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网 努力学习网

2023年强基计划全新解读,别错过上名校机会!

4月7日,随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陆续发布,备受瞩目的2023年强基计划报名招生工作正式拉开序幕。作为一种高考特殊类型招生途径,为基础学科拔尖或综合素质优秀学生增加了一次上名校的机会。本文旨在通过详细解读强基计划,帮助家长和孩子们全面了解这种特殊的招生录取途径,并作出正确选择。 一、强基计划的基本情况 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取消自主招生后的全新模式,于2020年在36所“985工程”大学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2022年招生院校数量有所扩充,39所“985工程”大学全部开展强基计划招生。 国家开展强基计划招生的初衷是,要在十年内为国家五大核心领域——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培养一批基础扎实、能力卓著、服务国家攻克卡脖子领域的优秀人才。 1、招生专业 招生专业集中在基础学科,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具体包括: (1)理工类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分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类、计算机、大数据等方向)、数理基础科学,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类(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生物科学类(生物技术)、生态学,力学类(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核工程与核技术; (2)农学类 种子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 (3)基础医学类 基础医学(八年制); (4)文史类 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 2、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是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须获得以下奖项之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的考生。本文内容主要针对第一类。 3、录取依据 强基计划的录取依据为考生的综合成绩。考生的综合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其中高考成绩占85%,学校考核成绩占15%。 4、培养方式及就业 各招生院校对于通过强基计划入学的考生,会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时间本研连读贯通式教育,时间跨度为8-10年。 比如,上海交通大学有“4+4”及“4+5”培养方式。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所在领域科学研究和高校教学研究工作。 二、往年招生情况 1、报名情况 强基计划从2020年开始实施,热度还是很高的,2020年有139万人报考,21年有187万报考,2022年报名人数大幅下降到万人,预计2023年的报名人数会有所回升。 2、录取情况 强基计划实施三年来,共录取新生万余人。其中,2020-2021年每年实际录取人数为6090人,2022年新增三所大学,总数超过6200人。
2020-2022年强基计划报名招生情况 具体到高校,清华大学招生人数最多,2021年招生1026人,占当年本科生总数的29%;2022年招生922人,占比。其次是北京大学,2021年招生930人,占本科生总数的,2022年招生898人,占比。 除清北外,其他院校招生人数大约在30-210人之间。 3、录取分数 强基计划的一个重要优势体现在录取分数上,各高校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往往比常规批次录取的分数要低。 例如山东省2022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为:理科665分、文科658分,而常规批次录取分数为:理科672分、文科682,分别相差了7分和24分。 再比如辽宁省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组强基途径入围分数为635分,常规途径为665分,分差达30分。 由于学校考核成绩占录取总分的15%,因此,如果在学校考核环节表现优秀,就为自己争取到了低分上名校的机会。 三、2023年关注要点 1、注意选择报考院校 强基计划只允许报考一所大学,具有排他性。因此,一定要根据的自己实际情况尤其是预估高考分数,并结合往年各招生院校入围分数来慎重选择目标院校,不要因选择失误而错失机会。 另外,国防科技大学要求报考学生的政治面貌为党员或团员,有意报考国防科技大学的学生要引以关注。 2、注意报考专业规定 有些院校只允许报考一个专业,且不允许调剂;而有些院校则允许报考多个专业,且可以选择调剂。 例如天津大学,在招生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工程力学专业中,只能报一个专业,但可以调剂。而厦门大学不管是理工类专业(数学类、物理学、化学类、生物科学类),还是文史类专业(历史学、哲学),都只能报一个专业,而且无调剂。 再比如,清华大学分为理科类和文科类两组进行招生,其中理科类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等专业;文科类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等专业。两个学科类不允许兼报,学科类内最多允许填报8个专业志愿,专业志愿需满足选考科目要求。 因此,在选报专业时,一定要看清有关规定,不要因疏忽而错过了自己心仪的专业。 3、关注报考流程和关键时间节点 2023年强基计划报考流程及关键时间节点如下图所示。
2023年强基计划报考流程 尤其要注意报名的截止时间,大多数高校报名的截止时间为4月30日,但也有高校报名截止日期较早,如湖南大学,报名截止时间为4月28日12:00。 4、注意确认环节 大多数高校在报考流程中有“考生确认校考并签订承诺书”环节,时间确认时间多为高考结束后的6月10日至6月20日之间。未确认的考生不具备入围资格。 对于确认学校考核又无故放弃的考生,学校将通报生源省份考试招生机构并如实记入诚信档案。 鉴于此,在高考结束后,考生如果觉得自己的高考发挥很好,成绩会远高于报考院校的强基分数,报考强基会比较吃亏,或者因其他原因想放弃,那么可在此环节不作确认,否则,确认后不去参加校考,会对自己的诚信产生不利的影响。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 但部分院校也有不同的确认方式,例如厦门大学在招生简章中规定,“5月2日至6日,考生须登录我校招生网(网址:)按照招考公告要求缴交报考费170元/人,逾期未缴交报考费,视为自动放弃考试资格,不予安排考试。报考费一经确认支付,不办理退款。” 5、注意入围标准的区别 招生高校大多根据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下同)入围,高考成绩不低于一本线,但也有例外的院校。 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要求考生高考成绩达到高考满分的80%及以上(甘肃、青海、宁夏、新疆75%以上),且不低于一本线。其入围成绩计算办法为: 入围成绩=重点科目高考成绩(之和)×其他科目高考成绩之和。 各招生专业的重点科目的规定如下表所示,可见每个招生专业所对应的重点科目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报专业时,一定要有利于自己优势科目的发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强基计划各招生专业重点科目 6、注意校测和录取依据的差异 校测内容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及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 其中笔试重点考察学生报考专业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础能力; 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兴趣志向、科研潜质、科学精神等多方面内容,面试全程录音录像; 体质测试主要考察学生身体的基本素质是否适合专业学习的要求。 各招生院校会对笔试、面试及体质测试成绩分别划定最低合格线。 在计算校测总分时,各校对笔试和面试成绩的占比会有所不同。如中国人民大学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而中国农业大学则是各占50%。 大多数高校的录取依据为:(高考成绩÷高考满分×750)×85%+(学校考核成绩÷学校考核成绩满分×750)×15% 国防科技大学的笔试、面试及录取总分计算办法较为复杂,具体为: 笔试:科目为数学与逻辑、经典物理基础(每门科目150分,总分300分)。 面试:考核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学科特长、科学思维和创新潜质五个方面,每个方面30分,面试总分150分。综合素质档案是面试的重要参考。 综合成绩=高考加权总成绩×85%+(校考笔试成绩+校考面试成绩) ×N×15%(N系数=生源省份高考加权成绩满分/校考成绩满分)。 高考加权总成绩=(高考数学成绩+高考理综成绩(新高考省份为物理成绩))×120%+高考其他单科成绩总分×100%。 7、注意体质测试项目和要求 体质测试项目多在体重指数(BMI)、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跳绳、50米跑、掷实心球、俯卧撑(男)、男生引体向上/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等项目中,选择1-3项进行考核,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版)中对应项目高三年级组标准计分。 如因病或残疾无法参加体育测试,可申请免测,须填写《体育测试免测申请表》,并提交三甲医院证明材料,经学校审核通过后可免于测试,在同分情况下排在最后。 在上述各项关注要点中,需要强调的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校测中的面试比例会越来越高,部分高校甚至会取消笔试环节。所以,除了高考成绩意外,如何为面试环节作好充分准备是决定能否录取的关键。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强基计划并不适合所有学生报考,那些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性格沉稳、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的学生才更加适合报考。

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