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世界的概率现象,爱因斯坦是最早发现?
时间:2021-05-24
1916年的夏天,爱因斯坦通过玻尔的原子模型又一次推导出了普朗克公式,这已经是他第二次采用不同的方式推导出这个公式了,第一次是在研究光电效应的时候,而且他还发现了电子新的跃迁形式,叫受激发射。
阅读(0)
时间:2021-05-24
1916年的夏天,爱因斯坦通过玻尔的原子模型又一次推导出了普朗克公式,这已经是他第二次采用不同的方式推导出这个公式了,第一次是在研究光电效应的时候,而且他还发现了电子新的跃迁形式,叫受激发射。
阅读(0)
时间:2021-05-24
深圳华强北赛格大厦的晃动让大家关注不已,对一幢300多米高的大厦晃动也疑惑不解,今天官方一份资料表明,赛格大厦没有安装阻尼器是其中的关键,而且赛格大厦的振动系多方耦合所致,成因比较复杂!
阅读(0)
时间:2021-05-20
一旦被卷入龙卷风里,那真的就只能看运气了,因为你身体可以使出的力量,完全不足以和龙卷风抗衡,与其考虑卷入龙卷风以后怎么办,不如有效避开龙卷风来得更靠谱。
阅读(0)
时间:2021-05-19
传统生物学家普遍认为,意识可能来源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量子物理学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意识来源于量子效应,大脑神经元内部的微管发生量子共振,进而导致意识的出现。
阅读(0)
时间:2021-05-18
要知道,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国家具备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而中国从这一天开始就是第二个独立掌握的国家,美国不再是唯一。
阅读(0)
时间:2021-05-18
为什么这些国家都在争相去探索火星?要知道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金星要比火星更近,而且从数据上看,金星比火星更像地球一点。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选择去距离地球最近的金星,反而都往较远的火星上跑呢?
阅读(0)
时间:2021-05-12
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它们距离地球比较远,但个头和亮度都比太阳大,都是像太阳那样正在燃烧的大火球。
阅读(0)
时间:2021-05-12
行星是不发光的,但会反射太阳光,就像镜子,镜子也不发光,太阳照到镜子上会反射出光亮。因此夜空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行星,而且由于它们距离我们很近,看到的反而更亮。
阅读(0)
时间:2021-05-11
世界上从来不缺少聪明之人,比爱因斯坦智商高的也大有人在。如果你让爱因斯坦穿越到牛顿时代,以爱因斯坦的大脑,利用当时的知识,能否完成牛顿的使命?还真不好说。
阅读(0)
时间:2021-05-11
原子弹使用的是重核裂变,但一个铀-235的原子核裂变称钡-141和氪-92原子核时,会丢失一点点质量,而这个失去的质量将会以质能转换的方式完全转化为能量,而公式就如下:
阅读(0)
时间:2021-04-23
地球与月球之间38万公里的距离,足以塞下太阳系剩余所有行星,太阳和4.22光年外的比邻星同比例缩小后,相当于两颗相隔数百公里的葡萄,而小行星与地球的类比也差不多是这个情况,一颗小行星直挺挺撞上地球的“难度”,好比从美国东海岸开一枪击中西海岸的一枚硬币。
阅读(0)
时间:2021-04-21
光速每秒30万千米,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根据相对论,有质量的物体被禁止超越光速,那是因为要将它们加速到光速,需要无穷的能量。所以说,宇航员和航天器理论上来说只能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