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不好是怎样一种体验?

从小到大数学就一直不好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数学老师都要上课的时候去黑板写题 没想到我的学生时代的数学课都要战战兢兢的度过QAQ。 数学不好的体验有很多种,我全有: 一种是逻辑跟不上,在一层层抽象砖搭建的高层…

从小到大数学就一直不好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数学老师都要上课的时候去黑板写题 没想到我的学生时代的数学课都要战战兢兢的度过QAQ。

数学不好的体验有很多种,我全有:

一种是逻辑跟不上,在一层层抽象砖搭建的高层建筑的攀爬过程中,因为中间某一层脱节而导致后面全部看天书。
比如“适应过程”的适应两个字,实数闭域对交和并运算封闭->一个样本空间能建立到这样域的映射->从时间轴上后面包含前面所有信息的信息集流域->每一个时刻当下的信息及都可以建立这种关系的过程叫:适应过程。
逻辑紧凑的人看这些像看故事。逻辑跟不上(比如我)只要一旦在任意某一环节上脱节,那从这一环节开始就只能看天书了……

另一种是计算不熟练或者跟不上,一旦对某一个具体的公式或者定义的不熟悉就会在看书的时候造成一个跳步就死,凑一下变量就飞,变量代换三层以上就炸的痛苦。一做题全是神凑,天凑,鬼凑……这也是一般非数学专业训练少(比如我)跟数学专业的鸿沟。
计算熟练的人看这些直接看小说脉络,马上了解剧情。不熟练的就会无限纠结于某一章某一段某一句一个描写一个窗户把手上的一个花纹的一个词上,要命的是经验少的你不知道能不能暂时跳过他,因为这个小点说不定就是一个日后坑死自己的死穴,然后“几乎处处”都是死穴……(很多数学专业人士具有识别能否跳过这个能力)

最后一种最致命,是自己的数学系统跟不上,这个尤为要命。系统完善的数学专业同学会有一套完整的框架,当他看到某一个不懂得关键部位的时候知道快速在什么地方找到或者可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从而马上自学。而系统糟糕缺乏关键框架的人(比如我)会马上陷入混沌,谈后无限谷歌发现自己系统里连按索五六个F12都找不到相关定义,导致整个自身的数学体系崩塌……重新定义需要重复经历上面的两种情况

满足上面三个需求需要经过尝超长时间的集中刻意训练,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进度极慢(以年为单位计算),几乎无正反馈(数学专业的高手会嘲笑你,外面的人觉得你在看他们看不懂的“疯书”,进退两难),会有强烈的怀疑自己人生和智商的羞耻感,挫败感,无力感,抓狂感。这就是为什么数学这门学科自带劝退功能,在知乎上不需要专门劝退的原因。

学习数学,尤其是无人指导自学的时候,需要一种近乎变态的自虐自残精神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