河这一奔腾不息的河流形象象征克利斯朵夫的生命,他甚至在《序言》中开篇明义:“我觉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命像一条河……而那条河在某些地段上似乎睡着了,只映出周围的田野跟天色。但它照旧在那里流动,变化;有时这种表面上的静止藏着一道湍激的急流,猛烈的气势要以后遇到阻碍的时候才会显出来。等到这条河积聚了长时期的力量,把两岸的思想吸收了以后,它将继续它的行程,——向汪洋大海进发,向我们大家归宿的地方进发。”

在罗曼·罗兰看来,生命就是终而复始的进行着死亡与生存的循环,对个人来讲则是不断获得新知,对整个人类,整个社会而言,则是生命的不断发展。

小说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对生命力的呐喊,对生活的热爱。在生命的大河中,灵魂随波奔泻,作者在充满荆棘与暗礁的河流中奋勇前进,反抗命运的不公与命运的舛途,就是为了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伴随着波涛汹涌的生命之河,克利斯朵夫的心境也曲曲折折,他的内心如江河一样充满了矛盾与纠结,有时进行理性的思考,一会又进行深刻的自我解剖。他的思想随着内心的海洋在狂奔。这种狂奔恰恰与主人公心理路程的救赎相吻合,是一种对生命的探索,已经达到了超越自身的人格层次。

在小说中,这些河流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经常连为一体,难以辨认。这种形式的河流艺术,是小说的特色,有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读者完全可以把这本书的发展脉络看成是一条河,这条主干河就是一首激昂澎湃的交响乐,作者的心路发展历程、人生经历则构成了促成主干河流的支流。他们在小说中构成了完整不可或缺的整体,共同奔向音乐的世界,激发着读者的感官,影响着作者的阅读情绪。

通过对大河流程的阐述,深刻地体现了小说所独具的浓重的特色。汹涌澎湃的涛声,伴随着皎洁的月光,日益清晰。克里斯多夫就是在这种声音中出生的,江声,钟声,车轮交织成一曲美妙的歌声回荡在莱茵河的上空,和谐有序。

萦绕在克利斯朵夫的心头,轻轻的刺激着他的感官,在快乐的夜里,漂浮着爷爷讲述英雄的故事的声音,在他的心里扎下了将来也要做个英雄的根。

克利斯朵夫奉献他所有的热情去追逐自身的幸福。六岁时,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创伤,发现了整个社会存在的不公平,他的内心在骚动,狂躁。惩恶扬善,干一番大事业,成了他的目标与愿望,而这一切,只能依靠音乐才能解脱。

音乐就像是散布着快乐的巨流,使他如痴如醉。他凭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勤奋练琴,小有成就,在紧张快乐的工作中,他渴望更大的成功,把生命的扁舟在洪流中肆意的飘扬,

克利斯朵夫的人生充满了坎坷,经历了太多。既有友谊的背叛,又有失恋的痛苦。这一切,让他自暴自弃,险些自毁前程。幸亏有舅舅的及时开解,意识到英雄是不能随便被现实打败的,应该坚强的与命运进行抗争。

通过困苦地挣扎,他终于意识到了生命力的强大。灵感飞涌,内心狂热的克里斯多夫直流涌进,当他看到德国音乐的虚伪与谎言,他再也忍受不了了,直言抒胸臆,他的声音在当时的音乐界是那样得格格不入。

克利斯朵夫感到自己已经无法在这样令人窒息的小镇中继续生存下去。于是,他选择了与民众在一起,创造大众喜欢的音乐,让它成为人类灵魂沟通的桥梁。

小说的最后,主人公克利斯朵夫在静谧祥和的氛围中离开了人世,作者罗曼罗兰也为这部音乐小说画上了一个极其圆满的句号。罗曼·罗兰成功地刻画了一个音乐爱好者,一生追随音乐,不随波逐流,有着昂扬的激情与斗志的音乐家。

不论是小说的结构性艺术,还是河流在其中的象征意义,最终是对生命的讴歌,对生活的不屈,对人性光辉的肯定。《约翰·克利斯朵夫》是音乐与文学有效结合的典范,音乐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迸发内心深处的情感,是心灵的有效表达方式,罗曼·罗兰通过“音乐小说”对内心激动的情绪进行了一次强有力的呐喊。

总结

罗曼·罗兰是“土生土长的高卢人”,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主人公却是一名德国人,这个身份设定是作者的刻意为之。德国人的身份,让克利斯朵夫具备德国质朴的精神,“具有贝多芬式的英雄意志”。

然后罗曼·罗兰让他去到莱茵河彼岸,领受文雅而自由的法国文化的洗礼,最后在意大利文化中,克利斯朵夫找到心灵的归属地。克利斯朵夫的成长轨迹和精神探索呈现出欧洲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正如书中不断出现的莱茵河,这条横贯欧洲的巨流大河是贯穿全书的血脉,所以,将这部小说称之为“长河小说”,是有寓意的,也是恰如其分的。

小说中的几个重要人物也具有象征意味,法国人奥里维和他的姐姐安多纳德代表着法兰西文化中的自由精神,意大利姑娘葛拉齐亚身上则体现了拉丁民族的现实精神和对美的追求。克利斯朵夫与他们的交往形成了德、法、意三国的欧洲“三重奏”。

在读者看来,小说反映了世纪之交风云变幻的时代特征和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现象,它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与人格魅力。其中对自由生命的向往,对理想真理的追求及对西方精神的整体反思是其主要内容。罗曼·罗兰因为梦想重构西方精神而被尊称为“欧洲的良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