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寒露五首
时间:2022-05-27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北方进入深秋,南方秋色渐浓,蝉噤荷残。
阅读(0)
时间:2022-05-27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北方进入深秋,南方秋色渐浓,蝉噤荷残。
阅读(0)
时间:2022-05-27
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有这样的说法:“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可见,秋分正好是秋季90天的中间,平分了秋季。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是宜人的季节。
阅读(0)
时间:2022-05-27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时节,白昼温度虽然可以达到三十几度,但是夜晚就会下降到二十几度,昼夜温差大,清晨露水更加丰沛。
阅读(0)
时间:2022-05-27
处暑,即为“出暑”,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一场秋雨一场寒。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阅读(0)
时间:2022-05-27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的中伏,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极端的热,旱涝、风灾等也最为频繁。
阅读(0)
时间:2022-05-27
“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农作物也到了茁壮成长的季节。
阅读(0)
时间:2022-05-27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也就是每年阳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的时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天气越来越热,此为夏至。
阅读(0)
时间:2022-05-27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快种,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由此而来。因此,芒种也称为“忙种”。
阅读(0)
时间:2022-05-27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夏熟作物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此为小满。小满晨风故里行,时有布谷两三声。 满坡麦苗盖地长,又是一年丰收景。
阅读(0)
时间:2022-05-27
“一候萍始生,二候呜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寒潮过后,气温回升,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雨生百谷”便是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