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白起“封神”、赵括成千古笑谈,事实真如此吗?

赵括并非无真才实学,他可谓是少年英才,自幼熟读兵书,更是名将之后,年少时就跟随父亲作战,还曾经帮助父亲在麦丘之战大败秦军。

长平之战后,白起“封神”、赵括成千古笑谈,事实真是如此吗?

随长亭君读春秋:

公元前260年,秦赵发动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大败赵国将领赵括,坑杀赵军约45万,可为何有说法秦国是惨胜?

回归历史,秦国崛起,战争之初一切被尘埃覆盖的历史都将再次绽放光彩,时代风云也终将回归。战国时期,各国发动兼并战争,合纵连横,一切都向着六国一统迈进。

秦国在商鞅变法、秦孝公和秦惠王及秦国诸位先王的励精图治下,已经由弱变强,从边陲敝国一步步成长为诸国臣服的大秦帝国。

秦昭襄王继位后,秦将魏冉接替樗里疾成为丞相,掌政四十余年,使秦国突破函谷关、向南将汉江平原收入囊中,秦国的版图终于向中原扩张,此外更是提拔了白起,成为秦国对外扩张的利器。

公元前265年,秦宣太后逝世,魏冉失去仪仗退居陶邑,此后范睢成为秦国新任丞相,辅佐秦昭襄王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拉开统一六国战争的序幕。

公元前262年,白起奉命攻下野王,在北进之际,上党郡守将冯亭等将决定将上党地区交给赵国。赵国明知道上党就是火栗,那为何还是接受了呢?

那是因为上党之地战略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它关乎着赵国兴亡,只有接受它,才有可能阻挡秦国的虎狼之师。秦国如同一头饥饿的狼,急不可待的想要吞并六国,这不得不使赵国提早接受这场难以避免的战事。

战鼓敲响,秦赵之争,临阵换将赵国接受了上党的投诚,也就是向秦国发起了挑战,意味着向诸国宣告赵国要出手了。上党事件不过是秦赵交战的导火线,秦赵之战早已避无可避。

公元前260年,秦国倾全国之力征集了40万兵力攻打赵国。

秦将王龁和赵国廉颇僵持不下,秦赵在上党打了三年,不得不说廉颇的固守有一定效果,让秦国使用离间计换下廉颇,对外宣称秦军怕赵括(曾为其父赵奢大败秦国),赵王竟然真的启用赵括。与此同时,秦国也在悄悄将白起换为秦军主将。

一场真正的战争悄然拉开了帷幕。秦将白起面对这位年轻的对手,决定采取佯败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一步步将赵括引入早已准备好的圈套中。

赵括并非无真才实学,他可谓是少年英才,自幼熟读兵书,更是名将之后,年少时就跟随父亲作战,还曾经帮助父亲在麦丘之战大败秦军。

而白起为兵家代表人物,更是继孙武、吴起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并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后来更是位列武庙十哲,领导了伊阙之战、伐楚之战大大小小的战役,战功赫赫。

长平之战后,赵括几乎背负了所有的骂名,“纸上谈兵”也成为千古笑话。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赵括战败其实早已注定。这两位皆是天纵英才,长平一战,各尽其能,最终白起胜,赵括亡。

一是,临阵换将,对比赵括,白起更善用兵法,且参与的大小战役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二是,时局所倾,赵国经历了三年的战争,本就薄弱的国库难以满足战争所需,赵国已经无法再继续实施廉颇的固守策略,将希望寄托于赵括,希望他能快结束战争。

难道赵括真的是傻吗,会不知道长平之战赵国极可能会战败吗?

真相是如何的历史已经尘封,赵括或许早已经明白自己会败,却还是选择奋力一战,这或许就是为国而战。

连白起也曾感叹赵括能在士气低下的情况下带领腹中无食的士兵迎击强敌,这是赵括的能力。可见他并非只会纸上谈兵。

秦赵开战之初,白起也并非主将,如此战神为何不一开始就上场呢?

白起身负战神之名,可这也是杀神之名,是六国都恐惧仇恨的第一人,极可能引发其他诸国联合抗秦。加上,白起威名太盛,功高震主,已经引起秦王的注意。所以白起也并非是无所不能。

虽胜却败,惨败从何而来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长平之战白起将40万赵军降卒一举坑杀,前后杀敌45万。

“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战争之下,从来没有真正的胜者。何为惨败?

一是,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军45万人,只余二百五十名童子军返回赵国宣告战争失败,白起一战成名,杀神之名震惊天下,却也使天下人自危。秦国赢得了战争胜利,却失去了天下归依的心。

二是,相对于赵国的败,秦国也并不轻松,长期的战事也消耗了大量物资和劳动力,秦国也急需恢复元气。

三是,以少胜多,白起用五十万的军队对垒赵军二十万,死伤过半,才消灭赵军,且又担心赵军不肯投降,竟然诱骗坑杀赵军。白起曾感叹:“实际是秦军未胜,赵军未败。唯一的不同是,赵括死了,我还活着。”

长平之战以众敌寡,自损八百才伤敌一千,是其用兵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历史迷案,白起是否真的谎报战功历史,本就是过去的事,所有的记载都无法完全地真实地展现历史,只可能无限地接近历史。

有人在网上发表对长平之战白起战绩的怀疑,其实也不无道理。

《史记》中记载赵军被全歼,那秦国攻打赵国都邯郸为何如此吃力,最后还败给了赵军,后来赵国出使列国,试问哪个“虚弱”的诸侯国能组建如此庞大的队伍,更别说抵挡住燕国的进犯,甚至在后来还夺回了上党。

这些确实让人产生疑惑:白起是否真的坑杀赵军,但历史真相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无从得知,只有揭开历史的面纱才能窥见其全貌。

暂且不论白起是否报假,长平之战可以说是秦赵两国的战略决战,同时也是中国军事史上难得一见的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这次战役后秦国地位显著提高,此后六国再无力抵抗秦国,这也为后来始皇帝嬴政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败,百姓苦;胜百姓苦。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秦赵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最后为战争买单的永远是人民。

战争早已消逝,只剩下无数家破人亡的平民百姓和战争中哀怨的亡魂记录这场大战,请铭记战争中永远不会有胜者!

长平之战,让赵括和白起在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笔,让我们见识了那个冷兵器时代的风云变幻,纵横捭阖,同时感受战争的冷酷无情。

今天我们重谈历史,也是为了以史为鉴,珍惜和平,珍惜当下美好的时光,明白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积极倡导和平与发展。

后人读史,大多盖棺定论,真相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对于赵括,大家会认为他真的无能吗?

为您推荐