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网 努力学习网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背诵要点、考点及课件

作者:考辅菌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 山地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它们的形成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2 褶皱山 (1).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单位? (2).褶曲的有哪两种基本形态?从形态上看各有什么特点?从岩层新老关系来看各有什么特点? (3).地形倒置指的是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 (4).背斜成谷的原因? (5).向斜成山的原因? (6).褶皱山的举例和判断? (7).板块构造学说中六大板块的名称? (8).表格“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方向.形成地貌.举 例.边界类型 板块张裂.裂谷或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生长边界 板块相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斯山、台湾山脉.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巨大山脉.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 (9).课本p74活动题 3 断块山 (1).断层的概念 (2).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运动为主,则其中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如我国的? (3).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如我国的? (4).课本p75活动题 4.火山 (1).熔岩高原是如何形成的?举例? (2).火山是如何形成的?举例? (3).火山由哪两部分组成? (4).没有破坏的火山口形态是?有时积水形成?如我国? (5).破坏后的火山口什么形态? (6).火山锥上部坡度?下部坡度? 5.地质构造包括哪几种类型?地貌形态包括哪几种类型? 6.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028学案p2) (1).利用向斜找水,分析原因 (2).利用背斜找油气,分析原因 (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4).利用断层找水,分析原因 (5).建筑工程,隧道应避开断层分析原因 (6).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烈度会变大。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 在山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公路,其次是铁路,为什么? 2 在山地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选址选在什么地带? 3 为达到线路的的技术要求,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需要迂回前进,即,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地地区的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要比相应的平原和丘陵?
作者:考辅菌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490422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山地的形成 考点 考点1: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和断层 (1)褶皱: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2)断层: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3)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判断方法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岩体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构造地貌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①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②断层一侧相对上升的岩体,常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等;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体,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 ③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等 侵蚀后地貌
考点: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判读与应用 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考点2:山地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 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运输方式 线路分布 延伸方向 表现 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 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迂回前进 原因 修建公路的成本和难度均低于铁路 地势相对和缓,施工难度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 地势起伏大 考向 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地形与交通线路选址 (1)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因此交通线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2)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①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安全行驶,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如图,在EF之间修建公路,应选择EHF,而不是EGF。
②鞍部相对较低,可修建公路(铁路)线;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修建公路(铁路)线工程量比较小。 ③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方,这里坡度较缓,利于建设和行车安全。 ④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证工程安全。 ⑤如果要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部位来进行。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承受垂直压力的能力较强,同时不易积水。 2.如何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时,可重点突出以下两方面:(1)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技术要求、工程量、造价等;(2)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影响——居民点运营效率、少占耕地等。具体如下图所示:
(2015·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第1题。
1.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 A.背斜谷B.背斜山 C.向斜谷D.向斜山 解析:选A。由于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即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故X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从地形上看,X地属于河谷地带,故该地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背斜谷,A选项正确。 (2015·高考山东卷)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据此完成第2题。 地层新老关系 地层代号 观测点坐标 C (31°38′13″N,117°50′12″E) (31°37′54″N,117°50′59″E) D (31°38′10″N,117°50′19″E) (31°37′57″N,117°50′52″E) S (31°38′05″N,117°50′32″E) (31°38′01″N,117°50′43″E) 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
解析:选C。根据出露地层“C-D-S”由新→老的年龄变化,可以看出是“中间老,两翼新”的背斜构造,C选项为背斜构造。 山地的形成 课件

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